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项目1:2021年海口经济学院校级科学研究课题(HJKY(ZD)21-07)《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海南特色旅游产品设计创新研究》
基金项目2:2021年海南省社科研究基地课题(JD(ZC)21-57)《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海南旅游商品开发路径研究》
摘 要:近年来,我国开始积极倡导在文化领域发展软实力,与国际上的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地域性文化特征成为了不同地区的文化优势,为了发展地域性特色文化并提高自身的文化意识,各地积极寻找合适的方式传播特色文化,虚拟现实人机交互式旅游产品的设计开发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在研究海南旅游文产品设计开发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地域性旅游产品的未来发展趋势,探讨了虚拟现实技术与海南文化相结合的发展必然性。
关键词:虚拟现实技术;旅游产品;设计创新
前言
旅游产品是地方旅游文化宣传的重要手段,当前,地域性文化要素的提取与设计开发实践很少进行研究,尤其是对旅游地的地域性文化特色的内涵进行有效提取与数字化技术再创作的设计行为较少。尤其是现代科技发展迅速的今天,通过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开发具有地域性特色的旅游产品的成果依旧是空白的,致使旅游产品缺乏新意,无法刺激受众的购物欲望,经济效益不佳。如何让旅游产品具备地域性传统文化的特征,又具备现代科技感,以彰显其独特的特征和美感,是现代设计开发人员需要考虑的问题。持续设计开发虚拟现实技术的旅游产品可以促进不同产业之间的双赢合作,并促进传统产业的扩展,加速文化的传播并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此外,虚拟现实人机交互式海南旅游产品设计实现了个性与共性的融合,为新产品和新市场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从而优化了文化产业的结构。
一、海南旅游产品设计开发现状分析
(一)地域特征匮乏
海南的旅游产品设计形式缺少新意,未能体现海南的风土人情、地域特色、传统文化等,定位不清晰,质量较差,设计开发还处于初期阶段,距离旅游文化名片的树立还有很远的距离,因此很难为受众提供积极的体验,无法满足受众对该地区的文化信息的获取。旅游文创产品缺乏独特的文化内涵和人文情感将无法满足受众的需求。
(二)缺少创新意识
一些设计开发人员主要关注自然景观,历史文物和名人住所,但对海南当地的人文特色,例如非遗文化、传统工艺、风俗信仰等的研究和开发不足。导致旅游产品的开发形式相对固化,旅游产品的外观形式同质化,完全没有涉及创新可言。如今,受众不再对简单的复制品感到满意,喜欢的产品不仅要具有地域性文化特色,而且要与时俱进。只有这样的产品才具有实用价值。
(三)价格不够合理
一些旅游景点的旅游产品的定价不合理影响了受众的购买意愿,导致产品受众减少,市场份额显着下降。
二、海南旅游产品虚拟现实数字化创新基本原则
(一)文化地域性原则
从文化与旅游融合的角度来分析,每个旅游景点都有自己独特的景观、风俗和文化。设计开发的旅游产品也应与目的地的文化特征相匹配。设计开发人员的创造力是旅游产品的灵魂,源于对特定地区文化和精神的理解和吸收。优质的地域性旅游产品可以帮助人们加深对海南文化的了解并加深文化理解。
(二)功能性设计原则
从文化与旅游融合的角度来分析,旅游产品除了有纪念意义外还必须具有一定的使用功能。这种使用功能主要体现在产品的价值方面。在消费过程中,人们不再追求产品的单一用途,而是更喜欢具有许多属性的产品。从文化与旅游融合的角度出发,旅游产品的设计开发必须满足受众对产品使用功能的需求相结合,在设计的过程中要融入地域文化还需要融入使用功能设计理念。例如:旅游景点可以投放旅游时用来放置物品的手提袋,袋子上印制具有海南地域文化的图案,设置二维码,扫描可以进入虚拟现实技术平台,观看三维旅游景点导向图,做到虚拟空间设计与产品同空间移动,即具有实用性,又具有直观的旅游景点宣传功能,设置了二维码,让感兴趣的人可以身处任何地方进行扫描了解旅游地的文化,起到良好的宣传作用,让旅游产品在任何地方都能成为旅游的重要地标,也可以用作旅游纪念品。
