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学低段音乐教学以开展发声练习为主要内容,以奠定学生音乐演唱基础为主要目标。小学低段学生受到自身年龄和身体发育情况的影响,发声器官尚未成熟,学生思维活跃需要通过形象方式进行引导,增加了发声训练的难度。文章主要分析小学低段音乐课发声训练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现状问题,以巧妙训练提升学生发生技巧能力为主要途径,进行相关策略的研究,以期为小学低段音乐发声训练教学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小学低段音乐课;趣味发生;训练策略
一、小学低段音乐课发声训练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现状问题分析
(一)教学模式单一,无法调动学生兴趣
当前小学低段音乐课开展发声训练教学活动中多以合唱形式开展,虽然该教学方法可以提升学生演唱过程中多个声部之间的协调与合作能力,使演唱艺术具有层次感,但是对于学生个体音色的培养以及辨识存在较大难度,无法有效发现学生个体存在的发声错误,不利于学生音乐基础的培养。并且单一的教学模式,无法充分激发学生兴趣,导致部分学生练习过程精力不集中,存在偷懒等情况,不利于学生个体发声技巧的学习。
(二)练习曲目较难,未能结合学生实际
小学低段学生受到身体成长发育方面因素的影响,发声器官以及思维方式存在不成熟现象,当前音乐课选择的曲目存在难度较大现象,无法与学生实际情况相结合,提升了教学难度,降低了教学效果。比如《杨柳青》、《士兵进行曲》等曲目虽然属于经典音乐,但是对于小学低段学生而言具有较大学习难度,无法通过训练达到预期艺术效果,并且较大的训练难度还会对学生发声器官造成损害。
二、小学低段音乐课趣味发声训练提升学生技巧能力策略研究
(一)结合学生实际,合理选择教学曲目
因材施教是所有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同时也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的重要体现,在开展小学低段音乐发声训练教学活动时必须充分结合学生身体发育以及心智成熟情况合理选择训练曲目。选择练习难度较小,曲目趣味性较大,歌曲内容符合学生兴趣等类型的歌曲,比如民族类、教诲类、游戏类型的儿歌。以小学一年级为例,可以选择《小雨沙沙沙》《彝家娃娃真幸福》、《小毛驴爬山坡》等趣味性更多的歌曲作为发声训练曲目。同时音乐教师还需加强对学生个体音乐基础和能力的观察与关注,针对学生擅长方向,可以通过分组教学的方式,开展针对性教学,比如分为民族歌曲组、通俗歌曲组等,使学生个体音乐特长得到体现,不足之处得到针对性训练,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
(二)运用情景教学,技巧与趣味相结合
情景教学法在音乐发声技巧训练方面的应用,可以通过导入故事情景和运用动作情境等方式开展。故事情景的引入是在训练歌曲基础之上,通过讲述故事情节,并对故事情感进行详细描述,为学生创造更加形象的场景想象空间,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以一年级《寻找生活中的声音》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可以通过播放视频、语音或者设定具体的空间场景,引导学生从中寻找声音来源,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四小天鹅舞曲》曲目练习前,教师可以通过歌曲中蕴含的美丽故事进行情景熏染,使学生通过故事情节和氛围更好地融入到发声技巧训练当中去。动作情境的创造以《小红帽》歌曲教学为例,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动作情景剧的方式,使学生亲身体会人物性格、情感特点,从小红帽开心的走出家门,一路上开心歌唱、玩耍,到达外婆家后发现外婆的异样,以及被吃掉时的恐惧等情感变化,增强学生对歌曲内容的理解。趣味表演的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传统教学当中单一的技巧训练造成的学生兴趣低下状况,营造出了有趣、活跃、愉悦的教学氛围。对于低段学生音乐兴趣的激发与培养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自觉参与到发声训练教学活动中去。情景教学法在音乐发声训练教学当中的应用,还可起到提高学生音乐情感的作用,比如爱国类型歌曲的训练,通过讲述不同时期的影响爱国事迹,可以增强学生爱国情感。结合不同时期家乡在物质、文化、经济方面的变化,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祖国的强大,对家乡和人民带来的幸福感,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在此基础之上开展《我爱家乡,我爱祖国》等爱国类型歌曲时,可以更加容易的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三)激发学生兴趣,加强多媒体的应用
多媒体教学设施在音乐发声训练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可以运用更为丰富的教学方法,达到良好教学效果及目标。多媒体教学方法的应用主要体现在音频、视频等教学资料的融入,通过播放音频教学资料,可以通过慢放、快进等不同播放方法,更为全面的掌握发声训练特点及技巧。生动、形象、直观的视频资料,可以为学生开展发声技巧学习起到更多演唱动作、情感、肢体表达方面的辅助作用,有利于学生发声技巧知识及技能的提升。以《让我们荡起双桨》歌曲训练为例,发声训练内容主要有长音及连音唱法。通过观看多媒体视频资料,可以指导学生在呼吸方面的技巧训练,呼要均匀,吸气要深,声音需要更加柔和、明亮及圆润,演唱时感情以抒情和亲切为主。《小螺号》歌曲训练过程中,在吸气方面需要深而急,呼气时需要短而集中,并且要求声音有弹性,好像无声咳嗽的感觉。感情方面要求以活泼、轻快为主。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应用,可以通过更加形象化的视频教学方法,通过重复播放等形式,使学生通过模仿、自主思考等方法开展发声技巧的学习,可以降低发声训练难度,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结束语
小学低段音乐教学过程中开展发声技巧方面的训练,需要深入结合学生身心发育特点,从学生学习兴趣出发,以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科学合理的选择歌曲曲目,运用更具趣味性的情景教学方法,加强多媒体教学设施以及工具的使用,均可全面提升小学低段音乐发声技巧训练教学质量,降低教学难度,激发学生兴趣,达到提升学生音乐素养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林王韵.进行小学低段学生的音准训练的策略分析[J].北方音乐,2020(24):137-139.
[2]廖庆红.小学音乐课上趣味性发声练习实践探究[J].戏剧之家,2020(12):181.
[3]朱明珍.趣味发声练习在小学中低年级歌唱教学中的运用[J].当代音乐,2018(11):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