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互联网+”背景下高中数学 碎片化学习活动设计与开展的研究
作 者:蒋 勤
(安徽省濉溪县第二中学,安徽 淮北 235100)
大
中
小
摘 要:本文主要是借助碎片化学习策略,实现在网络背景下知识从碎片化向系统化的转变,构建一个完整并且系统的知识体系,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综合素质,实现课堂教学理论和实践的整合。针对网络背景下高中数学碎片化学习具体活动设计和开展策略进行综合性研究。 关键词:互联网;高中数学;碎片化学习
网络时代的到来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而且在网络技术的支持下现代化教学方法得到了全面的普及。碎片化学习其实就是现代化教学方法当中的一种。这种学习主要是希望能够转变学生课堂学习的角色,构建一个多元化并且碎片化的教学资源平台,通过合作的方式让学生有效的学习。本文就网络背景下高中数学碎片化学习活动具体的设计和开展策略进行分析探究,希望能够给高中数学教师一些启发和参考。
一、碎片化学习概念和主要特征
(一)碎片化学习概念
碎片化学习就是建立在网络技术基础上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的落实需要依赖移动终端设备,学生通过这些设备获取相关的学习资料,网络本身具有着一定的开放性和包容性,那么可以让学生获取海量的信息,而这些信息同时具有着碎片化的特点。而且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管理,随时的进行动态学习,这样学生的学习也就不仅仅局限在了课堂中,有效的提高了学生整体的学习效率,这种学习方式符合当代学生学习的需求。
(二)碎片化学习主要特征
碎片化学习模式打破了传统课堂学习中时间还有教学空间的限制,学生的学习会变得更加自由,具有更多的选择,这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而且这种学习方式拥有了网络的优势。碎片化学习的主要特征就是具有着时空零散性还有智能设备多样性和便捷性。碎片化学习实现了从零到整的知识构建的过程,能够把零散和碎片化的知识构成一个完成且系统的体系,方便学生更好的掌握相关的知识,提升学生的能力。
二、“互联网+”背景下高中数学碎片化学习活动开展策略
(一)借助微课设计碎片化学习内容,打造直观数学课堂
高中数学知识和涉及到的相关概念都是比较抽象的,这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经历一个知识从直观到抽象的过程,让学生可以对数学概念的本质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将数学中原本零散的内容进行整合,鼓励学生课下借助碎片化的时间完成微课的观看和学习,通过微课教师可以利用动态图画来直观的呈现相关的数学概念,这样就可以给到学生直观形象的感受,便于学生更好的进行碎片化的学习。教师在制作碎片化微课程学习内容中一定要和学生短时记忆的工作特点相吻合。我们大脑接受大量的信息知识,它的保有记忆时间是有限的,那么学生就很可能对知识会遗忘,而碎片化学习避免了学习内容蜂拥而至,便于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吸收,可以兼顾到各个知识的有效衔接,为学生提供完整的知识体系。比如在学习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关于函数相关概念时,教师就需要分析学生已有经验,学生在初中已经了解了简单的函数概念,高中涉及到的内容会更加抽象,那么在微课中教师要采取直观的方式进行内容呈现,可以围绕自由落体运动来建立速度变化的函数模型,教师就可以将自由落体运动的视频以逐帧播放的方式展示给学生,给学生以更具直观性的感性认知。而且在知识讲解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层层递进,配合相关的例题,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吸收。然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专门的练习,比如已知函数f(x)=logax(0<a<1),那么函数y=f(x+1)的图像是哪一个?
(二)打造多元碎片化的高中数学课程资源平台
数学课程中优质的碎片化网络资源是相对比较丰富的,但是很多可能并不符合高中生实际的学情,无法达到比较理想的学习状态。所以为了提高数学课程的学习效果,帮助学生筛选出有价值的碎片化的信息,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就应该给学生打造一个多元碎片化的资源平台。这个平台中应该涉及到课程网络资源库、课程微信公众号、课程手机应用APP、课程QQ群以及各种数学实践项目网络资源等相关的内容。学生在这个平台上面可以进行内容的观看和下载,也可以进行语音交流还有数据统计等等。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在线测试,让学生学习之后可以完成相关检测,这样教师也可以及时的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而且在平台上面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些额外的学习小贴士,开拓学生的眼界。通过构建这样一个碎片化的学习平台,能够建设碎片化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生动直观的学习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比如在学习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复数》内容时,在讲复数的概念及其几何意义还有复数的四则运算这些知识时,教师可以将这些内容通过一个个小视频的方式呈现出来,然后让学生进行逐一的观看,这样其实也可以利用起学生碎片化的时间,来帮助学生巩固和复习知识,然后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算,比如巩固复数乘法的运算律 ,让学生思考对任意Z1,Z2,Z3∈C完成表格补充。
(三)采用合作学习,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学习方式
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在新课改背景下一定要不断地创新目前课程教学的方式,这样才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碎片化学习的效果。那么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碎片化学习目标,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学生个体学习行为往往会受到群体的影响,那么采用合作学习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小组的讨论中加深对于知识的理解,完善知识体系。在开展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教师要参与到学生的合作中,促进彼此之间的联系,实现课内课外、线上线下互动机制构建。比如在学习北师大版高中数学《数学建模活动(二)》时,需要涉及到建筑物高度的测量相关的内容,这时候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中将碎片化的内容进行整合,完成知识的重建,全面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网络背景下碎片化学习已经成为了教学改革的趋势,通过碎片化学习和教学的整合,能够让学生更好的参与到学习中,那么教师一定要构建多元化的网络资源教学平台及课程评价体系,为学生进行碎片化学习提供更加全面地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王慧,王丹.张天弓.互联网+背景下碎片化学习策略研究[J].计算机时代.2019年03期.
[2]谢洋.基于微课的大学生碎片化学习策略研究[J].中小学电教.2018年09期.
[3]郑立坤.李霜璐.移动互联网时代碎片化学习策略研究——从“复原重构”到“零存整取”[J].现代交际.2019年0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