(三)艺术美学原则
从文化与旅游融合的角度来分析,旅游产品应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对美的热爱是每个人的共同爱好,独特而令人愉悦的艺术品常常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在海南旅游文创产品博览会上,许多参观者爱上了有图案的手工艺品。例如:海南黎族织锦衍生品,图案丰富,吉祥寓意好,又具备使用功能,不仅可以体现海南地域文化特色,具备图案及形式艺术美,如果再加入虚拟现实技术的支持,将是对黎族文化进行精神升华的设计。
三、海南旅游产品虚拟现实数字化设计开发分析
(一)海南旅游产品受众群体定位
(1)定位人群年龄结构:在设计开发旅游文创产品时,设计开发人员必须收集当地的文化资料,并且使用不同文化材料的受众也大不相同。在市场研究中不难发现,70后的人群更喜欢具有传统和地域性文化的工艺类旅游产品;80后、90后的人群,跟喜欢具备使用功能且趣味性较强的游戏类旅游产品;00后、10后的人群,喜欢色彩斑斓和个性化的手办类旅游产品。当然,在考察时,不难发现,男性和男性在购物时的倾向性也是不同的,设计开发人员必须做全面考察并结合各类人群的喜欢,进行产品虚拟现实数字化设计定位。
(2)定位旅游购物心态:旅游产品的设计开发人员在设计之初,就应该充分分析受众的购物环境。在正常环境下,受众在旅游景点进行购物主要有以下三种心理。首先,一时冲动形式的购物。受众倾向于更多地关注设计开发人员的创造力,并且无论产品的价值如何,称心即可。具有这种消费心理的人通常更年轻,对新事物感兴趣,其中大多数是00后或者10后消费者。这种类型的消费,产品附加值并不高,但销售量往往是很高,主要考验设计开发人员的设计创意,虚拟现实数字化旅游产品设计必然是会被这一批消费者追捧。其实,理智类型的购物。受众倾向于通过综合评价,对旅游产品的各项价值进行审视,在达到预期期望值的情况下,才会进行选购。那么这类产品需要同时具备使用价值、文化价值、美学价值、纪念价值等等,其中大多数消费者为80后、90后。这种类型的消费,产品的价值往往比较高,需要设计开发人员进行全方位思考与设计,虚拟现实数字化旅游产品设计将会成为更具特色的营销手段,提升这一批消费者的购物欲望。最后,即时性按需购物。受众倾向于临时性需求进行购物,首先考虑价格是否符合自己的预期接受范围后,对产品的实用性进行考量,而产品具备的文化属性则是最后作为比对参照因素来看待,其中大多数是60后和70后消费者,虚拟现实数字化旅游产品设计的交互体验环境为这一批消费者提供休息的场所,增强对产品印象的好感。
(3)定位消费文化水平:旅游产品虚拟现实数字化设计需要考虑地域性文化与产品使用功能相结合。其中地域性文化包括地理、人文、历史、风俗、景观、建筑、植被、民族、语言、信仰、图案等等诸多因素,必须定位旅游景点所应对的受众,其知识结构接纳情况,以便可以根据受众的心理来协调旅游产品的外部特征和文化内涵。
(二)海南旅游产品文化要素提取
(1)地域文化考察:首先,设计开发人员必须通过实地考察,收集和整理旅游景点的历史文化资料,掌握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风土民情、传统文化,分析建筑、物品、装饰、图案等设计元素,并对其进行设计研究。其次,设计开发人员必须基于文化认可程度,从以上考察的数据中,提取可开发利用的设计元素,尤其是图案元素、配色元素,并建立数据库,作为虚拟现实技术的数据初装的技术实现依据。最后,设计开发人员应将这些资料作为设计素材的来源进行旅游产品虚拟现实数字化设计开发,并进行创新,以避免与市场上现有设计开发的相似之处。
(2)设计元素分析:设计开发人员在提取具有地区特色的文化元素时必须尊重当地的民俗、历史、信仰,不可以歪曲事实或者触犯禁忌。设计开发人员在设计过程中依据形式美法则并合理使用地域文化元素进行创新设计,以必须符合受众的需求。
(3)开发要素提炼:设计开发人员根据收集的地域性文化元素进行产品虚拟现实数字化设计开发。设计开发的风格应该符合设计美法则但又能让人眼前一亮出乎意料,这样不仅可以满足受众审美需求还能体现地域文化特质。可以通过整体凝练来整合收集到的文化资源,并进行可识别要素凝练。再通过简化表达,调整并完善典型符号,以使地域性特征更加鲜明。进而通过图形转换,运用拆分、组合、聚散、重叠、近似、渐变等设计方式,改变了全部或部分地域性文化元素,为表达地域性文化提供新的机会。最后通过提取文化意象,将民俗、神话、传说、信仰、名人等进行文化意象来提取可用素材,进行虚拟现实技术数据库建设,为地域性文化和创意设计开发做出贡献,使设计开发更贴近地域性,并更好地促进当地文化。
