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专业 《小乐队配器》课程设置必要性之我见

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专业 《小乐队配器》课程设置必要性之我见

作 者:张 碚 (重庆外语外事学院音乐学院 400000)

 摘   要:对于未来将从事音乐教育专业的普通高校本科学生而言,《小乐队配器》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它既需要学生拥有比较扎实的音乐理论功底,又要求学生同时具备较强的音乐实践能力。《小乐队配器》在本科音乐教学体系中属于专业拓展板块中的重要实践课程之一,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该课程的开设对于培养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音乐教学人才(尤其是这对中小学音乐教学方面)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本科生;小乐队配器
一、引言
在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期,随着社会发展以及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我国的美育教育也迈上了新的台阶。党和国家的各项相关政策陆续出台,也极大地鼓舞了广大从事艺术教育的工作者们的工作热情。文学艺术发展空前繁荣,生机勃勃的景象已经呈现。例如未来在中学考试中,将音乐等艺术课程纳入到升学考试范畴,这必将引起学习艺术的热潮。面对目前形势的发展,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也需要结合新的形势要求,集思广益,深入研究课程系统的设置等问题。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研究与思考,深切地感受到目前在我国尤其是西部地区的音乐教学工作,在课程门类及内容安排方面应更加注重应用性课程的比重,大力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是今后一段时间音乐教育教学工作的主要方向。《小乐队配器》就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紧密结合的专业课程,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具有独特功能作用。以下我将从课程性质、课程要求与任务以及学习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等三个方面来论述《小乐队配器》课程设置的重要性与可行性。
二、课程的性质
广义地讲,《小乐队配器》是一门将基本乐理、和声学、曲式学、复调音乐、乐器法、音乐欣赏等相关音乐理论基础知识与声乐演唱、器乐演奏等专业实践性课程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在这门课程的教学中的不同内容环节均会使用到上列一些单项基础课程的内容,并在其基础上进行有机整合,对于培养理论根基扎实、实践能力强的复合型专业音乐人才有所裨益。
《配器法》对于专业音乐学院而言,是一门属于理论作曲专业方向范畴的专业化程度很深的课程,传统意义上的《配器法》有系统而全面的目标与教学内容,所选定的大部分教学内容都是非常专业化的大型交响套曲,讲授的重点与难点都是针对高度专业化的教学目标而设定的。这样专业化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对于普通高校音乐学专业的同学而言是不太适合的。对于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而言,开设的《小乐队配器》课程无论在教学目标的设定、还是在课程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的运用方面上与专业院校同类课程有很大的区别。这些区别主要表现在培养目标不同,专业院校主要以培养专业创作人才,这类学生也往往被分配去到一些专业文艺院团从事音乐创作或是高校从事专业教学工作。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毕业后通常去往一些地方中小学从事音乐教学工作或是到一些企事业单位从事群众性文化普及活动。因受条件局限,通常没有固定标配乐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临时组合,因此,课程在知识内容及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具有非常灵活多变的性质。
本文所涉及的《小乐队配器》课程主要是指一些编制不固定的、民族乐器与西洋乐器甚至是电声乐器等混合搭配、自由组合的非传统意义的小型乐队。本文所涉及的小型乐队具有组织灵活、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特点,这种风格不一、搭配自由、就地取材性质的小乐队,这类小乐队往往在音色的搭配、音响的平衡、音区的安排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也是无法解决的的问题。这也许在某些层面上讲与大家通常在一些正式演出场所见到的那些编制规范、音色丰富又统一的小型乐队(如小型管弦乐队、弦乐队、管乐队、纯电声乐队等)完全不同,但它们也有其存在的空间与价值,因为它们适应部分大众文化生活的需要。
三、课程的要求与任务
在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层面上讲,学习《小乐队配器》要求学生对于人声的分类、演唱方法以及各种重要乐器1的演奏方法与音色特点方面的知识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这也是学好这门课程的前提条件。然而在目前情况下,要开设这门课程对于一些学校而言确实存在一些硬件和软件方面的困难和问题,比如师资、设备等问题等。而对于即使有条件开设《小乐队配器》课程的学校而言,该课程教学目标也对其学生有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具有较全面的音乐理论综合知识,同时又要具备较强的艺术实践能力。目前在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中基本上都有相关的理论课程与乐器选修课程。