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学生是国家和社会的栋梁,学生成绩的好坏关系到未来的发展,在学生的学习阶段,成绩是衡量学生水平的主要标准。教师往往比较重视高材生的培养,缺乏对后进生的重视度,使得许多后进生在学习方面走下坡路。针对后进生问题,学校、家长和社会都应该高度关注,共同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以下就后进生存在的问题、形成问题的原因和后进生如何转化进行详细探讨。
[关键词]后进生;转化工作;思考
后进生转化工作是教师比较重视的问题,在每个年级和班级中都有少数后进生,这些后进生对学习缺少热情,学习成绩较差。针对后进生如何进行转化的问题,许多学校都采取了不同的措施进行解决,在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学校的努力,还需要后进生积极的配合,这样才能保证转化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后进生存在的问题
1.概念和表现。不同人对后进生的定义有所不同,通常来说,后进生都是指学习成绩较差,经常迟到早退,不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的一类人。后进生的具体表现为:1.缺乏自律意识。由于现在的学生大多数都为独生子女,从小就被父母养成了比较孤傲的性格,并且缺乏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一些学生缺乏自律能力,意志力较差,有一定的自私倾向,缺乏集体责任感,忽视学校的组织和纪律,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坏习惯;
2.逆反心理较大。由于在学校期间,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不成熟,有些学生不喜欢受拘束,想摆脱教师和家长的束缚,这就会造成学生出现逆反心理,这种心理的产生会使学生的厌学情绪上升,以消极的态度对待学习,严重的甚至排斥学习。有些学生忽视学校的规章制度,经常出现迟到、早退等现象,有些未成年人甚至出现早恋的现象,这些问题都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
3.用消极的态度对待学习。书本知识比较枯燥、乏味,这就使许多学生出现了厌学的情绪,用消极的态度去对待学习,有些学生由于性格较内向,遇到不懂的问题不善于请教,羞于沟通,这就使学习中的许多问题不能被解开,导致学习成绩越来越差,从而导致学生对学习失去信心,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形成问题的原因
(一)自身原因。后进生自身也希望能够提高自身的学习成绩,改变周围人对他的看法,但由于自身存在缺点,某些问题不能得到老师和家长的理解,这就使后进生对学习的态度更加消极,进而失去了自信心,产生厌学心理。某些学生为了引起大家的关注,会做出许多违反校规的事,以此来发泄自己的情绪。有些学生由于基础较差,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导致在学习过程中遇到许多阻碍,而这些都会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有些学生由于家庭条件不好或身体缺陷也会产生自卑心理,这种心理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发展。学生在学校期间缺乏一定的自主意识和社会经验,在遇到问题的情况下不能很好地去处理,这些问题都会造成学生的意志力下降,行为异常等情况。
(二)外部条件影响。学校、家庭、社会是影响学生的主要因素:
1.学校是教学的主体,是培养学生的主要场所,学生通过学习可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思想品德,从而成为对社会和国家有用的人才。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教师的配备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教师和学生的比例有很大差距,这就使教师不能有针对性的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学习,多数情况下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自律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有些自律意识较差的学生就可能脱离学习的轨道,养成不良的习惯,严重影响了学习成绩,最终被列入后进生的行列。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新颖的教学方法,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使得一些学生产生对知识的厌倦心理,从而导致学习态度不积极、不能完全投入到学习中、经常违反学校规定等现象;
2.家庭因素也是造成后进生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学生在成长阶段主要受学校和家庭的影响,父母也是和学生接触最为密切的人,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有些家长只注重学习,忽略了学生的自身感受,对于某些学生的逆反现象没有及时发觉,在学生学习成绩下降的情况下没有仔细询问原因,只是责骂学生,这就导致学生的厌学情绪更加严重,在心理上承受较大的压力,从而导致学生成绩下降。大多数家长只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将学生的时间都安排在各种各样的学习生活中,没有给学生足够的空间,使学生生活在单调的知识空间中,这就会导致某些学生想要脱离这种生活,尽可能的做一些违反学校和家长意愿的事,从而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进而出现了某些学生迟到、早退、旷课、早恋等现象;
3.社会中的人和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影响,由于学生接触的事物比较单一,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下,很容易受到其他方面的影响,社会上的某些事物也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有些学生抵抗外界诱惑的能力较差,这就导致他们吸收了较多负面影响,从而产生了厌学心理,渴望融入社会中去。
三、后进生转化工作的具体内容
(一)关注学生的发展,给学生一定的尊重和鼓励。所有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认可和尊重,在后进生转化工作中,教师应该给予后进生更多的尊重和鼓励,对于存在一定自卑心理的学生要多多给予关注,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和学习方面遇到的问题,当学生情绪低落时,要及时做好沟通工作,对学习上有一定进步的后进生要给予适当的鼓励,帮助学生增强学习的信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
(二)热情的帮助后进生学习。在后进生转化工作中,教师的态度非常重要,在对后进生进行教育的同时,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热情,真正体会到教师对自己的重视,教师鼓励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最好动力。教师在课堂和日常生活中,都要对学生的有点进行发掘,并对有所进步的后进生给予鼓励和肯定,让学生感受到自身的价值,从而提高学习热情,获得学习的动力。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也能发现自己的长处,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三)充分发挥集体的作用。每个学生都是班级的成员,是班集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后进生转化工作中,要充分发挥班集体的教育力量,带动后进生向好的方面发展。班风良好的班集体有利于带动学生的学习,使师生的关系更加融洽,使班级成员更加团结,能够共同学习和进步,学生也很容易受到良好班风的影响。在利用班集体对后进生进行转化的过程中,应该以班级教育为主,减少教师的干预,教师只是起到指导的作用,可以让后进生来担当班级的某些管理职务,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自我意识,通过这种方法可以使后进生找回自信心,从而增强学习热情,摆脱后进生这一名称。通过这种方式也能使班集体的力量增强,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使整个班级的学习成绩都有所提高。
(四)加强学校、家长和学生之间的联系。在后进生转化过程中,通过加强学校和家长之间的联系,两者相互配合,共同促进后进生的转化。教师可以通过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生活情况,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各方面的困扰,从而拉近学生、家长和学校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更加热爱学习。
后进生转化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在后进生转化过程中,学校、家长和学生要密切配合,通过有效的方法来帮助后进生转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进而促进学生的学习,使后进生的学习成绩有所提高,改变以往存在的不良问题。本文通过对后进生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方法,希望这些意见能给以后的后进生转化工作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周青云.赏识教育理念与后进生转化[J].教育探索,2008(8).
[2]闫辉.后进生转化工作中的人文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1(9).
[3]张颖夫.后进生转化与教师生命成长关系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