(三)海南虚拟现实人机交互式旅游产品开发思路
旅游产品虚拟现实数字化设计应与销售环境相结合。传统的旅游景点配套的旅游产品中最常见的是雨伞、手持电扇、遮阳伞、遮阳帽、雨衣、手杖、手提袋以及具有一定纪念意义的小型旅游产品。这些产品通常在景区入口和景区的角落进行销售。对于以上提及的传统产品,设计开发人员应注意颜色组合,依据颜色引起受众注意,并附二维码,扫码进入虚拟现实操作平台,提供旅游地宣传内容预览。而观赏性旅游产品通常在室内出售,这种旅游产品通常交易环境也更加优雅,价格往往更高。在设计开发开发此类产品时,设计开发人员应尝试使用更高品质的材料,提供虚拟现实技术与人机交互技术体验环境。活动类型的旅游产品通常旨在吸引受众参加活动,并分发旅游、产品、交互体验以感谢受众。在设计开发此类产品时,有必要结合当地的文化元素,进行提炼,与实用性相结合,与科技相结合,来赢得受众的欢迎。
四、海南旅游产品虚拟现实数字化是未来发展方向
设计开发人员想要创造出反映深厚的海南区域性文化特征,促进文化交流和传播,满足受众的审美需求,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创新旅游产品展示形式,是未来发展必然趋势。将传统文化和民间习俗作为创意设计开发的重要材料,开发准确并反映当地的传统文化,并实现跨区域预先体验地域性旅游产品,海南虚拟现实人机交互式旅游产品开发的形式,会很容易赢得公众的喜爱,并且文化更易实现共享和继承。
地域性旅游产品虚拟现实数字化设计开发应与科技紧密结合。比如在虚拟现实技术、人机交互技术、五维空间技术、全息投影技术等支持下,总体来说,未来设计主要依据数字技术来实现。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将传统图案进行三维立体化设计,导入非遗工艺数据库,让受众在人机交互技术的支持下,参与到产品虚拟现实数字化设计环节中,因个人喜好,组合虚拟空间中提前设置的地域性文化素材,私人订制产品,并由3D打印设备直接导出受众自己设计的产品,全程由受众独自完成。这种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的旅游产品开发形式,避免了同质化旅游产品带来的视觉疲劳,吸引受众消费欲望。也打破了设计开发人员固有的僵化的产品设计思维逻辑模式,摆脱了设计开发人员以及受众固有印象,不仅做到了创新,也做到了互动,使整个环节不再枯燥一味接受,而且加深了受众对地域文化的理解与印象。
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的结合使受众可以直接拥抱传统文化。未来,设计开发人员必须进一步探索地域性文化具备的设计内涵,分析现代设计审美需求,合理的运用数字技术开发旅游产品,促进文化传承与发展、促进产品虚拟现实数字化设计创新、促进海南旅游业发展。
总结
海南是一个旅游业发达的省份,但旅游产品的设计开发却未能很好的发挥出展示宣传地域文化的作用,形式感同质化弊端严重,设计开发的任重道远,还需要设计开发人员认真反思并思考现状问题所在。通过虚拟现实人机交互技术,实现虚拟现实人机交互式旅游产品开发与受众互动,开发虚拟现实人机交互技术式海南旅游产品是实现受众的物质与精神的需求的未来发展方向。
參考文献
[1]尹恒. 文旅融合视域下旅游文创产品设计与开发策略研究[D].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2020.
[2]李明. 中国传统元素在旅游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 2019.
[3]徐媛 陈婧. 文旅融合背景下的文创产品开发设计研究[D].哈尔滨学院, 2020.
[4]董胜欢 张尧 郭泽亮 赵玮. 地域性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策略研究[D].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2020.
[5]薛保华. 新时代的乡村旅游文创设计探究[D].武汉商学院, 2018
[6]徐姗姗. 文创产品设计中的传统元素应用探析[J].戏剧之家, 2019.
作者简介:
李崇源(1986— ),女,汉族,党员,黑龙江哈尔滨人,硕士学位研究生学历,海口经济学院南海美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产品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