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浅谈小学教育教学的有效管理

浅谈小学教育教学的有效管理

作 者:张连真 (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北关街办东夏庄小学 261023)

[摘    要]教育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有效的管理能提升教学质量。本文通过对管理模式、理念、方式的改变,促使师生增强自我管理意识,以提升教与学的质量。
[关键词]小学 教育教学 有效管理

学校管理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在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下,如何与时俱进、全方位地实施对学校的有效管理,仅凭生硬的机械化的制度管理显然是不够的,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并不断加强制度建设,才能实现有效管理!结合多年来从事小学教学管理工作的实践,浅谈几点自己的做法,与大家交流!
一、率先垂范,以先进的理念带动学校发展
多年来,我校狠抓常规管理,坚持制度管理与人文管理相结合,过程管理与考核结果相结合的原则,充分调动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办学质量逐年提升。
当一个好的学校负责人,首先要做一个好老师。必须言传身教,率先垂范!因为你的言行和举止直接影响着一所学校的教风与学风,你的信心和干劲是推动学校各项工作前进的原动力。管理者身体力行,教师才会与你同心同德,共同战斗,出色地完成任务。作为小学管理者而言,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是学校发展的核心任务。在教学上紧跟时代步伐,通过对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学习与实践,提高自身与全体教师的综合素质,才能保障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二、构建和谐、优美、民主的教学环境
  和谐、优美、民主的教学环境是提升教学质量的保障。要想保证教学环境始终处于一种良好、平稳的发展状态,需要立足校情合理构建。作为管理者,必须做到:
(1)集中精力,充分调动、发挥多方力量,为教师创造舒适、和谐的教学环境,使教师工作不受外界环境的干扰,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根据学科教学需要,适时增添教学器材,逐步改善办学条件,并管理好使用好器材,充分发挥其辅助教学的作用;
(3)在校园的规划布局、教室的安排布置上,教风、学风、校风、班风建设上,努力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考虑小学生年龄特点、需求等,为孩子们创造优美、安静、和谐、民主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三、发挥教育合力,实现有效管理
教学质量的提升是要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事情,必须调动校内所有成员的积极性;校外充分发挥家长作用,挖掘、利用好一切有效的校外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合力,动员各方面的力量,积极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上来。我们主要做到了以下两点:
(1)领导重视,积极调动校内外力量,与家长、社会及时联系,加强沟通、交流,形成教育合力。
(2)在校内建立健全教学监督机制、落实制度,促进教育教学工作不断提升。
四、加强教师队伍管理,提高管理效益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教学质量的高低归根到底取决于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因此,教学管理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对教师的管理。
学校创造条件,支持、鼓励教师经常参加各级各类进修、培训,不断提高全体教师的政治、业务素质。
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之外,“人性化”管理是我校的一大特色。学校积极营造尊重人、信任人的环境,学校领导给予教师充分信任,为教师搭建成功舞台,放手让教师发挥创新才能,让教师愉快地工作、学习和生活,从而增强了教师的自我管理意识和对领导的信任感,达到“管”是为了“不管”的更高境界。
  总之,学校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教育教学管理,不仅要制定合理、科学、规范化的管理制度,更重要的还要从情感角度,分析和思考管理学校的人和事,从而拉近了校内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让大家都有一种融融的“一家人”的感觉,一种和谐、民主、轻松的教学环境蔚然形成,师生自我管理意识不断加强,由此带来的必将是高效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