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在略读课文的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略读课文的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作 者:侯彩英 (广东省中山市古镇镇曹一小学,广东 528400)

 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一般是从精读阅读课文教学中吸收,在略读课文教学中巩固运用,学生在略读课文教学中掌握了方法,水到渠成就灵活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去。教学中,略读课文的教学就好像搭通精读阅读课文教学与课外阅读的一架阶梯,所以,在略读课文的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重之又重。

一、利用导读提示,提高阅读能力。
新部教版教材从三年级上册开始,就加入了略读课文,而略读课文前面都有一段导读提示,它明确说出学生思考的问题,或提出相关的学习建议,为学生的学习明确了目标。因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好好运用导读提示,运用好导读提示一般有两种方法:
(一)照用导读提示
教学中,老师先读明略读课文前的导读提示并设计好教学目标,再教会学生从导读提示中确定所要解决的问题,以这些问题为主要目标让学生读懂课文内容。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的长文章《芦花鞋》时,老师引导学生读导读提示,并画出所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明确这一课的学习目标是“默读课文,为每个部分列出小标题,再和同学交流印象最深的内容。” 在学生读懂问题的情况下,教师随机梳理学习这长课文的方法与步骤并板书: 读课文——标标题——谈内容。学生在看到老师的板书后,明确了自己在学习《芦花鞋》的方法与步骤,他们理解课文内容的速度明显加快了,学习的效率比平时提升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得以提高。
(二)微改导读提示
如果有的导读提示,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生活经验以及单元的重点目标,根据每篇课文都要完成的基本任务,我们可以把导读提示改动一下。如:四年级下册第八课《千年梦圆在今朝》这篇略读课文的导读提示是:默读课文,说说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是怎样逐步实现的。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查阅资料,了解我国在航天领域的最新成就。这里的导读提示如果结合四年级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单元的重点目标,把原课本的导读提示可改成这样的学习目标:1自由读课文,认识“鹏、揽”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着”,读通句子。2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我国千年的飞天梦是怎样一步步实现的。3大胆质疑,小组内试着解决。4课后搜搜“长征八号运载火箭”、“卫星公用平台”、“发射可重复使用试验航天器”、“嫦娥五号实现地天采样返回”等资料 ,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经过这样的改用,让学生在阅读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欢乐,学生思维更活跃,理解教学的主线更清晰,学生阅读的板块更分明,教学流程更顺畅,解课文内容的能力大大提高了。这样 ,促进学生主动进行课外阅读,把课外阅读课程化又落实到实处,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二、精略方法融合,提高阅读能力。
略读课文的重要作用:把精读课文的方法渗透到略读课文中,并让生学以致用。教材的安排中,往往把精读课文放在略读课文前面的,因此老师要把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整组单元的课文看成一个整体,把精读课文所学到的方法迁移到略读课文中。如:部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除了文言文,其它的课文都是长文章,学生一节课学习完,有一定的难度,因而在概括《芦花鞋》的主要内容时也会难度较大,我采用了先复习精读课文《小英雄雨来》列小标题的方法,1摘录法:就是从课文的段落中去找词、词组或短语,做小标题。2. 浓缩法:根据课文内容浓缩列标题;再把这些方法运用到《芦花鞋》的标小标题上。这样,把精读课文的方法渗透到略读课文中,学生学习事半功倍,学生的阅读能力就更强。
三、自主合作交流,提高阅读能力。
课堂中,尽量抽出时间给学生合作交流,让学生有兴趣地自主探究,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的24课《黄继光》,课前让学生在课外搜集抗美援朝的历史资料,课前观看影片《黄继光》或《上甘岭战役》,课堂中让他们以小组的形式自主合作交流,目的让学生明白抗美援朝战争是保家卫国的正义战争,在学习课文时就能够领悟到黄继光用胸膛堵住枪口的力量的源泉,让学生更容易理解黄继光的视死如归、英勇献身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的情怀,形成自主的阅读能力。
四、课内课外互补, 提高阅读能力。
阅读不仅让学生要在课内形成良好的习惯,还要让他们在课外也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教学中,由课内阅读推荐延伸到课外阅读,让学生把语文课上形成的认识、情感,带到实际生活去实践、体验;由课外阅读扩展充实到课内分享交流。这样,形成一个双向互相补充的过程,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提高学学生的阅读能力。如:教学四年级下册的童话《海的女儿》(节选开头部分),除了课堂上学习这篇课文外,还推荐学生课后阅读《海的女儿》的其它部分、安徒生童话《拇指姑娘》、《丑小鸭》等,教师利用语文课,让他们讲述、表演课外阅读的童话,体会童话的语言魅力,还让学生利用每一个周末做好读书的记录。只要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双向互相补充,就能让学生的阅读能力迈向更上一个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