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作 者:王 权 (贵州省兴义市敬南镇布雄小学, 贵州 兴义 562402)

 前   言: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而阅读是学生积累原始素材最为重要的一个途径,由此可知,阅读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新课标提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判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按照正确的方式方法,引导学生多记、多读、多练、多积累。从而达到学生的词汇、说话、朗读、概括、思维能力真正的提高。

关键词:阅读教学;语文教学;阅读能力
一、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教材中每篇文章都富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我们应充分利用教材文章创设情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并结合课堂口语训练,来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新课程基本理念中明确提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的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的阅读策略。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光靠语文教材每册几十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通过阅读教学,激发学生在课外主动找读物看的兴趣。教师要注意适当地介绍符合学生接受水平的读物让他们阅读,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主动扩大阅读面,拓宽视野,丰富知识,提高学生自身的语文能力。学生由于感到阅读卓有成效,意识到课外阅读在他们学习中的推动作用,是他们自身的需要而不是教师的强求责难,从而逐渐增强求知欲。另外,在阅读活动中开展与阅读有关的活动,在有趣、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生体会到阅读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在阅读中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
选择课外读物,必须注意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选择课外读物更应注意适合党的教育方针和儿童健康成长的需要。对于学生而言,好读书只是开始,读好书更至关重要。我们要选择符合社会需要的课外读物。从这个方面说,只要是进步的、健康的、有益身心的读物都可以让学生读。要选好读物,首先应该依据学生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来确定,低中年级学生适宜读图文并茂的短文,如童话、寓言、民间故事等,高年级学生知识面较广,阅历较丰富,可以阅读一些游记、惊险和科幻小说甚至古典名著等。其次,要有教育性。选取的读物应对儿童的思想,品德,智力,情感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教育影响。第三,要注意广泛性。一是体裁要广泛,小说,诗歌,散文,童话,寓言和故事都需要;二是内容要丰富多彩。童话故事、历史故事,科学常识等都应齐全。第四,要注意趣味性,读物应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能够使儿童入神入迷的。学生只有对读物感兴趣,才能主动去阅读,积极去思考,才不会把读书当作是一种苦事、一种负担。
三、重视学生自主合作阅读,在阅读中积累优美词句,扩大词汇量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引导着。学生自己要有充分的时间读书、思考,读不懂的提出来,师生共同讨论,读懂了的讲出来,大家互相讨论、交流。全班经过讨论还理解不深、不透的,教师再引导学生深入读书、思考、讨论,教师也可以给以必要的讲解。在阅读中要重视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自己设计问题,带着问题自学课文或相关内容去阅读,然后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并发表自己的见解,独立完成“当堂训练”相关的内容或题目。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作适当的点拨,发挥穿针引线的作用,让学生顺利完成阅读任务,锻炼阅读能力。在开展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要求学生自学时就着不懂的问题与同桌或其他同学讨论,自觉组成小组展开讨论,积极发言,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可鼓励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
实践证明,词汇量在语文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理解一篇文章的基础,更是写作的基础。如若词汇量贫乏,就无法读懂文章,更别提写作了。阅读是积累词汇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阅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正确地掌握词汇的用法,更正以往对某些词汇的错误理解,扩大已学词汇的使用范围,增强语感。每一篇文章都是由句子组成,而组成句子的基本单位正是词和短语。为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注意让学生平时多积累,多背多记。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开展课外阅读小组、课堂朗诵比赛、成语故事大赛等系列活动,把阅读融入在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中,扩大学生的词汇量。
四、在阅读中教会学生阅读方法
由于小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水平有限,所以学生在阅读时,很容易造成泛泛而读,如果教师不加以引导,学生的阅读往往会停留在字词句段和文章的表面情节上,得不到深入,起不到加深理解、培养思维能力、扩大知识面的作用,所以教师要教学生阅读的方法,善于引导学生读出文章的重点、难点、知识点和语言文字的训练点,同时还要教会学生质疑的方法和途径。引导学生掌握各种阅读的方法。阅读有范读、领读、讲读、朗读、默读、背诵等。范读是给学生阅读做示范,激发学生的摹仿兴趣。读好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喜欢读了,就会读了。背诵是我国传统的语文学习方法,背诵有助于加深对课文的感受和理解,积累语言材料,提高读写能力和发展记忆力。在教学中,教师根据文章的长短可以采用整体背诵和分步背诵,调动学生背书的积极性。通过教给阅读方法,运用阅读比赛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强化了学生良好的范文背诵习惯,锻炼了他们的记忆力,并逐步提高了他们的写作水平。
在语文阅读中按照教育发展的规律,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方法、循序渐进的阅读训练,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会得到逐步提高。
参考文献
[1]王立杰.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J]. 课堂内外·教师版(初等教育),2021(2):47.
[2]李军.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J]. 中外交流,2019,26(3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