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关于高三地理规范答题技巧提升的策略

关于高三地理规范答题技巧提升的策略

作 者:李 琴 (重庆市大足第一中学校,重庆 大足 402368)

摘   要:在高考复习中,如何指导学生学会答题,将所学的课本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考试中能适应多种题型的要求,得心应手的答题,提高考试成绩是教师的主要任务。
关键词:高考;规范化;提升

一、对教师教学的准备要求
对地理教师的要求利用高二暑假,充分研究当年各省市高考真题,由量变引起质变。现在市面上充斥着大量各省市自主命题与全国一二三卷以及海南卷,海南卷也同样引起重视。作为全国二卷考试省市---重庆市,研究透彻全国卷的套路。尤其对于高三下学期集训回校的艺术生,后期复习只有短短一百天左右,没参与整个一轮复旅游习夯实基础,基础知识薄弱。面对这种人群,一般分两组教学方法,一是在回顾整个必修一自然地理几大章节中,每天额外筛选高考地理主观题,必考题。例如,选做题43题旅游地理和44题环境保护,首选旅游地理。旅游地理一般的答题套路可分为几大板块,①评价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②旅游资源的价值③旅游业对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 学生如果能掌握三大旅游模板,常规的旅游地理题一般可以拿到6-10分左右,满分十分。值得注意的是,全国卷需要得到高分,当然不能只有答题模板,在作答过程中,将材料呈现在答题模板的前因,而在作答过程中,将材料呈现在答题模板的前因,而答题模板则作为后果。得出因加果的每一个得分点。而大部分学生地理逻辑思维不严密,易答成只有结果,没有前面的原因。如2018年全国卷旅游地理题佛手山药的开发,非常遵循以上答题套路。
二、对学生审题的要求
高考复习中,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是提高考试能力的前提。在培养答题能力的过程中,首先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有顺序的认真去做:一是认真逐字逐句读题,绝对不能快速扫读。只有细读才能清楚题干及材料中所表达的信息,才能了解题目所考查的知识,这是学生答题必不可少的环节。学霸之所以成绩好,就是长期养成好的读题习惯,做题过程中能既快又准的读出考查意图,把握考查方向,从而快速得出准确答案。所以,想要得到较好的成绩必须学会认真细致地审题。二是在题干和材料中认真找中心词、关键词、限定词,准确把握这些词语的内涵与外延。读题时要对时间、地点、条件、专业术语等进行圈点标记,通过圈点标记激发学生思维,对所涉猎知识回顾、记忆、联系,达到准确判断问题,快速得出正确答案的目的。尤其注意的是选择题备选项中,有“都”“全”等词多为错项。三是在认真审题中,严防题目中的概念被自己偷换。由于自己基础欠缺,所以将一些相近名词不能区分,而造成概念错误,使最终答题以错误告终。如华北与华北平原、气候区与气候、分布规律与分布地区、水能与水电等,这些字词相近但地理含义不同,极易造成做题错误,应该引起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时注意。四是在材料所包含的图例、比例尺中充分挖掘隐含条件,不要忽略其重要信息。如2018年全国二卷地理选择题关于澳门地形,该题则需要要挖掘隐藏在图内的比例尺,但绝大部分同学根本忽略了图内的比例尺,因此导致选择题失分。
在高考模拟练习中还应该养成紧抓信息的习惯。地理学科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利用图表来表达各种信息,所以在做题时通过认真读图、读表,获取解题信息是地理学科的重要环节。其中读图时首先要分项检索信息,就是要有读图的先后顺序,先读图例,弄清楚各种不同图例分别表示的内容。然后以此按顺序一项一项的去读,看每一项内容的变化规律,再将各项综合表述,达到读懂读通的目的,为解决问题准备充足的条件,试题做错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减小。如示意图要先读懂图例,坐标图要先弄清各坐标轴所代表的地理事物,表格要先读表头,再读其他内容。对图、文、表三者中相关信息进行有机整合。因此,适时进行图文表转换,是提高解题速度及解题的准确度的必经之路。其次要有展开联想的习惯。很大一部分题不能从图、文、表中直接获得答案,还需要进行周密的联想。通过联想要尽量回归课本,回归地理学科的原理和规律。从而挖掘题中的隐含信息,同时注意不能改变题目所给的条件或添加条件。
三、对学生规范答题的要求
在答题训练中一定要要求学生规范准确解答。高考文综是在规定时间内做大量的试题,而且试题跨度从政治到历史再到地理,思维跨度大,要求高,时间紧,答题的准确度与速度是得分的关键。如何规范准确答题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第一、把握试题答案的方向性。通过认真读题,根据问题判断得分的基本方向。先要仔细分析问题,明确问的是什么,以免错答或答非所问。特别要注意关键词,如分析区位因素,应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方面分析;评价影响,则既要考虑有利影响,又要考虑不利影响;要求分析自然区位因素,则不能回答自然因素等。另外,调用知识储备判断可能的得分点。明确了作答的基本方向,就可根据自己掌握的解题思路确定具体有哪些得分点。如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劳动力、交通和市场等,这几方面就是具体的得分点。第二、把握答案的全面性。每个问答题都包含着若干个得分点,答题漏点是学生得不到高分的主要原因之一。采点答题,就是要明确试题的得分点有几个,先看分值,根据分值可以基本确定得分点应该有几个。如果分值是3分,大多是3个得分点;如果分值是6分,则有可能是3个得分点,每点2分,也可能是6个得分点。第三把握答案的逻辑性。在高考阅卷中,始终会发现学生答题缺乏逻辑性、调理性。所以在模拟训练中一定要要求答案具有清晰的调理、分明的层次、严密的因果联系,让阅卷老师一眼就看出从几个方面作答,让得分点一目了然。第四把握答案的准确性。答题中要用精炼的地理语言回答问题,不说废话,少使用或不使用口语、方言。如不能将“经济发展水平”答成“有钱”“钱多”。答卷一定要规范,卷面整洁。字迹工整清晰,尽量不连笔,大小均匀,少涂改。
四、结论
在日常的地理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分析题,挖掘信息的能力,注重渗透人地观念,树立学生以地理的观念看待问题。利用每一道典型例题,每一次练习讲评,让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再当他们需要这类知识时,寻求怎样获得知识而不是知识本身。用著名教育学家杜威的实验教育理论来理解众多的地理知识和地理能力,尤其是地理技能,只有让学生跨出第一步,一点点小步调探究,亲身尝试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地理学科的真正内涵。
    参考文献
[1] 李宗录.在体验中学习地理[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6,11(1):1.
[2]约翰. 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105-107
[3] 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