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寓德育于字谜教育的思考

寓德育于字谜教育的思考

作 者: 潘 斐 (深圳市龙岗区平湖外国语学校,广东 518000)

 摘   要:德育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尤其是青少年来说,德育是保障青少年思想健康成长的关键。学校必须积极通过第二课堂教育,培养学生的德育素质,陶冶学生情操[1] 。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字谜的作用,阐释如何寓德育于字谜活动中,并结合实际分析将德育和字谜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有何积极作用。

关键词:德育;字谜;思考
字谜,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颗明珠,它贴近语言教学和学生的文化生活,妙趣横生。都有着积极作用。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将德育于字谜相结合,积极将德育渗透到字谜活动中,有利于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激发学习动机和改善学习方式,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作用。
一、利用字谜活动开展教育的优势
字谜主要由谜面、谜目和谜底组成,它类似数学题目,通过学生的逻辑推理,对谜面进行联想,最终思考到正确答案。在猜字谜的过程中,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有利于开发学生创新思维品质。
字谜涉及内容广泛,所以我们在引导学生在猜字谜时可能会涉及到学生不曾了解的知识,所以在学生思考过程中,无论能否猜出正确答案,都会有种茅塞顿开的效果,这比让学生被动的去查阅书籍、听老师讲课来说,学生更愿意在游戏中学习,进而通过猜字谜实现开发学生智力的目的。例如谜面“山上有山,猜出没道理”,学生很轻易想当然认为“山上有山”就是“出”字,这时应该提醒学生注意“猜出没道理”限定了不能猜“出”,这时就要敏捷地想到“丘”也有“山”的意思,从而得出谜底“岳”字。接着可以再出一个“孔子上山”的谜面,能过会意法,孔子姓孔名丘,“丘”爬上山即是“岳”。这样的字谜,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有趣又有智,有效培养学生想像、分析、综合、推理等思维能力,尤其是求异思维的培养对创新思维提高意义极大。
(二)是有利于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字谜语经过了漫长的历史发展,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知识,内容包罗万象,手法极尽奇妙,其独特魅力世上任何文字都无法与之相比。教师指导学生在读古诗的时候,可与字谜结合起来,如“少小离家老大回”,通过增损离合手法,得出谜底“夭”字(“少”少了一个“小”再加一个“大”);“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通过离合和象形法,得出谜底“俩”字;“刘邦闻之喜,刘备闻之哭”,通过项羽和关羽之死,得出谜底“翠”;“千树万树梨花开”通过会意“木皆白”得出谜底“楷”字。学生在猜字谜语时,对其它传统文化也会产生浓烈兴趣,触类旁通,从而也增长了鉴赏文学艺术的才能。
(三)是有利于培养学生思想品质。
字谜最大的特点就是吸引性强,能够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其中。组织者若能巧妙地把有教育意义的题材渗透进去,必能避免生硬的说教,使得学生在看、思、听、说中得到一次自我教育[2]。如谜面“高尚品格个个有”,学生边念边记,“高尚品格”就会深入其心,最后不难猜出谜底为“口”)。又如在环保教育时可设计谜面“废物不废,请勿丢掉”(谜底为“牛”),“孤老不孤,有人帮助”(佬),“公而忘私”(八),“休要丢人现眼”(相)。诸如此类的字谜就是将德育糅合进去,让学生在传承字谜文化的过程中受到洗礼,不断地提高思想素养。
二、根据学生实际,寓德育于字谜教育中
中华字谜内容广泛,寓意深厚,为德育提供了丰富资源。如何寓德育于字谜的融合,必须采取教师讲解、活动引导、社团推动等措施,并从字谜的难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适应中学生的身心成长特点,才能发挥其最大的价值。
(一)字谜活动的开展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一般而言,学生猜谜都是兴趣大于能力,对于字谜更是缺少经验,需要组织专门的学习,可采取专家讲座或校本课的方式来进行。在字谜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必须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得字谜活动参与人群更加广泛。同时,要发挥老师在字谜活动中的主导地位,阐述字谜特点,剖析字谜规律,逐步提高学生的猜解水平,激发学生们对学习中华谜语的热情,进而通过谜语活动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
(二)字谜题材的选用必须坚持教育性、时效性的原则
字谜题材的选用要坚持德育为主线,要紧跟形势、围绕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中心,确保内容健康、格调高雅、适合校园生活,服务于德育大局。比如可以选择围绕爱国主义、党史学习、疫情防控等主题来制作字谜。如谜面“台湾始终要统一”和“始终向前在一起,同舟共济除疫病”,通过离合法得出谜底“弘”和“磐”,还有“人手一口罩”,稍加思考可知谜底“拿”。这些字谜与热点话题巧妙结合,让学生印象深刻,有效地配合了时政宣教工作。
(三)字谜题材的难度必须坚持难度适中、贴近生活的原则
学习字谜不在于难度,而重在猜解过程中起到德育教化目的。字谜选题力求大众化,以便更多地吸引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指导教师应从学生的年龄、知识储备量来衡量和把握字谜的难易程度,选取学生喜闻乐见的题材进行谜面设计,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提升字谜活动的的广泛性,力求做到雅俗共赏[3] 。否则,就会出现曲高和寡的情况,我们所期待德育也就无从落实。一次活动课上一学生放屁甚响,众人指责其污染环境,该生尴尬而笑,我灵机一动笑其“有点自大”,顺手在黑板上写一个“臭”字,众生大笑而窘境全消。事后该生谢我,并称此谜终生不忘。字谜既贴合实际、又难度始终,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三、寓德育于字谜教育的效果分析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学校的文化活动越来越多,据调查,字谜活动学生参与度非常的高,积极性非常的强。在猜字谜的过程中,许多学生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决心,这也体现出在猜字谜的过程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而且广大同学均在活动中得到一次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许多学校也察觉到学生对猜字谜的热情,许多老师通过创新性的将猜字谜的活动形式引用到主题班会、主题团会上,使得原本枯燥无味的班会变得充满活力,并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字谜活动在学生中的广受欢迎也为德育与字谜相结合提供了基础,学生字谜活动不失为一种德育的好途径。
四、结束语
德育教育是一项复杂但意义重大的教育工程,将字谜与德育教育相结合,是一种创新手段,所以教育工作者要进一步用好字谜教育,坚持寓教于乐,不断丰富校园德育教育的手段和方式,不断拓展字谜教育应用的范围,全方位、多层次的进行德育教育,为学生的发展系好每一道重要的人生纽扣。
参考文献
[1] 王亚军, 张艳. 关于寓德育于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J]. 科教文汇(上旬刊), 2015(05):34-35.
[2] 黄晓璐. 寓品德教育于一日生活中的点滴做法[J]. 课程教育研究, 2020(14).
[3] 张方学. 浅谈谜语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J]. 教育学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