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观察、体验合力激发习作兴趣
作 者:贾利娜
(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第三小学,陕西 商洛 726000 )
大
中
小
摘 要:三年级起步阶段的习作教学要想事半功倍,必须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帮助学生克服对习作的恐惧感,做到有话可写。笔者研究并总结出了以下激发习作兴趣的教学策略:第一,故事切入激兴趣;第二,降低难度敢于写;第三,学科融合丰素材;第四,观察体验习方法;第五,评改赏析学技巧;第六,迁移运用增信心。
关键词:故事激趣;观察体验;丰富素材;赏析交流。
三年级学生正处在思维和认知的过渡期,由于识字量少、生活经验少、语言积累少,命题习作对他们来讲,无疑增加了难度,总是觉得“老虎吃天,无法下爪。”在选材方面亦是一脸茫然,感到无话可写,表现出“谈习色变”的莫名恐惧感。那么,如何激发三年级学生的习作兴趣,让他们感到习作并不可怕并爱上习作,就显得尤为必要。笔者结合二十年的习作教学实践经验,总结出了以下激发习作兴趣的有效教学策略:
一、故事切入激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于童话故事、神话故事充满了神奇的想象,以拟人的手法,让不会说话、没有思想的动物、植物充满了生命力,变得栩栩如生,还能给人以思想的启迪,小学生对它们特别感兴趣。因此,在三年级起步作文阶段,我从故事切入习作教学,每天利用早读前5分钟时间给孩子们讲动听的故事,长此以往,大大激发了他们的习作兴趣,孩子们更加喜爱习作,甚至能自己编写情节曲折的童话故事了,令人不胜欣喜。
二、降低难度敢于写
三年级学生对玩具、文具等感兴趣的事物常常爱不释手,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为降低习作难度,鼓励他们敢于写作,在初次的习作教学中,我从激发其好奇心入手,让他们把最喜爱的玩具和文具带到课堂上来,在一番仔细观察之后,口头描述玩具和文具的各组成部分、样子及功能,和同伴们在愉快的玩耍与操作过程中,畅所欲言,分享感受,孩子们说得兴致勃勃,尽情展现其语言表达能力。在此基础上,趁热打铁,及时鼓励他们写下切身感受,不在篇幅上做硬性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习作难度,有助于克服畏惧写作的心理,孩子们越来越爱写作文了,初步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三、学科融合丰素材
我尝试了对习作教学的创新,把习作课上成劳动课、游戏课、音乐课、美工课、实验课、表演课,实现与各学科的有效融合,使学生充分感悟习作乐趣,不断丰富习作素材。
为激发习作兴趣,习作课上,先进行10分钟的大扫除体验,之后四人小组内交流同学们是怎样打扫教室卫生的,然后把扫地、擦窗子、擦黑板、拖地的过程详细写出来即可。课上,还组织开展有趣的贴鼻子游戏或老鹰捉小鸡游戏,指导写下游戏规则、游戏过程、游戏的有趣之处及自身的心情。尝试让学生把《卖火柴的小女孩》《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在牛肚子里旅行》等课文改编成有趣的课本剧进行表演,写写改编思路和表演的具体情形。或者做一次科学实验,或者回忆哪节音乐课、体育课最有趣,把教学过程详细写一写。我还引导学生做手工,边制作边及时记录手工作品的名称、所需材料、制作过程。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已学到了构思习作的方法,收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四、观察体验习方法
习作来源于生活,离开生活的习作缺乏真情实感,犹如“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只会让人感到空洞乏味,丝毫打动不了读者。而指导学生认真观察生活中的事物既是三年级习作的主题,也是写好习作的前提条件。鉴于此,我特别重视观察方法的指导,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之积极投身到观察实践中,进行有序观察和表达。
例如,学写日记时,不限制内容,只要格式正确、符合要求就行,学生觉得选材很宽泛,什么都能写,习作容易多了。课前,布置学生按先整体后部分的顺序认真观察小狗、小猫等动物,联系《搭船的鸟》中描写翠鸟外形和动作的方法,迁移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从头到脚介绍动物的外形,先写毛色,后写耳朵、眼睛、腿、尾巴等身体部位的样子,写出可爱的特点。通过欣赏范文《我家的小狗》,学生明确了可抓住动作和生活习性来写动物,还可写写和小动物之间的趣事,如此不拘一格,有效拓宽了学生的写作思路。
指导写植物时,对习作例文《我爱故乡的杨梅》中写杨梅的方法进行小结,指导学生仿写一种植物或水果,为学生搭好了摘下习作之果的“梯子”,学生跳一跳就能够到。习作课堂上,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苹果、桔子、葡萄等水果的颜色和形状,品尝味道,用手触摸,写下感觉,填好观察记录表并整合,加上一些修饰语,连词成句,连句成段,循序渐进地教学习作,孩子们的习作积极性空前高涨,不再觉得无话可写,不由自主地爱上了习作,习作便水到渠成。
三年级语文课本中不乏写景的佳作和范例,如:《海滨小城》《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均文质兼美。在指导写景类习作时,教给学生按由远及近、从天到地的方法观察天空、陆地、水中的景物特点,并回忆游览过的景点,把游玩经过写出来,做到言之有序、言有重点、理清思路、抒发真情实感,鼓励将课内外阅读中积累的精彩的比喻句、拟人句和四字词语恰当运用到习作中,习作自然锦上添花,引人入胜。
五、评改赏析学技巧
评改和赏析习作是激发习作兴趣的一条重要途径。我采用小组内日记接龙的方式,鼓励学生充分交流习作,相互提出建议,取长补短。通过多次品评和反复修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突飞猛进。对于那些佳作,在全班展览、诵读和点评,以明确优点,掌握如何开头、结尾、运用修辞手法等写作技巧。学生的习作自信心得到了增强,写作技巧日益纯熟。
六、迁移运用增信心
习作教学要想硕果累累,必须为学生搭建一个个展示自我才能的平台,如:开展课前三分钟习作交流、创编故事大会、习作比赛、出班级报刊等活动来激发其写作兴趣,做到活学活用,使学生一次次体验到成功的乐趣,越写越爱写,越写越精彩。
总之,习作教学只有做到以观察、体验合力激发习作兴趣,做到“趣”字当头、要求适中、观察有序、多读多练、技巧得法,才能使学生有话可写、文思如泉、妙笔生花,从而收到理想的习作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孙建龙:(主编)《小学写作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年
[2]王有声:《教你写出好作文》 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0
[3]余文森、林高明、郑华枫:(主编)《可以这样教作文》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