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幼儿园学前教育中融合游戏元素的意义分析

幼儿园学前教育中融合游戏元素的意义分析

作 者:罗 艳 (贵州省贵阳市修文县久长镇幼儿园,贵州 550207)

摘   要:在学前教育中,游戏化的教育是目前最主要的方式,通过开展游戏活动将幼儿学习的内容融入其中,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能够通过“玩”“学”结合的方式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幼儿教师要重视课程游戏化,充分地认识到其中的不足并积极探索完善方式。基于此,以下对幼儿园学前教育中融合游戏元素的意义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园学前教育;游戏元素;意义分析

引言
幼儿园是孩子启蒙教育的重要场所,幼儿阶段的孩子在语言、心理以及认知方面的发展尚不完全,所以在教育教学中通常会大量运用游戏教学来启蒙孩子。游戏教学符合幼儿的心理需求,对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培养幼儿优秀品质、提升幼儿知识水平、促进幼儿智力发展等有非常积极的作用,所以幼儿园老师应该学会善用游戏教学法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一、表演类型的游戏活动能有效提升幼儿的综合素质
幼儿教育应当以游戏活动作为主要教学内容,为幼儿提供一定的游戏场地、游戏时间、游戏设备等必要的条件,让幼儿可以更加主动地参与游戏活动。与此同时,幼儿教师要让幼儿自主选取想参加的游戏活动,在幼儿进行游戏的过程中,幼儿教师可以对游戏内容提供一定的帮助。例如,幼儿对《小红帽与狼外婆》这个故事都较熟悉,幼儿教师可以先将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向幼儿讲述,让幼儿自由挑选想要扮演的角色,通过幼儿对角色的理解,把整个故事内容清晰地进行表达,从而表演出一段优秀的舞台剧。这种表演类型的游戏活动,在有效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水平的同时,还能很好地提升幼儿的表演能力、理解能力,有利于幼儿的多方面能力的发展。与此同时,幼儿教师可以在幼儿表演的过程中,逐渐延伸游戏层面,如在故事情节中没有过多介绍的角色,或是未展开的故事内容,需要幼儿教师向幼儿展开深层次的分析,比如,猎人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要把小女孩叫作小红帽?等一系列问题来引发幼儿的深入思考。教师细化故事中的情节,在此过程中培养幼儿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入游戏活动,可以有效提升幼儿的综合素质。
二、注重幼儿个性发展
幼儿阶段孩子的身体发育、智力发展以及认知水平等普遍较低,传统的幼儿园教学中老师往往都是以“命令式”教学居多,孩子们大多数处于被动地位,老师通常将幼儿看作是“容纳知识的器皿”,强硬向幼儿灌输知识,这对孩子的思维智力、学习兴趣的培养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老师在运用游戏教学时要非常注重方式方法,尽量避免采用“命令式”的教学方式,让孩子们被动接收活动内容。但是,由于幼儿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尚未发展完全,有时候往往会将老师意图理解得不够准确,这时候则是需要老师耐心引导,而不是强硬要求孩子们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例如,老师给孩子们上一节《天天做运动》的游戏活动课,游戏的目标在于激发幼儿参加体育锻炼的愿望,让幼儿对身体运动产生兴趣。老师在设置游戏时,切忌规范动作,让孩子们自由发挥便可,期间老师可以给予适当的提醒。随着音乐旋律,孩子们的律动可以让他们体会到做运动的乐趣。游戏结束之后,老师可以向幼儿提问,让孩子们自主发挥,这样既达到了锻炼身体的目的,又激发了孩子的主动性。
 三、动手实践游戏教学,促进幼儿手脑结合共同发展
幼儿正处于开发大脑的关键时期,在此阶段幼儿的模仿能力、学习能力非常强。因此教师在学前教育教学中可以通过动手实践的教学方式,促进幼儿协调能力和动手能力的提升。例如,教师在开展“剪窗花”的教学时,可以锻炼幼儿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通过剪纸让幼儿进一步认识到我国民间艺术的奇妙,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剪纸艺术。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幼儿在规定时间内设计出多种形式的窗花图案,最先完成的几名幼儿可以获得教师剪的小红花,以此激励幼儿积极自主地学习剪纸。同时,教师要向幼儿教授窗花的由来以及内涵,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各样的窗花作品。通过动手实践的游戏教学方式,可以提高幼儿在课堂中的注意力,提升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从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四、利用教师与幼儿的配合实现“玩”与“学”的有效融合
幼儿本身就有爱玩的天性,好动且对新鲜事物有较强的好奇心。在学前教育的课程游戏化建设中,为了能够充分地发挥游戏化教学的作用,教师要与幼儿做好配合,实现玩与学的有效结合,通过游戏活动学到有关知识,提高游戏活动开展的效果。幼儿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也能够对相关的知识有更好的认识,在玩中就可以高效的掌握学习内容。例如,教师组织老鹰抓小鸡的游戏,并与幼儿共同参与其中,将数学中的加减法知识应用其中,教师扮演老鹰,然后指定幼儿分别扮演老母鸡和各小鸡,游戏开始前,老母鸡要将小鸡的数量数清楚,然后游戏过后,要计算被老鹰抓走小鸡的数量以及剩余小鸡数量,这样通过多次游戏的进行,能够从游戏中渗透数学加减法的概念,幼儿在玩中就可以学到知识。
结束语
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逐步提升,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在学前教育教学中融入游戏教学可以全面发展幼儿的综合素质,与当前提倡的素质教育理念相符。因此,幼儿教师在开展学前教育时应融入游戏教学,不断创新和优化游戏教学设计,从幼儿的角度出发,打造趣味性十足的课堂,让幼儿在游戏中形成良好的品质,提高幼儿的综合素养,在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睿.试析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运用与融合[J].天津教育,2021(05):168-169.
[2]潘峙霏.幼儿园教学中的游戏活动[J].小学科学(教师版),2020(06):162.
[3]葛静.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实施策略[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9(11):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