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小学数学教学情境课堂的创设方法的探讨

小学数学教学情境课堂的创设方法的探讨

作 者:齐 雪 (江西省九江市彭泽县城关完全小学,江西 九江 332700)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教学工作的不断改革和完善,小学数学的教学理念和方式也朝着更加科学化的方向迈进。情境课堂作为一种高质高效的教学方法,目前正被许多教师所采纳,通过生活化情境的创设,不仅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对于学生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也有着积极作用。本文就如何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构建有效的情境课堂作出了相关论述,希望能为有关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境课堂;教学;对策
前言
数学是一门较为抽象的学科,由于小学生正处于学习的初期阶段,社会经验和认知水平尚不成熟,学习活动大多依赖于形象化的思维,同时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的缺乏也带来了学生在课堂上无法集中注意力等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就需要充分尊重学生在该年龄段的客观特征,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最直接接触、最熟悉的氛围中开展学习探究活动,从而有效降低数学学习的枯燥性,一方面帮助学生更加准确地理解数学知识,另一方面也能够引导学生尽早建立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为其实践运用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在小学数学的教学改革中,教师需要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入手,将生活化的元素充分融入到课堂中,同时结合实际教学内容创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生活情境,注重数学教学趣味性的提升,从而带领学生在生动形象、充分活力的氛围中感受学习的快乐。
一、让情境源于生活
好奇心强是小学生的天性,倘若教师注重课堂观察,就不难发现当某一节课的知识点或授课内容与实际生活存在较大关联时,学生的兴趣和效率都会明显提高,同时具备更加强烈的表达欲望,比单纯的理论课堂更愿意参与互动。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需要重视“生活情境”这一关键要素,在实际生活中挖掘数学知识,将课堂情境创设的来源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生活,引导学生通过对自身生活经验的分析开展知识的学习和运用。例如,在教学“比高矮”这一课的内容时,教师可以直接通过组织学生比一比身高的方式来导入课堂,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强化“比较”这一概念。首先,教师可以让同桌之间比一比身高,在得出了哪位学生更高的结论后,再让前后桌的学生相互比较身高,尽可能地扩大比较的范围和对象。然后,教师可以将同学们比身高的结果选择性地写在黑板上,并与同学们一起讨论本次比较的结果,如谁是最高的?谁是最矮的?大多数学生的身高都处于哪一段?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更多与身高相关的概念,积累更多生活常识。最后,教师还可以趁势普及关于“长高”的小知识,如营养均衡、保持运动、规律作息、心情舒畅等等,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生活理念,从而度过愉快的童年时光。
二、让情境高于生活
由于数学的学习中包含着较多理论知识,而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因此常常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吃力。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就需要注重对学生自身潜能的挖掘,让生活化的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能够从自身更加熟悉的事物中获取灵感,从而达到对抽象知识的形象理解,不断提高数学综合水平。例如,在教学“认识钟表”这一课的内容时,许多学生会对时针、分针、秒针之间的区别难以分辨,进而造成对时间的错误认知。此时,教师可以直接利用学生在日常校园中的作息时刻表进行教学。首先,教师可以将学校的上学、放学、上课、下课、午餐、午休等时刻罗列出来,这样呈现在学生眼前的便是自己牢记于心的各类需要遵守的时间。然后,教师再将带到课堂上的钟表时间进行调整,一一对应作息时刻表上的时间,并带领学生如何正确分辨时针、分针、秒针,从而做到准确读出时间,这样就能够将学生熟悉的事物与陌生的事物联系起来,使学生建立实际生活与理论知识之间的联系,在熟悉的生活化场景中认识数学,最终收获良好的学习效果。长此以往,数学问题都能够以生活化的方式呈现,学生的学习过程也将更加顺利。
三、让情境回归于生活
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中,这不仅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的,同时也是所有学习活动开展的目的之一。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难题,不仅可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进一步增强教学的效果,同时也可以带给学生强烈的成就感,使学生深刻体会学习的意义和价值,这对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保持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需要让情境回归于生活,以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来凸显数学学习的作用。例如,在学习了“克和千克”这一课的内容后,教师可以在午餐时间与学生一起走进食堂,同时带上电子秤,然后在同学们购买了午餐后,称一称各个菜品的重量是否达到了售卖标准,对于缺斤少两的现象,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前往对应的窗口要求补足重量。这样一来,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学生的午餐形式也融入了新鲜的元素,既增强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同时帮助学生积累了生活经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维权意识,对于学生在未来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有着重要帮助。
结语
综上所述,要想切实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教师就需要从实际出发,将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一方面突出小学数学的特点和本质,另一方面增强数学课堂的趣味性和实践性,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迎接数学的挑战,在生机勃勃的学习氛围中实现综合能力的不断增强。
参考文献
[1]范秋香. 运用情境教学法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策略分析[J]. 考试周刊,2021(3):78-79.
[2]聂小明. 浅析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 学周刊,2021(4):43-44. 
[3]徐媛. 在小学数学中应用情境教学应注意的问题分析[J]. 考试周刊,2021(14):21-22.
[4]王华峰. 巧设数学情境,培养小学生数学探索精神[J].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2021(1):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