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多媒体教学的尝试促使大学英语听力课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更加多样。本文探讨如何在此环境下,提高学生学习的时效性。教师成为课堂的引导者而非灌输者。
[关键词]大学英语听力;多媒体;教材;美剧;新闻,自主学习
多媒体教学是大学英语听力课程的全新尝试,改变了长期以来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课堂讲授与自主学习相结合,强调多媒体辅助教师教,更强调多媒体辅助学生学。
英语多媒体教学集声音文字图像和动画于一体,其丰富的视听效果和表现能力可以将外语学科的特点充分地体现出来,可以体现语言学习中视听说的多维性,对培养学生的语言实际应用能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
而如今中国大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水平直接影响了他们就业竞争力,直接影响他们未来的发展。在多媒体环境下,教师既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设计者也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自主学习的协作者。
多媒体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该模式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将实用性、知识性和趣味性有机结合起来,体现了其特有的交互性优势。首先教学新模式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生动、直观形象的信息,拓展了学生的认识空间,缩短了学生的认知过程,为学生假期了沟通的桥梁,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语言文化意识。其次,多媒体技术可以创设生动逼真的教学场景,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使教学内容的外在生动性与内在结构的科学性紧密结合起来,创设真实的使用英语的环境和机会。最后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是他们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进度和方式,使自主学习与教师指导相结合,有助于实施个性化教学。[2]
建构主义是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新模式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最早由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J. Piaget)提出。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总是发生于个人对周围世界的体验中。学生可积极主动从所摄取的材料和布置给他们的任务中建构知识意义,它强调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教师应由知识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知识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3] 那么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之下,大学英语听力教师要如何有效地组织课堂,选择授课材料,让学生真正受益、喜欢。
英语听力课应为学生提供多维的感觉刺激和生动形象的语言环境使其有机会接触到鲜活的语言知识和文化信息,这不仅需要文本形式的课本还需要有相关的音像资料,包括录音材料,电视节目,电影剪辑等。[4]
一、课堂教材仍然是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课本的系统讲授可以帮助学生从最基本的词汇、对话入手,为听力练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没有这些最基本的内容做支撑,学生很难听懂广播、电影对白这些生活化的材料。
对于课堂听力教材采用由泛到精,再由精到全面的教学方法。首先听材料让学生概括关键词或找主题句对所听内容建立总体印象,了解大意。然后进入抓细节练习,通常采用填空选择提问判断填表和复述等形式。对材料中的难点逐句反复辨听,让学生复述或写出来。并辅之以老师的讲解,加深学生印象,有效地训练学生识音辨调、语流切分的听力技能。[5] 课堂听力练习的英语语言材料与实际生活交往中的英语口语有较大区别。课堂听力材料中语篇形式出现的短文居多,书面语程度高,长句多,信息量大,涉及一定的主题。而实际交往中的英语口语生活气息浓厚,剪短活泼,语调生动,结合特定场景。大学生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基本的单词和语法结构不在构成学生听力方面的主要障碍,但书面语大量存在,篇幅较长的听力练习给语言学习带来难度。因此学生对课堂英语听力练习存在一定畏惧心理。[6]这就要求教师适当采用其他材料丰富课堂内容。
英语教师应将多媒体技术手段与英语教学内容加以合理整合,应在课堂上给予学生最大的自主性。如此,不仅有利于学生获得知识,更利于培养他们的语言技能。[7]
二、利用美剧提高英语听力
利用美剧提高听力的理论基础: 情感过滤假说----有了大量合适的输入环境并不等于学生可以学好目的语,第二外语习得的进程还受到情感因素的影响。语言输入必须通过感情过滤才有可能变成语言的吸入。根据这个假说,语言习得者的情感因素起着对输入进行过滤的作用。消极的外语学习态度对语言输入有很强的过滤作用。持消极态度的学习者不仅不会主动地获得更多的输入,即使能够理解语言输入,也不会习得它们。而持积极态度的人,在语言习得的过程中,会加速语言输入向吸收的转换。相比单调枯燥的听力材料,学生更愿意观看美剧,从情感上来讲,态度积极,抵触情绪小,有利于语言的输入。[8] 美剧在中国非常流行,东西方文化差异带来的新鲜感,使学生对美剧产生浓厚的兴趣,已经成为学生了解英美文化的一个重要媒介。大学英语听力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不同专业侧重选用不同主题的欧美电视剧。在给学生播放电视剧之前,教师首先要非常熟悉电视剧的情节进展及对白。对于剧中出现的俚语俗语等,提前整理并提示给学生。
在观看美剧的时候,学生借助语言场景更容易记住单词、对白。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分角色模仿、配音。让学生对单词的发音,日常对话的节奏,语音及语调有更感性的认识。此外在相对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不宜过长时间播放欧美剧,教师可以通过剪辑电视片段或制成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播放。
三、英语新闻听力练习
