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职业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的一部分。培养高职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是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关键。本文论述了培养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必要性,并对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途径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高职学生;职业素养;途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一2020)》和刘延东同志在教育部2010年度工作会议上都指出:职业教育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这给我们进一步指明了高职高专学生素质教育的方向。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中国梦”的建设者和享用者,职业素养已经成为现代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内涵和时代特征。
职业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的一部分。学生的就业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所具备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越高,取得职业成功的概率就越大。纵观高职学生素质的现状,他们思想积极健康向上,总体尚好。但在高就业压力下,高职学生职业素质能力欠缺还是很明显的。首先,与普通高校相比,高职学生生源类型复杂,有高中毕业生、中专毕业生、技校和职高毕业生。同是通过普通高考录取,却是录取的最后批次。这些学生学习基础相对较差,接受知识的能力也相对弱些,自我约束能力和进取心等都不够强。还有些学生认为进入高职院校是无奈之举,存在自卑心理;其次,高职学生中的大部分人高中知识基础不扎实,科学文化素质、人文底蕴偏低。加之在填报志愿缺乏对自我发展的长远规划,选报专业具有一定的盲从和跟风,导致一部分学生进入大学后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对未来发展茫然。这进一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最终造成专业知识掌握也不牢固。
通过近几年高职院校毕业生反馈情况来看,有许多学生毕业后很难适应工作岗位,所学到的专业才能也无法施展。在一些企业,初期可能比较注重技能知识,但是更加关注的是学生在职业进程中学生的动机、品质、能力等职业素养因素。如学生要扎实的专业技术知识、富有创新开拓的意识、高尚的职业道德、较强的交际能力、独立的工作能力和强烈的责任心等。因此,现代企业的用人理念急需高职毕业生具备较好的职业素养。
作为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对学生进行人文知识的传授、人文环境的熏陶,对培养学生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和职业态度等隐性职业素养具有重要作用,为学生未来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职业教育在强调其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同时,它的根本任务还是启迪人的心智,促进人的自身发展和完善。高职学生不仅需要科技知识面的拓展,更需要突出培养敬业精神、创新意识、与人合作共事的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等。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具有职业素养的教育才是真正的职业教育。笔者认为,培养高职学生职业素养主要有以下途径:
一、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作用,打好专业知识基础
高职院校主要以教学为主,实践为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发挥隐性教育对职业素质的培养作用。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应围绕专业领域所需要的职业素质展开。课程教学主要是从知识层面上,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教育,将学生在职业素质中必须具备的专业能力,落实到教学过程中。在专业教育中体现职业素质教育,实现德育和智育的内在统一。
二、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由于大多数高职院校办学时间短,学术底蕴不足等因素,加强具有人文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和推进德育工作的紧迫任务。要加强校园文化阵地建设,充分发挥校报、广播、校园网、电视、宣传栏和学生刊物的作用,提升和凝练办学理念、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努力以优美的校园环境、多彩的文化生活,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培养科学精神,营造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校园环境。
三、充分发挥学生社团作用
学生社团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助手,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促进个性发展,进行自我教育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可针对学生的成长规律和思想特点,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参与面广的文化活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结合,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展示才华,陶冶情操,锻炼能力,升华思想,增强进取精神。组织开展系列科技文化体育活动,如举办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大学生技能大赛和专业展示、学术报告、演讲比赛等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以及文化艺术素养。组织各种先优评奖和比学赶帮活动,激励学生学习先进,形成积极向上、奋勇拼搏的氛围。
四、在社会实践中体验和改进职业价值观
高职学生可利用每个假期去社会实践,无论是否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都是很好培养职业素质的机会。只要树立“职业神圣”的观念,就会从所从事的各项工作中得到自己想要的职业素质,同时,也能从实践中改进以前不足的职业素质理念,使职业素质得到不断的升华。
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社会对大学生职业素质的要求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高职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在社会和高职院校的合力培养下,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着力提高职业素养,提升就业竞争力,较快地适应职业岗位的要求,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王兴军《坚持育人为本理念全方位推进高职院校德育工作》
[2]《论培养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途径》陈 江 包奕峰 阮雪刚 诸葛媛 (绍兴职业技术学院)
[3]关于高职人才职业素质的现状分析及培养对策分析,大学生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