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教学设计
作 者:钱绍仙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武定县武定民族中学 ,云南 651600)
大
中
小
课 题:人教版 必修 第一册 第三章 第一节 铁及其化合物(第1课时) 教学对象:高一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铁的化学性质知识的延伸和发展。介绍铁、铁的氧化物、氢氧化物、铁盐和亚铁盐的性质,以实验探究为手段,重点介绍了Fe(OH)2 的制备、Fe2+和 Fe3+的检验和相互转化。教材在内容编排上注意与物质分类、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知识的衔接,引导学生主动运用已有知识分析和解决新的问题,并逐步形成较为系统的知识网络。这是为前面两章实验和理论知识补充感性认识的材料,通过研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可以使学生从物质类别和元素价态的视角认识物质间的转化关系,深化对物质及其变化多样性的认识,逐步掌握学习化学的一些基本方法,还能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改善人类的生活条件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掌握铁、氧化铁和氧化亚铁的化学性质
2、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掌握氢氧化铁和氢氧化亚铁的制备方法
3、通过对灰绿色沉淀成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2价铁的化合物易被氧化的性质
4、学生能从氧化还原的角度,认识不同价态的铁的化合物的性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原因探究,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和质疑精神
(2)通过分组合作实验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与人沟通交流能力
(3)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基础差,喜欢动手,对实验现象的概括叙述不规范,分析实验成因更困难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情境导入 → 大胆推测 → 设计实验 → 合作探究 → 精讲点拨、得出结论 → 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本节课的特点,尽可能让学生动手、动脑,在实验探究中,引导学生多角度地总结并归纳出结论,从而认识研究问题的方法及科学探究的过程,在问题的解决中训练思维能力,提高化学素养。同时,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共同创设一种民主﹑和谐﹑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铁的化学性质;+2价和+3价铁的化合物的性质
难点:氢氧化亚铁制备实验探究与分析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一】情景导入:血红蛋白、补血剂铁的重要化合物
【学生活动】根据已有知识,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活动二】一、铁的化学性质
1、与非金属的反应 2、与盐酸的反应 3、与盐溶液的反应
【学生活动】回忆初中学习过的铁的知识,写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判断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如果是找出氧化剂和还原剂
【教师活动三】二、铁的化合物的性质
【推测与猜想】各类铁的化合物的性质
【学生活动】从氧化还原角度推断铁的化合物性质从氧化物、氢氧化物的角度推断铁的化合物的性质
【教师活动四】给实验探究提供实验仪器和药品→提出要求:大胆推测物质的性质→设计实验方案→动手实验,检验推测是否正确→观察现象,准确记录,得出结论→提出你的疑惑和你的问题→巡视与指导:对学生实验提出具体要求。学生实验中,进行巡视,纠正学生不规范操作,解答学生的问题→汇报与交流:请各小组发言,汇报设计方案,及实验结果。
【学生活动】学生分小组实验探究→交流讨论→得出可能的实验方案→1、探究FeSO4和NaOH 的相互反应,制Fe(OH)2;2、探究FeCl3和NaOH 的相互反应,制Fe(OH)3;3、探究Fe(OH)2的性质和制备时注意事项;4、探究Fe(OH)3的性质→学生动手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各小组发表意见,并倾听其他组的发言→书写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学以致用1】
铁的各类氧化物与稀盐酸的反应类型是?是氧化还原反应吗?
【学生活动】写化学方程式,温故四大基本反应类型及它们与氧化还原反应之间的关系,记住铁的氧化物与稀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学以致用2】1、Fe(OH)3的颜色? 2、Fe(OH)2的颜色?
【学生活动】1、红褐色沉淀 2、白色沉淀
【学以致用3】制备Fe(OH)2的实验中,1、实验现象是?2、白色沉淀是?3、红褐色沉淀是?4、为什么变成红褐色?5、写出化学方程式,并找出氧化剂和氧化剂。6、如何避免Fe(OH)2的变色?制Fe(OH)2时如何隔绝氧气?
【学生活动】根据实验探究结果回答问题:1、白色沉淀迅速变灰绿色最终呈红褐色;2、Fe(OH)2;3、Fe(OH)3,4Fe(OH)2+O2+2H2O==4Fe(OH)3,还原剂:Fe(OH)2
氧化剂:O2;4、避免与氧气接触;5、配溶液的蒸馏水煮沸;滴加NaOH溶液时胶头滴管尖嘴插入FeSO4溶液的液面下,再挤出NaOH,避免向溶液中带入O2;上层滴加植物油、煤油、苯(液封法)
【高考题节选】用下面两种方法可以制得白色的Fe(OH)2沉淀。
方法一:用不含Fe3+的FeSO4溶液与不含O2的蒸馏水配制的NaOH溶液反应制备
(2)除去蒸馏水中溶解的O2,常采用_____的方法。
(3)生成白色Fe(OH)2沉淀的操作是用长滴管吸取不含O2的NaOH溶液,插入FeSO4溶液的液面下,再挤出NaOH溶液。这样操作的理由是 _______。
【知识内容梳理】1、铁的化学性质;2、铁的氧化物的性质与用途;3、Fe(OH)2、Fe(OH)3的制备、性质和转化
七、板书设计
第三章第一节 铁及其化合物
(一)铁的物理性质
(二)铁的化学性质
1、铁与非金属的反应
2Fe + 3Cl2 === 2FeCl3 Fe + S === FeS
2、铁与盐酸反应
Fe + 2H+ == Fe2++ H2
3、铁与盐溶液反应
Fe + Cu2+ == Fe2++ Cu
(三)铁的氧化物
1、铁的氧化物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铁的氧化物与盐酸的反应
FeO+2H+ == Fe2++ H2O Fe2O3+6H+==2Fe3++ 3H2O
(四)氢氧化亚铁、氢氧化铁的制备
Fe3++ 3OH- === Fe(OH)3↓ (红褐色沉淀)
Fe2++2OH- === Fe(OH)2↓ (白色沉淀)
现象:白色沉淀迅速变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沉淀
原因:4Fe(OH)2 + O2 + 2H2O == 4Fe(OH)3
(五)氢氧化亚铁、氢氧化铁的性质
Fe(OH)2 + 2H+ == Fe2+ + H2O ;Fe(OH)3 + 3H+ == Fe3+ + 3H2O;2Fe(OH)3 == Fe2O3 + 3H2O
八、教学反思与自我评价
在教学中,学生们非常踊跃的参与,取得了很热烈的教学回应。在课后与该班化学老师的交流中发现,好几个课上表现积极、乐观、实验做的好的孩子,都是平时化学学习上表现很差的学生。如果作为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新”的手段,让学生亲手触摸到抽象的化学知识,燃起学生的兴趣,从而让学生可以体验成功,那么教师的教学探索就有了最光明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