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浅谈音乐教学中的提问方法
作 者:李思敏
(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大
中
小
摘 要::在音乐教学中,课堂提问既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若将音乐教学比作一条夜航之路,提问的技巧则是夜航路上的灯塔。本文主要阐述了音乐教学中六种不同的提问方法及其在教学活动中实际运用的例子。 关键词:音乐教学;提问方法
恰到好处的提问不但可以活跃课堂的氛围,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启发学生心灵,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审美感知能力。通过提问,教师可以进一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引导学生进行回忆、对比、分析等,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学生作情感的双向交流。
一、激发兴趣,悬念式提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音乐教学中,新颖的切入点往往能使一成不变的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起来,教师可在课前留下悬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例如《惊愕交响曲》一课,我将切入点放在了“惊愕”一词,先通过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惊愕交响曲》的创作背景,再使用悬念式提问方法:“18世纪时期,处于上流社会……有的甚至从椅子上猛起,直窜门外。那么接下来,让我们欣赏海顿的《惊愕交响曲》,一起来探索他应对打瞌睡的听众的办法,并寻找“惊愕”出现在乐曲的何处。”以故事引入学习,使学生身入其境,感同身受,获得画面感,激发寻找悬念的积极性。需要注意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每一个教学环节也都要紧扣音乐要素展开,不能脱离音乐本体而存在,提问时可适当留下悬念,带动学生自主思考与探究。
二、重视个体,多角度提问
每位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着不同的心理特征与认知水平差异。基于此,教师在实施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重视个体的差异,面对不同的学生运用有针对性地、多角度的提问方式,因材施教,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彰显。
首先,当面对认知水平一般的学生时,教师可设计回忆式问题。在《降落伞》一课中,歌曲中的第一句“13 5|66 5|ii 76|5 -|”与曾经学习过的《音阶歌》的旋律相同,这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同学们,这一句旋律与我们曾经学习过的哪首歌曲相同呢?”
其次,当面对认知水平较高的学生时,教师可设计发散思维、分析理解型问题。据《降落伞》的谱例,歌曲的后半部分旋律的力度减弱、速度减慢、下行走向、有明显的收拢感与结束感。此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降落伞着陆啦,同学们,请思考一下这首歌曲的后半部分旋律有何变化?这部分旋律带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三、循序渐进,分层式提问
课堂提问的设计需要教师以达到整堂课程的目标为出发点,将问题系统化,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使学生理解层次不断深入,知识掌握不断深化。例如《惊愕交响曲》,此曲为变奏曲式,在问题的设计上教师可以先从主题的基本分析开始,了解学习主题的节奏、力度、音高、速度、音色等音乐要素。进入到变奏1的学习后,教师可向学生提问“变”体现在何处?(与主题的异同点、主要音色)……根据变奏1变力度、变奏2变调式、变奏3变节奏、变奏4变力度与节奏,设计的问题需要将主题与变奏、变奏与变奏相关联、层层深入、环环相扣,使学生循序渐进地吸收与掌握知识技能。
四、巧妙探索,对比式提问
音乐是一个多元的艺术世界,音乐与音乐之间既有各自的独特性,也存在特定的关联性。就如音乐中的动与静,二者之间巧妙结合,相得益彰,是音乐中的“高山与流水”。花城版音乐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三课的主题为“音乐中的动与静”,该课将《春江花月夜》与《百鸟朝凤》这两首截然不同的民族器乐曲放在一起,教师可引导学生欣赏音乐、比较音乐,并向学生作出对比式提问,“同学们,在这两首乐曲中是否有体现动与静?是什么因素使你分辨出了不同的音乐形象呢?”(如音乐要素角度:力度、速度)通过对比,使学生掌握歌曲的特点及分析歌曲的技巧。
五、发散思维,拓展性提问
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在尊重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的基础上,适当地作出具有发散性意义的提问,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力与创新思维能力。例如同样的音乐在地理环境、生活习性、风土人情、历史背景等多种因素影响下,往往能形成风格各异的作品,在《茉莉花》歌曲的学习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茉莉花》一曲流传甚广,有着中国第二国歌的美誉,在众多的版本中,你能够说出或者哼唱出不同版本的《茉莉花》吗?影响他们形成不同音乐风格的原因是什么呢?”在巩固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的情况下,教师可通过发散性提问扩大学生学习的视野,使其进一步了解丰富多样的音乐文化。
六、摆脱固守,自主型提问
课堂教学最重要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体验和创新的能力。在张定远老师的课例《翻身的日子》中,她在带领学生聆听全曲后向学生提问:“对于这首乐曲,同学们有什么想了解的知识点吗?”此举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疑问,清晰地找到分析作品的要素,摆脱“教师讲,学生听”的固态教学模式。这种提问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上课的专注度与思维能力,也能让教师从学生的关注区与知识盲区中了解学生的学习程度,从学生感兴趣的角度作为分析作品的切入点引入课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提高其自主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课堂上的有效提问,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就好比一颗石子投向平静的湖面,总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提问,善于总结与归纳提问的方法和技巧,进一步地、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和探索能力,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知识的获取中。
参考文献
[1]孙会宾.音乐课堂上提问艺术的调查与研究[J].中小学音乐教育,2015,{4}(09):3-5.
[2]施婷.让“问”更精彩——谈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J].中小学音乐教育,2016,{4}(06):3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