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德育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的渗透策略

德育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的渗透策略

作 者:林秋华 (浙江省温州市龙港市舥艚第二小学,浙江 325802)

 摘   要:综合实践活动课在学生在接受小学教育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实践活动课,学生能快速有效的接受所学知识。这个阶段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是我们作为教师为人师表的重要表现,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来看,德育渗透情况如何呢?带着这一想法,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出发,探索德育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关键词:德育;小学;综合实践课
一、寓“德”于行,行字当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跟传统的学科课程,分科课程不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进行教育教学提出了更多规范。在开展课程活动时,教师起到的只是辅助作用,活动的主体主要还是学生。在学生做活动过程中面临解决不了的难题时,教师要给予适时解答。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渗透德育,最理想的做法是让学生自己组织实践活动,在行中悟。为了达到让学生行的效果,教师需要积极发挥自身地主观能动性,开设不同类型的教学活动。学生在行动中发挥个人能力,开发潜能,同时也能锻炼个人问题解决能力,与同学相处时,学习合适的相处方法,掌握合作技巧。教师可以为学生定一个活动主题,帮助学生组织并开展。活动主题是让学生行动有目标性,而不会混乱繁杂,学生按照一个共同目标开展行动,进行分工合作,每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事务,体会到个人存在价值。学生在具体实践活动中,学习正确行为方式,提升良好思想状态,从而符合学校开展的德育教学的要求。 
二、拓展德育主题,深化德育渗透 
德育主题贯彻在我们教育教学过程中一直存在,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时,我们要革新传统教学思想;不断拓展德育主题,深化德育渗透的层次性,有效性,科学性。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还理应将综合实践活动课与德育教育统一起来,使它们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相互制约,构成一个科学合理的统一整体,共同促进学生的德育发展。此种德育渗透方式,对我们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要求极高。我们不仅要站在教师的角度去思考如何进行德育渗透,还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探究反思,归纳出学生的所思所想。对于教师来说,将德育渗透进综合实践活动中,拓展德育主题,通过各种途径寻找有助于实现德育的活动。教师拓展德育主题要从学生角度出发,小学阶段学生更多的表现出对权威的信赖感,也就更加信任教师的言行,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该项特点,对学生进行榜样示范作用。教师从学生身心发展阶段出发,安排合适的德育拓展内容,在确保学生基础能力获取之上,进行拓展训练,丰富学生所见所闻。拓展德育主题,考虑到学生和教师双方,能够根据教师教学特点选取合适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个人能力发展水平,做好内容选取。例如,粮食是我们生存的保障,我们日常进行的各种活动都离不开粮食。可是,在平常生活中却存在着极其严重的浪费粮食现象,这是一个长期的问题。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要向学生讲授“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歌思想。课下,教师更要指导学生开展相关活动,让学生充分利用能接触到的各种学习资源,在课堂上,在家里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在他们动手做活动的过程中,同学们能更加直观清晰地了解到粮食对于我们生活的重要性。他们能够用自己的亲身行动去影响周边的人,从而促使更多人知道珍惜粮食。 
三、结合西方先进理念,求同存异 
当今,我国虽极力推行德育教育。但在诸多方面还是存在着不足之处,针对这一现状,除了要发展好我们现阶段的德育教育之外,我们还可以引进西方先进的德育教育理念;在求同存异之中齐发展。古语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全球化极速发展的时代下,我们要在小学综合活动课中德育渗透,不能只是闭门造车。西方国家德育教育起步早,在某些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收获。这些德育理念值得我们去学习模仿,最后进行中西杂糅,求同存异。“坐井观天”的故事我们每个人都深知,步入 21 世纪,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要求我们教育者要具有世界目光,不能局限于自己已有的认知之中。小学教师学习外国先进理念,并不是全部照搬,将外国教育教学方法完全应用于我国德育当中,更重要的是能够根据本校学生学习情况,进行理念更新,目标是提升本校德育质量,确保德育进行的有效性。这种新方法引进,教师要对本校学生具体情况有详细了解,比如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习惯以及学习特点等等,教师掌握了这些情况,并学习外国先进理念,将两者结合,才能实现真正的求同存异,才能实现德育教学目标。 
四、德育教学最终要归于生活,在实践中强化所学 
德育教育是对学生开展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利用教学手段,达到培养人、塑造人的效果,然而思想方面不容易鉴定,只有在日常行为活动中表现出来才能被自己发觉,被他人知觉。因此,教师要利用学科特色,帮助学生进行日常生活应用,鼓励他们能够将所学应用于实际,改善个人生活。这其中,学生家长是一个很好的合作伙伴,教师可以和学生家长建立联系,共同为学生创造机会。一方面综合实践课程可以同生活实际相联系渗透德育教学理念,另一方面就是将综合实践活动学以致用,在生活中应用。将德育渗透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提升活动生活性,比如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授学生公共场所规则,教师可以设置合适的场景,进行场景模拟,一种是在综合活动教室中用实物进行模拟,学生接触实物,更能感受到实际场景,从而实现能力提升。当下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将互联网应用在德育教学中,实现综合活动的有序开展。教师可以将特定情境通过屏幕播放出来,将学生带入场景中,这种方式也能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不会出现资源浪费的情况。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将所学应用于生活实际,在生活中检验个人德育学习效果。教师与学生家长联系,共同为德育的开展出谋划策。日常学生家长有意识培养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对孩子加强约束,比如在公共场所,注意对环境的保护,要遵守交通规则等。对于小学生来说,贴近生活的学习方法能够实现对学习内容的印象更加深刻,对小学生行为提出要求,有助于其个人习惯的培养,从而实现个人正向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戴秀梅,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2021-06-02
[2]缪建权,小学劳动技术教育和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机整合策略[J].吉林教育,2021-06-01
[3]陈庆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开展劳动教育的思考与实践[J].考试周刊,2021-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