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性
创新是不断发展的动力源泉,在激烈的竞争中,唯有掌握了创新才能有获胜的机会,而人才是创新的基石,是创新的核心要素。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如此迅速,在世界的地位也日益提升,但中国企业的创新意识和水平仍有待提升,创新型人才资源是有限的,为了提高城市竞争力,可以通过使有限的创新型人才得到合理化配置,使其价值得到最大化利用。
二、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通常创新型人才具有以下特点:敏锐的洞察力、独特的见解、跳跃的思维、自学能力。创新型人才最重要的能力是具有创新思维,在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方法中,最普遍的模式是带领学生从事科研训练, 提高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及时探索解决办法,从而增强大学生的思考能力。
构建了“课堂教学为基础, 实践环节为支撑, 科研训练为依托, 竞赛活动为引导, 第二课堂为拓展”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学习空间更自由,学习氛围更融洽,多方面的指导和培训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改变传统教科书教学方式,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的乐趣,不断提高学生独立吸收知识的能力,在实践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直接体验到所学知识的应用性。[1]
开展深入式、启发式等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拓展性思考问题,运用所学知识和自主查询的知识去解决问题。同时根据不同年级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分层次、分重点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对具有强烈创新意识的学生进行沟通并对其加以引导。
除了需要创新意识以外,高校也应该注重学生们的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教育、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培养,培养的创新型人才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使其能够在人才竞争中具有良好的印象。
三、高校创新型人才配置存在的问题
(1)过度竞争,导致人才配置无序流动
创新型人才是当前匮乏的人才,企业会通过高新制度吸引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所以一些经济实力雄厚的企业愿意用高薪资去挖其他企业现成的人才,市场上出现了一种到处挖人的情况,给一些创新型人才并不多的小企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所以过度的人才竞争使人才的流向变得无序,人才布局出现两极分化,同时在过度竞争中造成了不必要的财力负担。
(2)创新型人才分布不均衡
高校创新型人才主要分布在具有雄厚的发展实力的企业或组织中,相对于中小企业等实力薄弱的企业往往缺乏创新型人才,但中小企业对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奉献,缺乏创新型人才限制了实力薄弱的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导致企业无法进入新阶段,最后止步于现状,甚至消失在时代。
(3)创新型人才结构性剩余
很多企业不具备完善的人力资源结构,造成了岗位与人员匹配失衡,制度达不到标准,企业管理层不重视人力资源制度的重要性,导致人岗错位现象严重,使创新型人才能够胜任岗位工作,却没有得到重用,造成了资源的浪费,由于企业领导对人才资源配置的轻视,能力者体会不到重视,个人价值难以实现,最后导致人才外流,无法推动企业发展。
四、人才配置合理化对策
(1)多元化人才资源配置
人才资源多元化配置是指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才资源的个性特点,以市场配置为主导,政府政策配置为辅,采用市场招聘、政府引进、人才交流等多元化配置方式,人才配置机制相互配合、互补的格局,使人才配置合理化,让人才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实现人才资源对经济发展效益的最大化。
(2)激励机制
创新型人才的市场分布不均衡,主要原因是人才都选择往前景明亮的企业就业,而还在发展的小企业就需要花重金去引进有限的人才,并且还不能保证能够留住人才。此时就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建立一套激励机制,为了使创新型人才能够合理配置到各个企业中,那么政府应该实施适当的人才引进计划,鼓励积极流入稀缺人才的企业中去,而企业应该重视内部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通过合理的升级制度和薪酬制度以此激发创新型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
(3)完善人才市场交易的保障制度
建立人才市场服务平台,方便信息的搜索、传递、披露,完备信息供给,便于供求双方及时获取信息;建立成熟的人才资质鉴定制度,为工资契约的合理制定提供有效证据,管理机构协助建立对保管人才的历史资料、业绩档案、诚信状况等个人信息收集、储存和管理制度,作为人才资质鉴定的可靠依据。[2]
参考文献
[1]付金华,徐洁,黄敏.浅谈国际化视野下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2019,(14).
[2]龚三乐,刘艳.我国创新型人才资源优化配置探析20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