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立德树人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渗透

立德树人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渗透

作 者:彭凤柳 (贵州省剑河县城关第五小学,贵州 剑河 556400)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国家教育工作对于学生德育培养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将立德树人作为各级教育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小学阶段是我国实施义务教育的基础阶段,是培养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重要时期,将立德树人指导思想和学科教育工作相融合,对于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思想品德均可起到重要性作用。本文主要分析立德树人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渗透的重要意义,并探析具体渗透策略。

关键词:立德树人;小学数学;渗透策略
引言
在小学教育过程中加强德育教育工作的渗透,对于提升教学工作效率和质量可以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加强立德树人思想的渗透,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将学科知识和德育教育工作实施紧密融合,可以正确引导学生实施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建设,将其培养成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
一、立德树人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渗透的重要意义
(一)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
立德树人指导思想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渗透,可以通过讲解数学发展史、我国优秀数学人才在学习过程中展现出的钻研精神、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方面的思想品德等优秀品质和经典数学故事,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逻辑性特点,需要学生保持清晰思路、严谨态度,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的渗透,可以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精神和学习方法,对小学生起到示范性作用,利于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高。
(二)利于学生良好思想品质的培养
立德树人教育思想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渗透,以提升学生综合学科素养为目标,不仅仅是开展数学知识的传授以技能的培养,更是通过数学课堂教育工作提升学生思想品德和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国内外著名数学家对数学知识的学习、研究、应用过程中展现出了众多优秀品质,不乏爱国教育、创新教育、奉献精神等优秀教育资源,将其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可以起到积极作用。学生思想品质的提升,会带动其行为习惯、处事方式的转变,对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高尚的品德、优秀的德行均可起到有效引导作用。
(三)符合我国当前人才培养的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实施教育改革逐渐向培养人才的综合素质方面转变,注重学生思想品德素养和知识技能的融合发展。小学数学是重要的基础性学科,课堂教学工作的开展为学生基础学科知识的奠定起到了重要性作用。将立德树人重要指导思想渗透至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促进其综合素养的提升,符合国家综合素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二、立德树人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渗透策略探析
(一)利用情境教学培养学生思想道德品质
小学阶段的学生受到自身年龄、思想建设、行为习惯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学习自控能力不足、学习精力集中性较差等现状问题,而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抽象性、逻辑性和枯燥性,进而降低了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性。加强创新教学模式的应用,对于解决上述问题可以起到良好促进作用。比如情境教学方法的应用,在教学过程中加强立德树人思想的渗透,通过营造课堂情境氛围,激发学生参与兴趣和积极主动性。以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关于长度单位教学内容为例,小学生对于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这些距离单位的认知存在一定模糊性,无法准确掌握其具体概念和应用。情境教学方法的应用,可以通过不同场景的切换,使学生更加清晰的掌握和感受到不同单位的具体应用情况。比如以教室为情境设置场所,让学生从教室物品中寻找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米作为长度衡量单位的物品;将公园、操场作为情境场所的设置,让学生从中需找以分米、米、千米作为长度衡量单位的物品。使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感知长度单位的使用差异性,进而提升其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而立德树人教育思想在情境教学中的应用,可以通过学生测量不同物体时,同学间的相互配合和合作方式进行团结精神、互助精神的培养。比如学生测量操场长度过程中,一个人是无法完成的,可以分小组进行不同边长的测量,最后将各小组所测结果进行相加。使学生认识到合作力量的强大,同时也要指导学生认识到自身工作效率和结果对于整体工作效率和结果所起到的重要影响作用,进而提升学生责任意识和严谨的工作态度。由此可见,情境教学对于培养学生思想道德品质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二)加强数学家优秀事迹模范作用的发挥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立德树人教育思想,注重学生爱国精神、奉献精神、钻研精神等数学精神和思维的培养。需要教师深入挖掘数学德育教育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升立德树人教育工作效率和质量。数学家优秀事迹对于学生数学精神和品德的培养可以起到模范性引导作用。比如祖冲之对圆周率进行计算研究精神在教学中的渗透,通过对祖冲之刻苦钻研精神相关内容的渗透,可以培养学生刻录钻研永不放弃精神;华罗庚从小具有的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精神经典数学故事的渗透,可以激励学生自主思考意识的培养及创新能力的提升;钱学森不畏艰险,冒着牺牲危险从美国回到祖国怀抱,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的成功做出了重要贡献,对于培养学生学习目标、爱国情操有着十分重要的教育意义。
(三)加强思想渗透和教学内容在实践应用方面的融合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立德树人思想和数学知识与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提升相融合,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培养学生运用良好的数学思维,解决现实问题,找到正确解决方法,是德育教育和数学教育工作融合的重要目标。因此需要从教学内容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方面入手。比如以小学三年级下册教学内容中,对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计算为例,通过将不规则图形进行拆分、组合的方式,降低计算难度,教师从中引导学生遇到困难后,自主寻找问题解决途径的思想,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毅力和有效方法的运用能力。
结束语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工作的不断开展,小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工作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本文以立德树人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渗透为主要内容进行分析与策略研究。通过本文内容可以看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内容包含丰富的数学精神、数学思想和德育教育内容,加强教学方法的创新,数学家优秀事迹模范作用的发挥以及和实践应用的紧密融合,均可有效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对于培养小学生思想品德和学科创新能力起到积极作用,是提升小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罗俊.小学数学课堂如何渗透“立德树人”教育[J].文理导航(下旬),2021(05):23-24.
[2]赖光富.基于立德树人的小学数学课堂德育渗透[J].学苑教育,2021(11):19-20.
[3]吴春安.立德树人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J].第二课堂(D),2021(03):79-80.
[4]凌卫军,钟春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立德树人理念的思考[J].读写算,2021(04):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