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学美术教育可以提高小学生的美术技能和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 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师打破传统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巧妙运用教材,在写实绘画教学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创意绘画教学,能够激发小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从而提升小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艺术创造能力。 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现阶段小学生创意绘画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然后结合作者自身的教育实践,制定了有针对性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创意绘画;小学美术;教学模式;应用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素质教育理念得到重视和贯彻,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绘画能力则是满足这一要求的重要途径。美术课作为小学一门重要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课程,通过这门艺术课程的培养,可以促进和提高小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但是,现阶段在我国中小学美术教育进步和发展过程中,部分学校和老师的教育模式和思想相对比较落后,教学方法和内容也相对比较单一,不能有效地激发和培养出小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和自主创造的积极性,达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所以,小学的美术教师们需要积极地转变自身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创新教学方式和手段,将创意绘画融入到我们小学美术教育的过程中去,在艺术课堂中锻炼学生的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一、小学生创意绘画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小学美术课程没有得到重视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一些家长和老师对美术科目都不太重视,认为学生只要把语文和数学等主要科目学好就行了。一些学校缺少专业的美术教师,虽然安排了美术课,也只是不专业的教师来代劳,在课堂上任由学生学习,还有部分教师占用美术课教授其他学科的知识。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方面都对美术课程不够重视,这导致了美术课程教学效率的低下,使得美术课程的价值很难得到实现。同时,在以往的小学美术教育活动中,由于教师思想的落后和教法的单一,难以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限制了学生艺术创造性思维和能力的发展,也影响了整体的教育效果。
(二)小学美术课程教学模式单一
一些美术教师在日常教育活动过程中,不善于结合实际情况,只盲目遵循美术教育的教学大纲要求。 虽然这种方式可以保证教育活动各个环节的顺利开展。 然而,在这种教育中,一些学生往往被动地接受学习,无法有效地发挥自己的自主意识和想象力,所创造的艺术作品往往是没有灵魂的,缺乏创意和深刻的内涵。 在美术课堂中,部分教师对创意艺术兴趣不大,更难以去激发发挥学生的潜能, 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发展创新能力都有一定的影响。
(三)小学美术教学方法比较落后
有的美术教师在教授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时,主要以课本为主,很少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课外生活内容相结合的机会。由于教科书整体更新速度较慢,这样的形势使得一些教学法难以满足实际的要求,也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同时,老师在管理组织和指导开展美术课堂教学活动时,不灵活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和美术教学指导原则,只将美术考试需要掌握的内容传授给学生。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一些先进的美术课教学手段难以有效地利用和实施,美术课的教学效率也很难得到有效地提高。此外,由于教师自己的思想保守和教法落后,不善于挖掘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意,使美术课堂死气沉沉,学生学习艺术的积极性和情绪较低,学生的作业往往就会缺乏创意,导致千人一面。
二、小学生创意绘画能力培养的策略
(一)营造创意绘画氛围
在小学的美术课堂上,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美术学习氛围,可以有效帮助中小学生发展个性,为其创意绘画技巧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轻松和舒适的课堂教学情境是培养学生想象力与创造能力重要的前提。小学现代化的美术课程要求,教师在实践中需要突破传统课堂模式下的授课困局,更加突出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中心,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促进创意绘画创作的顺利完成。
例如,在教授《眼睛》这一课的时候,笔者首先设置了一个让学生思考的问题 :“同学们,你们了解自己的眼睛吗?你的眼睛和其他小伙伴的眼睛有什么区别?”通过这个问题,同学们沉浸在学习环境中,主动分析思考眼睛的区别。然后老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小组成员围成一圈,观察彼此的眼睛,并比较眼睛的大小和形状。通过观察比较后,可以满足他们对新事物的好奇心,更多地了解眼睛的知识。最后,作者要求学生创造性地绘画,画出他们想像中最有创意的眼睛。这样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美术绘画中去,提高学习效果和水平。
(二)灵活运用信息技术
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人的注意力都容易被新奇的东西所吸引。因此,教师在进行美术教学的时候,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来丰富课堂资源,拓展学生的思维。利用多媒体设备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开展创意绘画教学,不仅丰富了创意绘画的素材,更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学到更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比如在教授《彩墨脸谱》一课的时候,我首先在网上搜集了脸谱的照片和视频,让学生可以直观地观察脸色和脸型的变化,对我国传统的彩妆文化有特别的了解。学生看到脸谱的图片之后,作者利用多媒体教育设备播放“变脸”视频,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脸谱艺术的奇妙和博大精深,巧妙地激发学生学习脸谱艺术知识的兴趣和热情。另外,通过查看关羽和包拯等典型人物的面部妆容图片,让学生进一步来识别和发现不同形状和颜色的面部妆容细节,可以赋予不同的人物个性,让他们充分了解他们所代表的含义。最后,教师组织学生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创意图画,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感受和喜好画出独一无二的创意脸谱造型。
(三)因材施教,各美其美
小学美术课的内容包括了三个主要方面:手工、美术鉴赏和绘画。在美术创意绘画教学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大胆发挥想象力,鼓励学生根据每个人不同的认知和想法创作创意绘画。美术教师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指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地绘画。要给每一位学生自由发挥的机会,从而激发出学生的内在潜力,实现各美其美,提高学生的艺术创造力。
例如,在教授美术的版面材料、绘画方法和印刷方法的时,我告诉学生绘画材料的种类可以有很多。我给学生选定绘画内容为一座小木屋,要求学生可以国家自己的想法使用不同的绘画材料。我首先将学生分为三组。一组学生用铅笔进行创作,一组用粉笔进行创作,一组用水彩笔进行创作。最后,我将画作进行整理,让大家一起欣赏,通过观察让大家了解用不同工具和颜料创作的房子之间的区别。
(四)启发想象,创意绘画
创造力被称为想象力的结果,而创意绘画是学生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完成一幅画的过程。小学美术教师在教学生创造性地绘画的同时,需要积极鼓励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对于学生来说,也需要结合生活的细节和课本的艺术知识,大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来完成绘画。
例如,在教授《神奇的天空》一课的时候,我首先是提示我们的学生,回忆他们所能看到的各种天空和场景,例如雨后的天空、晴天的天空、夜晚的星空和清晨的天空等。通过不同的地区、不同时间拍摄的天空画面,学生们就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到不同地方和时间天空的美景。接下来我播放一张与以上图像不同的关于天空的画面--梵高在精神病院所绘制的油画《星月夜》,画面中的星空是扭曲的。在这幅画中,梵高用夸张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运动和变化的星空,反映了自己的情感和内心世界。对这幅画的理解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的艺术思维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绘画方式。最后,作者向每位学生分发了梵高《星月夜》的打印照片,让他们进行大胆而有创意的改变。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大胆构图。在学生进行创造性转化的过程中,作者正确地观察、关注和引导每一个学生,使学生能够完成创造性的绘画,提高他们的创意绘画水平。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以上问题,阻碍了学生创意绘画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要打破以往教学理念的落后、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单一,努力实现小学美术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改革,提高小学美术教学水平,促进小学生审美和创意绘画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林允焕. 浅谈小学美术创意绘画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 新教师, 2020(2):64-65.
[2]胡海博. 浅谈小学创意绘画教学的策略[J].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8, 000(008):100.
[3]郑晖. 创意绘画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 名师在线, 2019, 000(032):P.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