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基于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研究
作 者:魏招贵
(秦安县第四中学,甘肃 天水 741600)
大
中
小
摘 要:核心素养教育是当前关注焦点和重要研究课题。高中语文核心素养教学要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品质的培养,以学生为中心和主体,开展高中语文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学生的语文审美鉴赏和创造素养,推动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策略
高中语文核心素养是语文教育价值的集中体现。应当充分关注高中语文核心素养教学,围绕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探索高中语文核心素养教学策略,全面提高学生的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和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审美心理和情感
(一)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
审美感知能力是极其重要的一种能力。要充分利用高中语文学科内容,引领学生体会蕴含在语言中的内涵美、形象美和情感美,要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把握关键词语,进行细腻的、反复的品读和研析,深入沉潜到高中语文阅读文本之中,感知阅读文本中深厚的意蕴。
(二)挖掘学生的审美想像力
高中语文阅读审美想像力是一种极其重要的能力。教师要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审美经验,将学生日常的审美经验与高中语文课堂内容相链接,引发学生的丰富想像和联想,引领学生体会审美情节,诱发学生品味和欣赏高中文本内容。以学习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为例,教师可以通过合理设置情境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丰富的联想和想像,结合文本中的“绿”字进行联想和创造性的想像,透过“绿”字让人联想到春意盎然的江南水乡,让思绪驰骋在自由的想像世界之中。
(三)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
高中语文阅读审美情感是一种对美的体验和态度。要充分挖掘高中语文阅读文本中内涵的审美情感,在教学中做到以情动人、以美感人,使学生获得美的熏陶和浸染,深入充分地体味阅读文本中复杂而微妙的情感。以学习高中语文诗经《氓》一文为例,老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文本阅读方法,通过初读、再读的方式体会女主人公内心的怨愤之情,深入理解女主人公悲凉无奈、当断则断的刚强等复杂情感,从中反复品味和咀嚼生命的复杂滋味。
二、提高学生对不同文体的审美鉴赏和创造能力
(一)增强诗歌的审美鉴赏和创造能力
诗歌有着高度的凝练性和强烈的情感性,利用丰富的想像创设出优美的意境,教师要在诗歌赏析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感知诗歌的韵律美,节奏美、意象美和意境美。如:体会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气势磅礴、雄浑豪放的韵律美;戴望舒的《雨巷》则要在阅读中感知舒缓的节奏,体会诗人内心不为人知的伤感和寂寞之情;阅读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触摸诗中“明月”、“松”、“清泉”、“石”的圆润意象,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
(二)注重散文的审美鉴赏和创造
散文是一种优美精练的文学体裁和样式,有“形散而神不散”的形式特点。教师要在散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和创造能力,把握散文的景、情、理,提高学生对散文的理解和体悟。在学习巴金先生的散文《小狗包弟》之中,要通过景物描写读出风景的意味和情味,通过“竹篱笆换成了无缝的砖墙”寓示人际关系的冷漠与隔阂,显示衰败、萧索、了无生趣的庭院景象,通过写景流露作者对“文革”遗留危害的一种无声的控诉,做到因景生情。在学习陆蠡的《囚绿记》之中,通过对常春藤的描写彰显作者对绿的喜爱之情、对光明和自由的向往之意,体会生命蓬勃生长的顽强希望,也由常春藤的境遇隐喻着作者自身的经历以及对未来前景的信仰。
(三)提高小说的审美鉴赏和创造能力
在高中语文小说欣赏教学中,人物形象是关键核心。要通过阅读深入理解人性的复杂和丰富性,引发学生对小说深层次的思考,带给读者心灵的震撼。以阅读高中语文《红楼梦》一文为例,要领悟林黛玉、贾宝玉等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在学习《安娜·卡列尼娜》一课中,要理解小说中人物——安娜的性格,细细品味安娜的出轨、卧轨,思索小说中人物的复杂性。在学习《装在套子里的人》一文中,引导学生掌握小说的写作手法,运用讽刺的手法刻画出别里科夫胆小怕事、顽固守旧的性格特点,呈现出谨小慎微、诚惶诚恐的人物形象,体会别里科夫单一的性格与人生、社会的联系,进而领略小说的内在底蕴。
(四)增强戏剧的审美鉴赏和创造能力
戏剧文学具有高度的直观性和集中性,有强烈而富于表现力的戏剧冲突,主要通过潜台词、个性化语言来进行表达。潜台词能够展示语言的魅力,窥见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以曹禺的《雷雨》为例,在周朴园与侍萍相见的一场戏之中,周朴园认出人老珠黄的侍萍时,下意识地责问:“你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其中的潜台词流露出两层涵义:其一,你大可不必到这儿来,一切都结束了。其二,你想来敲诈报复“我”吗?如果不是你,那一定是鲁贵或其他人指使你来敲诈“我”的。由此展示出周朴园矛盾而复杂的内心世界。
三、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和品质
(一)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到文本中,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发现,实现高中语文的读与思相结合。首先,可以通过比较异同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通过单项比较阅读在创造性发现中提升学生的灵敏思维。以学习李清照的词作《醉花荫》为例,可以让学生比较阅读李清照的词作《如梦令》,激发学生的积极联想,从比较的全新视角体会李清照词作的特点,感知李清照词作的曲折之韵致,领略李清照词作的风格和独特情韵。
(二)揣摩文本留白
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引导和鼓励,让学生通过阅读捕捉文本的留白之处,细致揣摩和品鉴文本,领略高中语文文本的独特意味。如在学习高中语文《祝福》之中,可以引导学生从省略处揣摩文本的空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还可以引导学生从隐蔽处追寻象外姿通过丰富的“象外之象”引导读者进行无限的审美创造。以阅读高中语文《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为例,可以通过作品的留白读出词作隐蔽的意蕴,领略词作深邃的意境。
总之,高中语文核心素养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立足于高中语文阅读文本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和思考,较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增强学生的审美鉴赏和创造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高中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郝金兰.浅析基于核心素养理念构建高中语文阅读高效课堂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09):57-58.
[2]李玲.基于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研究[J].课外语文,2021(25):94-96.
[3]黄国园.如何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课外语文,2021(24):90-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