新闻反映的是当前世界各地生活中最新最热的话题,因此新闻中的词汇具有“时尚”特征——与当前社会焦点紧密相关, 通过听新闻可以快速地掌握这些热点词汇。不仅如此,今天各大新闻媒体不仅在网络上提供音频、视频还提供了对应的新闻稿。教师和学生可以借此熟悉其表述方式,通过模仿、背诵来提高语感及形成标准的语音语调。
英语新闻内容往往涉及政治、经济、娱乐、生活、文化、科技等方方面面,介绍具时代感的资讯信息,知识性强、娱乐性大。听新闻学英语,感受身临其境的学习环境,可以让英语学习者接触到真实生活中的大量信息,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直观地了解英语国家的价值观念和社会现状,对英语听力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播放当天的新闻片段,让学生概括新闻大意,找出热点及难点词汇,进行英汉互译、英文复述及模仿。在新闻材料的选择上,教师要针对学生的情况,挑选难易程度适当的材料。
培养学生学习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许多学生由于平时接受听力训练少,进入大学开始接触听力课时,自然会感到不知所措,产生急躁紧张的情绪,越紧张越听不懂。在一段时间感觉不到进步时学生容易产生畏难心理,失去学习兴趣。所以老师首先要向学生阐明听力学习的特点和方法,让学生认识到听力学习的渐进性和艰巨性。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9]
四、学生利用网络自主学习。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因特网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知识库、资料库,它拥有最丰富的英语学习资料,这些资料是任何一座图书馆都无法比拟的。学生能从中得到最好的外语资源,接受最好的外语专家指导,享受到名牌大学的精品课程。教师应鼓励学生在课后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这样既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丰富了他们自身的知识结构,弥补了课堂教学中输入量少的不足。在网络自主学习中,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逐步转变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学习本身转向自主式。在整个网络化的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需针对自身不同的情况(例如能力起点不同、认知方式不同、学习风格不同等)来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完成目标所需要的学习内容,并根据学习内容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通过一步步地完成每个阶段目标,最终取得理想的学习成效。[10] 教师以指导、辅导学生学习为主,帮助学生形成持久的学习动机,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并对过程进行指导。在学生需要时,教师应该给予学生选材方面的建议和帮助。
当今推行多媒体为主的现代化教学已成为英语教学手段改革的标志。随着多媒体环境下,英语教学模式的进一步推广,英语教师的教学环境由传统的教学转向多媒体网络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的新型教学环境。[11] 这也对教师自身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更新教学理念的同时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对网络及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力。大学英语听力教师的角色也要从以往的“控制者”、“灌输者”转变为“引导者”、“协助者”。实现英语听力教学由封闭式单一的知识灌输向开放的多向的方式转变。
我国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具有英语创造能力及交际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涉及到发展语言能力,传授语言知识以及培养跨文化意识。做到以上几点并非易事,需要去研究、实践和探索。本文就多媒体环境下大学英语听力课的探讨仍需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逐渐找到适合中国学生的听力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 毕会英,孙立春. 谈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中教师的作用【J】.教育探索,2013(6):61-62
[2] 沈燕琼。论多媒体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优势互补【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6(10).
[3] 陈雪.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中教师角色转变的思考【J】.教育探索, 2011(5):127-128
[4] 覃继良.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输入与输出的整合【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7(6):112-115
[5] 郭克勤.《探索与创新-华东地区对外汉语教学论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6] 李静.大学英语听力课堂教学主要问题及对策【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2(9):80-81
[7] 娜敏.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与外语课程的整合研究—对我国多媒体辅助外语教学研究现状的统计分析【J】.外语界,2008(1):52-61
[8] 冯丽娟,谢育杰. 利用美剧提高大学英语听力【J】.海外英语, 2013(8):105-106
[9] 龚琛琛,黄文璐.浅谈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策略【J】.空中英语教室,2011(5):69-72
[10] 耿珣.论大学英语网络自主学习【J】.教育科学,2010(4)60-64
[11]刘晓光.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新课型实践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 2010(1):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