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案例分析和常规教学在神经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对比

案例分析和常规教学在神经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对比

作 者:卢军 虞建英 刘坤 李鑫 何改生 刘禹辰 (湖南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湖南 长沙市 410007)

摘   要:目的:探讨案例分析和常规教学在神经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6年12月医院神经外科实习学生60名为对象,将实习学生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n=30)与观察组(n=30)。对照组用常规方法教学,观察组用案例分析教学。结果:观察组学习趣味性和理论与实验教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外科临床教学采用案例分析的效果优于常规教学。
关键词:神经外科;临床教学;案例分析;常规教学

神经外科的知识复杂多样,且倾向于理论性、抽象性,学生学习和理解的难度较大,所以临床实践工作非常重要,关系着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有效应用,这也说明神经外科的临床教学尤为关键[1]。本文回顾性分析60名医院神经外科实习学生的临床实践资料,探讨案例分析教学方法的临床教学效果。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临床资料
纳入标准:(1)选择2015年9月-2016年12月医院神经外科实习学生60名为对象,入选学生为医院5年制神经外科实习生。(2)入院资料和入学信息、各次考试考核成绩等资料完善。排除标准:(1)学生个人信息不完善。(2)不愿意配合教学研究内容。一般资料:(1)将实习学生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n=30)与观察组(n=30)。(2)对照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18-24)岁,平均(21.75±1.48)岁。观察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19-25)岁,平均(21.46±1.42)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本课题在伦理委员会批准、监督下进行,学生对教学方法等知情同意。
(二)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教学:参照国家教育大纲指导实习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安排具备较强带教能力的教师对实习学生进行带教。
观察组采用案例分析教学:(1)案例选择。教学参照教学大纲和医院收治的病例实况,选取可充分反映神经外科五年制教程知识的病例。根据病例实际情况编写案例教材,将此作为案例式教学基础。注意教学内容要包括急性硬膜外血肿和脑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对实习学生的疾病知识全面学习和了解做引导。(2)案例分析。对实习学生带教前,选择适宜于带教课程的病例,通过病例的实际情况引导实习学生进行课堂知识的认识和学习,引导其了解各种知识点的内容,培养实习学生举一反三的意识与能力,使实习学生主动的了解和发现问题,并积极的寻找处理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主动学习,使学生充分掌握学习的基础知识,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注意教学过程中将学生作为主体,重视学生的想法,回答学生的问题时,适当的融入教学思路,对学生的回答问题内容做评价,为其做正确的补充和纠正,更深层的剖析各种学习问题。(3)课后教学。课后为学生布置作业,指导学生自己主动的查询资料,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使其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使其自身的学习知识点有效充实。
(三)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1)学习趣味性调查。采用学校自拟问卷调查表对2组教学过程中学习兴趣、知识接受情况、注意力吸引、图像真实性及生动趣味性等角度进行调查,每项得分10分,得分越高,教学质量越高。(2)理论与实验教学结果。2组教学3个月后通过随堂测试方法对学生人体器官位置结构(40分)、功能(40分)、临床应用(20分)进行评分,总分100分,得分越高,教学质量越高。(3)满意率。采用问卷调查表对3个月教学满意率进行评估,从教学内容、带教老师、教学方法等多角度进行评定,总分100分,得分≥90分满意,得分70-90分一般,得分<70分不满意。
(四)统计分析
用SPSS18.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行检验,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s)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一)教学效果
观察组学习趣味性和理论与实验教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二)满意率
观察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三、讨论
神经外科属于外科学的重要分支,是医院不可缺少的科室,主要研究的是人的神经系统,包括脑、脊髓与周围神经系统等,患者常需要接受以手术为主的治疗,所以神经外科的工作人员要具备非常专业的技能与知识以及综合素养,这对神经外科的学生学习提出更高要求[1]。
传统教学虽然能满足教学需要,但是教学属于是一种被动式学习方法,难以满足医护人员临床教学需要,影响教学质量。传统教学重视学生理论知识,忽略了学生的技能实践,导致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脱节。本次采用案例分析教学的效果显著,案例分析教学是新型教学模式,源于PBL教学与CBL教学,主要以典型病例作为教学案例,根据特定病例的实际病情,采集与之相关的辅助检查资料,能对血栓进行准确的分析、鉴别和判断,能让学生从错综复杂的病例中抓住实际问题。案例分析的分析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助于提高学生理论知识,从而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应变处理能力,有助于提高临床教学质量[2]。
综上所述,案例教学通过理论到实践、实践到理论学习,有效培养学生的自我更新能力,对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提高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任振华,徐金勇,张晓明,等. 翻转课堂联合案例教学法在神经整合课程中的应用[J]. 继续医学教育,2021,35(04):2-4.
[2]梁良英,陈莹莹. 案例分析法在神经外科护理管理中的效果[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27(07):219-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