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当下,学前教育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学前教育的发展机遇可谓是一片光明。随着我国学前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学前教育专业人才需求逐步专业化、特色化、多样化,幼儿园对师资的要求不断提高。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对美术进行创新教学是顺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选用多种方法,提升教学效果,为学生扎实美术技能提供强有力的帮助。
关键词:中职;学前教育;美术教学;策略
中职学校进行美术教学是为了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以后能胜任幼儿园美术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须掌握的专业理论和教学技能积累经验和打下基础。当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如果仅掌握一些美术基本技能是远远不足够的,还需要掌握一定的美术教学理论知识。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育教学应当立足于幼儿美术教育的需要,密切联系幼儿园的美术教育教学内容和特点,结合幼儿园教学实际,注重学生的美术理论学习与学生实践操作相结合,更好地适应社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一、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受传统教学理念影响,对美术教学认识片面
在传统的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作为一个教学主体和知识掌握者的角色。因此,老师的首要任务就是向学生灌输知识,而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就只负责听老师讲,做好笔记,背牢知识点。此外,在我国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学生所学习的几乎都是文化知识,没得到过专业的美术训练,美术基础相对来说比较薄弱,也比较缺乏兴趣。另外,在教学上老师也着重关注专业核心课程,对艺术类课程重视度极低,甚至是认为学生就该着重进行专业理论学习,而美术课就是随便学学而已,是可有可无的科目。
(二)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方法老套
虽然教育改革已经进行了如火如荼,也特别强调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但是,目前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还是比较倾向于采用讲授法,教师主导了整个课堂,就像演说家一样口若悬河,而学生在课堂上仅是单纯地听听课、做做笔记,鲜少有思考的机会和时间。但是我们都非常清楚,美术学习如果只是简单的听讲,是根本行不通的。素质教育背景下的美术教学不但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美术知识,还需要强化学生的美术能力,所以在美术教学活动中要重视实践,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正如陶行知所提倡的“知行合一”,必须将理论知识与行为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操作中学习进步,验证、践行和收获知识。
(三)教学评价不科学,缺乏有效性
在新的教学改革中,强调重视学生的活动过程而轻结果的教育模式。在进行美术教学评价时,要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评价,形成全面、客观、准确和科学的评价结果,从而更好地发挥评价的功能与作用。然而,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在实际的美术教学中教师更多地注重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把教给学生知识或者掌握知识的多少作为评价学生学习能力的标准和依据。忽略对学生自身进行评价,甚至是有些老师将此环节简单处理为总结表扬,如表扬哪个学生的作品画得最像最逼真,建议向某某同学学习之类的,这种蜻蜓点水式的评价缺乏指向性和有效性。其实,教师没有对学生经验进行梳理总结是不利于促进学生经验的提升和美术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的。
二、促进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进行合理定位,使美术教学“科学化”
毋庸置疑,美术作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学的一门课程,也是专业基础课之一,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将来的幼儿园实地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有着十分突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支持者、组织者和引导者,美术教学活动能不能开展好,首先教师对美术教学要有科学的认识。只有真正意识到美术教学活动的重要性,教师才能有目的有计划地创设自由宽松的教学环境,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通过感知体验、实践操作,真真切切感受到美术学习的快乐。
(二)加强专业素养,使美术教学“专业化”
老师作为我们学生学习和效仿的重要对象之一,对学生方方面面的发展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因此,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明确自己的角色与定位,加强用爱心、耐心、细心促进学生美术水平的提升。俗话常説:“教师想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换而言之,教师应当拥有渊博的专业理论知识与过硬的专业技能,并且能不断地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积极探索新型的、符合学生学习特点、具有个人特色的教学方法。
(三)创新组织形式,使美术教学“多样化”
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应当根据教学实际需要合理安排,能够根据时间、空间、内容、材料等因素灵活变换。美术教学也可以融入其他科目内容,提高学生整合知识和经验迁移的能力。此外,在美术教学活动中,还应当做到集体教学、小组教学、个别辅导教学相结合,尽量使得课堂更具有丰富性、层次性和多样性。特别是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教师应当多多了解学生情况,认真观察并细致指导,争取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所进步、有所成长。
(四)合理运用方法,使美术教学“趣味化”
有效的教学方法跟学生的年龄特点、发展水平以及教学内容都有着密切的关系。中职阶段的学生的认知和思维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也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和相应的生活经验,但是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更加注意对于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方面的指导,尤其是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注意做到有针对性、多样性和趣味性。比如,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具体的实例来说明相对抽象的概念,便于学生理解,也是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又如,在讲到剪纸技法的区别时,教师可以运用对比示范法,首先进行教师和学生操作动作的对比,让学生清晰地分辨出教师操作动作的自如和准确,从而进一步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然后教师再次操作正误动作形成鲜明对比,这样可以让学生比较清楚地看到错误操作动作与规范操作动作的差异,从而让学生有效地避免或纠正自己错误的操作动作,并且还能强化学生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达到更好更快地掌握剪纸技能的效果。这样,学生在练习中就能做到有的放矢,加深对剪纸技法的理解与掌握,从而提高美术作品的质量。
(五)审慎进行评价,使美术教学“人情化”
众所周知,教师有效利用评价机制,可以激发学生对美术教学活动的兴趣和信心,激发其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总而言之,科学的评价学生的美术作品,对学生美术能力的提升和发展会有着很大的帮助。因此,教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综合性评价,在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中,学生必然会出现参差不齐的情况,为了更好地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在能力,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个性以及作品造型特点的不同,分别进行鼓励和引导,并且做到评价要以肯定和表扬为主,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有机结合,共同找出问题所在,并商讨改进策略,实现每个学生的美术能力有所进步和发展。
三、结束语
美术教学是美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美术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事。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老师肩负着培养学生审美兴趣,丰富学生审美情感,发展学生审美感知、理解和创造能力的重要使命。因此,教师应当意识及肯定美术教学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中应有的地位,应有足够的耐心去观察、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美术发展水平,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灵活运用各种教育手段,让每一个学生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都能快乐地得到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文娟. 浅谈中职美术教育[J]. 中华少年, 2018(36).
[2]刘晓红. 浅谈中职美术教学[J].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6(1):261-261.
[3]高晓杰. 论中职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读天下, 2017.
[4]张正军. 中职美术教学如何激发学生兴趣[C]// 2015年第九届杂文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0.
[5]李建坤. 中职美术教学中创新意识培养研究[J]. 美术教育研究, 2018, 000(014):151.
[6]欧丰华. 试析中职美术教学中应该解决的若干问题[J]. 美术教育研究, 2017(08):179.
[7]李慧. 中职美术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及效果[J]. 青春岁月, 2019, 000(005):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