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写作能力

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写作能力

作 者:牛宪涛 (黑龙江省讷河市城南中心学校,黑龙江 齐齐哈尔市 161300)

在素质教育理念和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之下,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学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发展。语文阅读是对于提高中学生的写作能力有着巨大的辅助作用。新课标中指出,在语文写作教学中应当重视培养中学生的阅读兴趣,促使中学语文写作教学充满活力,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学习写作方法,最终实现语文写作能力的提升。因此在新的发展形势之下,如何激发中学的阅读兴趣,提高语文写作教学质量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培养中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提高中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对于更好的提高中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有着巨大的帮助作用。
一、关注现实、热爱生活、引导观察
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同样活泼的流不停。写作的源泉是生活,它的丰富多彩为中学生写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要想写好作文,必须对现实投入热心、信心和耐心。即关注生活,进行仔细观察,同时善于思考和感悟生活。关注生活,要做生活中的细心人,要善于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的异常之处和变化之点。首先要养成善于观察习惯。遇到事情,想办法去分辨,引导他们学会观察。这就是常说的“授人以鱼,而不及授人以渔。”
二、培养中学生语文阅读兴趣,提高写作能力的策略
找准兴趣点,培养阅读兴趣,提高写作能力,兴趣是行为的内在动力。语文阅读兴趣的培养对于提高写作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而要培养中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必须找到中学生的兴趣点。中学生一般都比较喜欢一些情节性、趣味性比较浓厚的文章,对于此,我们可以在教学中为中学生推荐一些这样的文章或者书籍。当然最了解学生兴趣点的,还是学生自身。故此我们可以在教室内设立一个阅读角,倡导学生们拿出自己喜欢的阅读书籍放在阅读角中,让学生在书籍的互换交流中,阅读更多的书籍,以此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开拓学生的阅读范围。在阅读中积累写作的素材,学习语言词汇的运用,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培养中学生的阅读兴趣对于提高中学生的理解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中学生更加全面透彻理解作文题目、写作要求,使中学生在写作中避免“跑题”情况的出现。培养中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充分享受到阅读的乐趣。在阅读中令中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中学生能够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了解更多的文章题材,学习阅读材料中的写作技巧、文章构思、语言运用、修辞手法等等,将在阅读中汲取的营养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实现中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三、善于思考,发挥想像
中学生的心理世界比较单纯明净,没有半点世俗的杂念。他对外部的世界充满了好奇。所有认知都是感性的不能上升为理性的分析。因此,我在教学中善于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因势利导,并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像与假想,捕捉他们心灵的火花。
四、为有源头活水来积累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阅读量应在400万字以下。教学中,我带着学生努力达到这个目标。首先,指导学生做好摘抄,将课文内的名言、含意深远的课文主旨摘抄下来,时时翻阅背诵,成为写作素材。同时学生的思想也能受到熏陶,为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打下基础。美到处都有,缺少的只是发现。积累材料的方法很多,关键是学生不会发现。这就要求老师要做个有心人,随时发现可积累的内容。如同步练每课前有名言警句,课后有我的收藏夹,这些都是绝好的素材。积累材料的另一个途径是指导学生做课外阅读,并养成记笔记的习惯。
中学阶段,课外读物需要老师的推荐,可以是历史故事、科学常识,儿童生活素材;体裁也多种多样,可以是诗歌、散文、童话、寓言等。而我们手边最现成的读物是同年书架,指导学生概括内容,写心得、读后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的喜爱的方式做笔记,这样可以提高读书的兴趣,通过这样的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当学生在长期的积累中建立了语言的“仓库”后,运用起来得心应手,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