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教育部在《关于开展“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文件中,提出了“三全育人”的概念。“三全育人”即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既是对当下育人项目、载体、资源的整合,更是对长远育人格局、体系、标准的重新建构。最终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新修订的物理课程标准,将物理课程目标中的三维目标深化为“物理核心素养”。物理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物理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学生通过物理学习养成的带有物理学科特性的科学品质。物理核心素养的四个要素是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实验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
基于物理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学校物理教师团队开展了在“三全育人”背景下,利用STSE(科学技术社会环境)活动,实现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
STSE活动一:燃料的变迁。
活动过程:
介绍生活燃料现状,布置任务:
介绍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燃料的种类,从最初的从大自然中直接获取的一次燃料,到现在的二次燃料经历了:植物秸秆——煤——液化气、天然气这个变迁过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迁呢?
介绍相关物理、化学知识:热值、燃烧、环境污染,
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论指导下,我们对燃料的需求是:
1.要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尽量降低燃料的成本。
3.把燃料的利用最大化。
任务(1):调查资料,搜集材料
利用周六日,咨询家中长辈,家里做饭都曾经用过哪些燃料。自由结合小组,搜集不同种类的燃料,自制灶具,准备用实验的方法探究为什么燃料会发生这样的变迁。
学生搜集到的燃料有玉米轴、干木柴、木炭、煤、碳等燃料和铁皮盒子,教师提供烧杯、角磨机、铁架台、引火用的燃气喷枪还有一些酒精燃料。
进行实验。各组利用不同燃料烧沸同样多的水,对比燃料使用的多少,完成实验需要的时间,相同燃料有无灶具时需要的时间。
STSE活动二:
举行“自制降落伞比赛”
总结:
不同燃料对环境污染不同,我们优先使用对环境影响小的燃料。
不同燃料热值不同,我们优先使用热值较大的燃料,
不同燃料获取的难易程度不同,我们优先使用容易获取的燃料,
不同燃料成本不同,我们优先选择成本低的燃料,
不同燃料使用便捷程度不同,我们优先使用便捷的燃料。
使用灶具可以使燃料燃烧更充分、热量的利用更充分,所以我们要改进灶具。了解新型燃料和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