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英语教材作为英语课堂的一个重要语言输入,在英语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一本合适的教材的选择是很有意义的。本文拟以功能语法的人际元功能为切入点,对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新目标英语Go for it中对话部分进行语气人际意义分析,以探讨该教材对话部分的语言特征,并就该部分的教学给出相关建议。
[关键字]功能语法;人际意义;语气;初中英语教材;交际教学法
一、引言
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语言有三大元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人际功能指的是人们在一定语境中用语言与他人进行交流,建立某种社会关系,表明自己的态度和观点,影响他人的观点和行为。人际意义的实现手段多种多样,主要包括语气、情态、人称和评价系统等。
到目前为止,系统功能语法理论已经被广泛运用于广告语篇分析(黄国文)和学术论文分析(李战子),却很少用于分析教材,尤其是人际意义理论用于教材语篇分析的更是不多见。因此本文试图以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的人际意义理论为框架,在语气系统层面上从陈述句、疑问句和祈使句三个基本语气结构入手,结合研究素材Go for it对话部分进行语气实现手段的使用情况统计,对其实现的人际意义进行探讨。
二、语气系统分析
语气是体现交换功能的核心,由主语Subject和限定成分Finite组成。限定成分的主要功能之一是表示各种时态,包括过去、现在和将来时。对于作为英语初学者的初中学生而言,过去和将来时态的学习一般是到了初二下学期才开始。因此,笔者将主要对教材第五册中的对话部分进行限定成分的分析。教材当中除了Unit 10与Unit12之外,其他大部分使用的是现在时态,而过去和将来用的比较少。这样大量的使用现在时态是对话的一个典型特点。由于对话是一种即时性的行为,互动性较强,人们对于当前发生的事情会比较有共同话题。而过去时态的使用容易使得倾听者沉浸到回忆当中,或忆起往事之后想要与对方分享过去的经历,这样的对话会逐渐的演变成某个人的独白,互动性较小。
主语与限定成分的位置决定了小句的语气。一般情况下,如果主语位于限定成分之前,这个句子就有陈述语气;如果主语位于限定成分之后,该句子就有疑问语气;如果没有主语和限定成分,那么该句是祈使句(Halliday,1994)。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任何人际交往最基本的目的都不外乎是给予和索取某种商品,而商品即可以是货物和劳务(goods-and-services)和信息(information)。概况起来,言语具有四种基本功能:给予信息、索取信息、给予货物和劳务及索取货物和劳务,也就是陈述(statement)、提问(question)、提供(offer)和命令(command)四大功能。三种功能当中,陈述、提问和命令三种功能与小句语气系统的语法结构紧密相关联。具体来说,陈述功能通常由陈述小句表示,提问功能通常由疑问小句表示,命令功能则通过祈使小句表示。
以下是从三种语气结构对Go for it对话部分进行的一个量化分析:
1. 陈述语气
根据系统功能语法,陈述语气是最典型的提供信息的语法手段。在初中英语教材Go for it对话当中,说话双方均使用了大量的陈述语气(67%),表明他们在谈话过程中互相交换信息,并在此过程中建立起某种平等的社会关系。当学生们在练习这种对话的时候,他们也在逐渐地熟悉彼此,从而给语言学习的过程增加了一定的趣味性。另外教材对话中陈述语气多半被用来回答前面的问题或者提出某个话题,这两者均为互动成分。因此含有大量陈述语气的对话是非常具有互动性的,能保证学生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掌握语言。
在这些对话当中,我们也发现附加陈述语气常被用来增加对话的互动性。当人们对某个事实不确定时,会采用附加陈述语气来寻求听者的肯定,这样的一个过程将听者的被动地位瞬间转变为主动提供信息,因此相比一般的陈述语气而言,附加陈述语气互动性更大一些。
2. 祈使句
祈使是最简单的一种语气结构,常被用来实现命令的功能。“祈使句把说话人置于比听说人更高的权势地位,因为只有当你认为自己处于一个更强势的地位时,你才会去建议对方做某事。”(Eggins & Slide)由于对话双方彼此地位不平等,使用过多的祈使会给对方压力,使得对方不乐意继续聊下去,所以这种语气结构的互动性比较小。经过统计,教材Go for it的对话部分只涵盖了5%的祈使语气,如:
A: Do you have a volleyball, Barry?
B: No, I don’t. But my brother does. Let’s go and find him. (Book 1, Unit 5)
Mom: Oh, look at these shorts.
Lisa: Oh, yes. I like those. How much are they? (Book 1, Unit 7)
A: How do you make a turkey sandwich?
B: Well, first put some butter on a slice of bread. (Book 3, Unit 7)
例1中对话双方可能是同学或朋友,社会关系平等。B用了一个建议性的Let’s祈使语气提出去找B的朋友借排球。例2中对话双方为母女关系,妈妈使用祈使语气劝说女儿看看她是否喜欢那些短裤。例3中说话者使用祈使语气就如何做一份火鸡三明治给出指导。祈使语气是一种典型的描述过程的语法手段,能够清楚的表达出做某事的步骤。
3. 疑问句
疑问语气结构有两种:yes/no疑问与wh-疑问。疑问语气的互动性极强。说话者常常通过提出一个问题与听者开始一个对话。而听者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积极的提供信息,从而主动性得到增加。在Go for it教材的61个对话中,有42个对话(72%)始于yes/no疑问或wh-疑问。这也从另一方面体现出了该教材互动性较大的特点,有利于保证所有学生在练习对话的过程中掌握语言,而不会有所偏颇。另外,统计发现教材中对话双方在持续的问问题、回答问题,这反映了一个典型的对话模式:一问一答式对话。这样的对话模式不免有些呆板无趣,因此在这类对话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尝试着补充对话内容使得对话更加丰富多彩些,从而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保证教学效果。
三、总结
研究发现,不同的语气结构反映出了对话双方的关系和社会地位,语气的选择尤其是一问一答式的对话结构的广泛使用促进了对话双方的互动,对话双方通过互动建立起平等和谐的社会关系,以一种直接的、显性的人际互动关系的语言形式使得对话有着较强互动性,适合初中学生使用。
经过分析,作者发现人教版Go for it的对话部分注重英语的人际意义,语言形式多样,较为真实自然,同时,对话语境的设计较为人性化,多为学生熟悉的生活范围之内,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因此建议在对于该部分的教学上应该采用以功能语法为基础的交际教学法,将使用语言进行交际作为该部分教学的目标,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M.A.K. Halliday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2]G. Thompson. Introducing Functional Grammar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3]黄国文. 语篇分析概要 [M].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4]程晓堂,英语教材分析与设计[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5]李战子,功能语法中的人际意义框架的扩展[J]. 外语研究,2001, 1: 48-53.
[6]新目标英语Go for it(1-5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