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论班主任互为AB角之管理

论班主任互为AB角之管理

作 者:芶 剑 (遵义市第二中学,贵州 遵义 563500)

摘   要: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联系学校与学生之间的纽带,是沟通家庭和社会的桥梁,肩负着全面管理和教育的职责。每一个学校都有具体的班级管理和班主任管理制度,可是在实施过程中常会遇到一些问题。本文对班主任互为AB角之管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班主任;班级管理;AB角管理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每一个学校都有具体的班级管理和班主任管理制度。但是,在班级管理实施过程中,由于班主任老师遇到出差、家事或其他情况,班级管理工作会出现衔接不上的难题,选择的代理班主任老师要么不了解班级具体的管理措施,要么不了解班级学生特性,往往会给班级管理带来脱节之类问题。笔者经过实践摸索,受政府职能部门互为AB角管理之启示,制定了本校班主任互为AB角管理制度。
一、AB制管理简介
所谓工作中互为AB制管理,就是A角对某项工作主要负责,B角应主动熟悉并协助做好该项工作,当A角出差或其他原因不能承担完成该项工作时,由B角接替完成该项工作,并切实负起责任。反之亦然,以便及时办理根据工作性质可以即时办理的一般性事务和紧急公务。而班主任互为AB角管理制度的实施,就能很好地解决在工作中班主任老师遇到因出差、家事或其他情况,出现班级管理工作衔接不上的难题。如何让互为AB角管理模式能够有效实施,首先是班主任之间的配对选择的问题,在选择过程中必须要有统一的原则,好的搭档能让班主任之间在管理过程中能够互相补充、互相学习,更好的提高班级管理的质量。
二、我校AB角选择原则与实施
(一)AB角选择原则
AB角选择必须在同一年级。2.AB角选择时首选是相互为科任老师,其次为相邻班级。3.AB角选择时考虑老带新相关因素,部分青蓝工程结队教师自然为AB角关系。互为AB角管理模式的实施,其次是互为AB角的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任务和目的,在工作中带着任务去实施。这样使班主任在工作中有目标性,避免工作中带来盲目性。
(二)互为AB角实施细则
互为AB角两位教师必须了解对方班级学生组成现状,学生个性特点,如特殊群体学生(贫困生、心理问题学生、家庭脱管学生、品困生、学困生等)的组成、班委会成员状况、家委会成员状况等。2.互为AB角两位教师必须掌握对方班级学生具体情况,每学期必须配合B角班级进行实质性家访5次以上。3.互为AB角两位教师在管理自己班级的同时,也要深入对方班级进行查堂、作业检查、卫生检查、纪律检查等工作。4.互为AB角两位教师当遇到对方因公或因私请假时,要肩负对方班级管理责任。5.互为AB角两位教师每学期必须组织两个班级共同拓展活动二次以上,加强班级之间联系,让同学们通过活动增强对对方班级的了解,学习对方班级在班级文化建设长足之处。6.互为AB角两位教师必须对对方班级学困生、品困生进行结队帮扶,在学期结束前必须上交实质性帮扶资料佐证。7.互为AB角两位教师必须了解对方班主任的治班理念、管理目标及细则,在了解中学习他人长处,从而加强自身班级文化建设。任何制度的实施,若没强有力的考核作保障,最终将是一纸空文,而最终的考核都将落实在工作中,这是推动学校管理工作的催化剂,是学校正常发展的有力保障。
三、AB角考核细则及实施情况
(一)考核细则
1.每月班级管理起评分为100分,根据班级量化考核方案,涵盖学生在学习行为、纪律行为、寝室行为、卫生行为、仪容仪表等方面,依据班级完成任务情况得出班级考核分数。2.每月班级量化考核后,互为AB角两个班级分数按比例构成,A角班级占80%,B角班级占20%。所得分数为教师班级管理月最终得分。3.教师班级管理每年按十个月计,每个月最终得分相加为教师每年班级管理最终得分,是教师评职评先的重要依据。我校自班主任AB角管理制度实施以来,带来了许多可喜的变化。
(二)实施情况
教师心声:1.在管理中让自己更加充实,更加有成就感,在B角管理中,能够学习对方老师在管理中的方式方法,从而推动自己班级的管理。2.在自己因公因私离开学校后,再也不会担心学生养成的好习惯无人正确监管,给自己返校工作带来被动。3.通过AB角管理,加强班级班科协作,班级管理目标更加明显。
学生心声:1.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除了有爹的关爱,还多了一个妈的关怀。2.班级学生比较以前更加好了,学习氛围更加浓厚了。3.通过班级拓展活动,结识了更多兴趣爱好相同的朋友,让自己的学校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学校心声:1.班级管理目标更加明确,班级管理更加有序,班主任工作积极性更加高涨。2.班级文化建设方面较之以前,有了突出的变化,即符合学校的特点,又彰显了个性的特征。3.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自AB角制度实施以来,在举行的几次市联考中,学校进步明显。4.学校校风、学风及教风得到了较大的改善。AB角班主任制度的实施,进一步增强了工作的连续性,提高了班主任的管理能力和业务水平,进一步转变了工作作风,提高了班级管理效率。当然任何管理制度的制定及实施,在实践工作都会遇到一些困难,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去完善,不断去规范,最终才会形成一个好的制度,适合学校发展的制度。
参考文献
[1]张雁.简论中学班级管理技巧[J].学周刊,2021,8(10).
[2]肖良霞.论班主任管理方法及其有效性[J].天津教育,2021.7(12).

作者简介:
芶剑(1971.09-),男,仡佬族,贵州省遵义市人,大学本科学历,遵义市第二中学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学德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