一般来说,目前这些课程彼此联系相对不够紧密,因此,加强课程体系化,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对多种不同类型的理论与实践课程进行有机整合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随着当今我国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对于中小学音乐教师综合音乐素养及音乐实践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无论是课堂音乐教学或是课外艺术实践活动、(例如各类文艺演出、展演比赛、音乐社团和兴趣小组等活动)都需要音乐教师具备能够根据现的有条件,临时组建小型乐队,并能根据具体需要灵活编配作品并组织排练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在本科教学过程中,为学生们提供必要的学习条件与环境。《小乐队配器》课程的开设就为学生们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小乐队配器》是一门综合课程,它要求学生具备较扎实的音乐理论基础的同时,又要拥有一定的演唱或演奏能力与水准。尤其是对于各种重要乐器的特点有所了解,学习小乐队配器这门课程首先要求学生一是对人声、乐器的各种特点有一个清晰地认识,对于乐器的音区、音域、音色、音量及演奏法。例如乐器的分类分组、各种乐器的形制特点、从音响学的角度出发这些不同乐器在组合时具体的科学合理的位置,各类乐器在乐队合奏中的声部层次安排以及音响平衡关系等。这就对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在自己专业学习过程中,在不断加强自己主科学习的同时,不断拓宽自己的艺术视野,从各个不同方面丰富自己的音乐学习和实践经历。尤其是需要有意识地且尽可能多地了解和熟悉一些不同类型与门类的乐器特点。以便在小乐队配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能够更为迅速和有效地掌握课程要点与主要内容,为切实提高今后在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材与教学中的问题
当前市面上能够看到的这方面的教材比较多,如方智诺主编的《乐队编配及训练》、赵德义、周学石等著的《小乐队编配教程》、高鸿祥著的《配器法基础教程》、龚耀年著的《实用小乐队编配法(修订版)》等等。以上各类教材的作者都是我国长期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专家,这些教材的编写从内容的安排、理论的阐述、实例的分析、要点的讲解都非常清晰、精辟、系统而全面。也都基本上是从正常的(或比较正规的)分别讲述西洋乐队、民族乐队、电声乐队中的主要乐器特点介绍,然后结合一些经典作品进行讲解。一般内容安排都比较详实、全面。学生们不仅需要对以上的教材有一个系统的学习和了解,还需要对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在具体现实条件下,灵活变通地使用所学的知识。
由于《小乐队配器》是一门综合性课程,这就需要学生们扎实、牢固地掌握一、二年级的专业基础课程(如和声学、视唱练耳等)的主要内容,并在此基础上,通过钢琴课的学习,了解和熟悉多声部音乐织体形态,同时有意识地积累一些相关配器方面的常识,比如通过音乐鉴赏课、乐器选修课等课程的学习,逐渐熟悉各种乐器的形制、音色特点、音区音域及一些简单的乐器演奏法常识。另外一部分西洋乐器属于移调乐器范畴,它们因其自身原因设立在不同的调上:常见的如,单簧管就有降B调单簧管、A调单簧管;F调圆号、降B调小号;降E调中音萨克斯等等,移调乐器的记谱因与定调乐器不同,学生们在学习本课程时应该特别注意一下。
小乐队的编制具有因地制宜、组合灵活的特点,学生们在学习该课程的时候,可以依据相关课程教材内容的安排进行有的放矢地学习的同时拓宽思路将同一素材运用不同的乐器进行搭配实践寻找相对合理的音响关系。例如,教材的安排一般都是把小乐队分为西洋小乐队、民族小乐队、电声乐队等。但现实的情况却并不像一些教材所设计的那样规范和理想,通常都具有比较正规的编制,而更多的情况是现实中的小乐队往往都具有临时拼凑的特点,这种临时搭建的小乐队虽然可能具有一定的数量规模,但存在很多本质上的问题,例如西洋乐器、民族乐器以及电声乐器都有,而这些乐器音色缺乏统一性、音量缺乏平衡性、音区具有重叠性或是各种乐器实用音区相距较远而具有分离性等具体问题。由于在音区上可能很难照顾到所谓“上密、下疏、中不空”得乐器法原则,注重各类乐器在音区音域和音色方面的合理组合。一些学生之所以面对这样一些具体情况往往不能够很快应对下来。其主要原因在于其在校学习过程中所学的各门课程知识进行融会贯通、有机组整合、灵活使用的能力不足,往往是生搬硬套书本上的一些方法,而不能根据现实情况解决问题。
在学习本课程时还应该注意在小乐队总谱写作时处理好旋律声部与其他声部的关系,在写作中注意织体的选择与音区的安排,旋律要根据音乐的需要安排在织体的高音区、或中低音区,选择好与作品风格相一致的和声进行以及织体写作类型等相关问题,处理好旋律节奏与和声节奏的对应关系,处理好作品的基本部分与从属部分的关系等才能使作品具有较强的逻辑性与说服力,才能形成稳定、完整统一的感觉。
五、结语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小乐队配器》虽然是一门专业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是学习这门课程对于学生如而言具有一定的挑战。它既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综合音乐理论知识,更需要拥有较强的演唱演奏音乐的能力。尤其是对各类重要乐器的音响特点、音色特征、音域音区特色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和初步的把握,同时还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练习,才有可能把这门课程学习好。反过来,学生通过学习《小乐队配器》课程,可以在进一步强化音乐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夯实和提高自身乐器的演奏能力。在拓宽专业知识面的同时,促进专业知识结构的重构与优化,从而达到专业方面全面发展的目的。
1.作者:重要乐器主要指目前西洋管弦乐队、民族管弦乐队以及电声乐队中的常用乐器。  
参考文献
[1] 李寒《实践在小乐队编配中的重要作用》  《大众文艺2011年第14期》
[2] 赵德义,周学石等著的《小乐队编配教程》
[3] 龚耀年著的《实用小乐队编配法(修订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