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开展物理竞赛活动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开展物理竞赛活动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作 者:赵会宾 王凯燕 戎君丽 (正定县第八中学,河北 石家庄 050800)


摘   要: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初中物理作为中学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知识点庞杂,知识抽象性强,给中学生带来了不小的学习困难。通过开展物理竞赛活动,既能够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将抽象的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笔者团队通过创新组合、制作运水装置、制作投石机等物理创新实验竞赛活动,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三全育人;物理竞赛活动;核心素养培养

2018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2019年2月26日《光明日报》刊登了题为《奏响“三全育人”最强音》的文章。“三全育人”,是“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简称。具体来说:全员育人是指由学校、家庭、社会、学生组成的“四位一体”的育人机制。学校作为三全育人的主阵地,在三全育人的背景下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教师的重要研究内容。笔者团队通过数年教学研究,认为通过开展物理竞赛活动,能有效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初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基本概述
物理核心素养是指学生通过物理学习逐渐拥有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能力,是学习过程中内化的物理品质和物理思想,是科学素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物理核心素养主要包含了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学习探究、科学态度和责任四个部分。培养初中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则是现阶段初中物理教学的关键,正确理解核心素养的内涵,有助于教育者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帮助学生提高核心素养。
物理观念是物理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物理核心素养的重要基础。物理观念主要包括:物质观念、运动和相互作用观念和能量观念三大方面。科学思维是从物理学角度对客观事实的本质属性、内在规律及相互关系的认识方式,是基于经验事实建构理想模型的抽象概括过程;是分析综合、推理论证等方法的内化;是基于事实证据和科学推理对不同观点和结论提出质疑、批判,进而提出创造性见解的能力与品质。科学探究主要包括:问题、证据、解释、交流。是指提出科学问题,形成猜想和假设,设计实验与制定方案,获取和处理信息,基于证据得出结论并作出解释,以及对科学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交流、评估、反思的过程。
二、开展物理竞赛活动,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创新组合比赛
1.赛前准备
1.1引言
每班3名同学组成一个竞赛团队,他们可以查阅资料、发挥集体的创新能力,把互不相干的物体创新组合在一起,动手创建一个高度尽可能高、底面积尽可能小的、结构尽可能稳定的作品。
1.2材料准备
每组准备6个约空磁带大小的硬质药品包装盒、6个高度约为23cm容积为550ml的空矿泉水瓶、6个一般规格的乒乓球、透明宽胶带一个。
1.3要求
(1)提前撰写结构设计制作报告,对结构的制作过程和创新之处进行详细介绍。
(2)结构作品在现场进行制作,坚持自主创新,不得与其他团队作品雷同。
(3)时间要求:现场准备阶段3分钟,队员之间讨论,不能动手制作,开始计时后在20分钟内完成。
(4)作品完成后由教师对结构进行测量,测量前不能保持稳定的结构视为无效结构。
1.4 计分规则
(1)每个参赛队基础竞赛分50分;
2)结构构成创新性计分10—30分;
(3)结构高度计分:以50cm为标准,每升高1厘米,加2分;
(4)底部面积计分:以20平方厘米为底,每减少1平方厘米加5分。
2.进行比赛
比赛地点在学校实验室,10个团队同时进行,笔者团队老师分工合作,组织学生进行比赛,对学生作品进行测量、计分。
(二)运水装置比赛
1.赛前准备
1.1 引言
 每班3名同学组成一个竞赛团队,他们可以查阅资料、发挥集体的创新能力,去设计制作一个运水装置,以从水源运尽可能多的水取胜。
1.2材料准备
每组准备2张A4纸、10根曲别针、20根牙签、6根旧饮料吸管、6个乒乓球、4支一次性筷子、2个废旧牙刷、一个开口盛水器具。
1.3要求
(1)撰写设计制作运载装置的创新报告,制作一个运水装置。
(2)盛水装置和运水装置不能形成一体。
(3)运水装置开始运水后,队员不能再进入运水区,只能用制作运水装置限定的材料制作的拉力线在终点拉动运水装置到终点。
1.4计分规则
(1)每个参赛队基础竞赛分50分;
(2)竞赛队队籍标识设计有创新、有意义计分10-20分;
(3)运水量计分:以800ml为标准,每增加10ml,加1分.
2.进行比赛
比赛地点在学校操场主席台,8个团队分两组进行,笔者团队老师分工合作,组织学生进行比赛,对学生活动进行评价,对各队运水量进行测量、计分。
(三)投石机比赛
1.赛前准备
1.1引言
每班3名同学组成一个竞赛团队,他们可以查阅资料、发挥集体的创新能力,去设计制作一个投石机装置。
1.2要求
(1)撰写设计制作投石机装置的创新报告,依据杠杆原理,运用身边常见物品,如筷子、橡皮筋、钢制直尺、细铁丝、螺丝钉等物品组装一个投石机装置,要求其长、宽、高控制在50cm±10cm以内。
(2)进入场地,首先递交投石机装置的创新设计制作报告。创新设计报告对投石机装置的制作过程和投石机装置的各种数据以及创新之处进行详细介绍。
1.3计分规则
(1)结构构成创新性计分50—80分;
(2)距离计分:以3m为标准,每增加10cm,加1分。
2.进行比赛
比赛在学校操场进行,8个团队依次进行,笔者团队老师分工合作,组织学生进行比赛,对各队石块投置距离进行测量、计分。
三、结语
在三全育人的背景下,学校教育作为学生教育的主阵地,教师
应该致力于探究通过各种途径去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本次进行的系列活动后,通过学生调查问卷、教师座谈等形式去了解学生在活动中的收获,同学们认为自己在信息搜集、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团队合作、语言表达、科学素养、物理观念等方面都获得提升,因此笔者认为通过各种物理创新实验竞赛活动能有效助力学生核心素养培养。

参考文献

[1]贺登超.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9(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