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生活化情境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作 者:乎鲁西旦木·沙吾提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五十团第三中学,新疆 图木舒克 843806)
大
中
小
摘 要:物理这门学科本身就和我们的现实生活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如果在授课中教师可以把物理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生活进行结合,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拉近学生和物理学科之间的距离,让学生认识到物理学习的意义,提高学习的效果。所以教师需要结合教学的内容来创设一些生活化的情境,借助生活化情境让学生感受和体验物理现象和物理知识,帮助学生更好的利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 关键词:生活化情境;初中物理;物理教学
在新课改背景下对各个学科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学活动要能进行创新,善于和学生的实际整合,物理学科是初中阶段的重要学科,该学科的教学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态度,培养学生科学精神。而为了提高物理教学的效果,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些生活化情境,让学生能够和物理学科产生亲近感,帮助建立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文就生活化情境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展开进一步思考。
一、结合教材选择生活现象,提升课堂生活气息
在我们初中物理教材中其实涉及到了很多的内容都和现实生活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那么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挖掘教材中富有生活气息的教学内容,并且结合生活现象来进行知识的传授和讲解,进而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物理知识,体会物理现象,让整个物理课堂沉浸在生活的气息当中,也拉进学生和物理之间的距离,便于为学生后面物理知识的探究做好充分的铺垫。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噪声的危害和控制》这一课时,本节课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和体验、探究实验,了解防治噪声的途径和思路。并且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其实这节课的内容就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在课堂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生活中优美的音乐和一些噪音,通过对比让学生认识到噪音的危害,比如交通噪音、工业噪音,还有家庭噪声、娱乐场所、商店、集贸市场里的喧哗声等等,然后让学生进一步分析讨论噪音来源和等级危害等相关的知识,通过和现实生活的结合,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了解决噪音问题的重要性,然后引导学生去思考控制噪音的一些方法。通过和生活现象的结合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问题探究的积极性,而且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养成环保的意识。
二、创设生活场景,利用生活情境解释物理知识
物理是一门理科课程,所涉及到的内容很多也存在着一定的抽象性,所以为了帮助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物理知识和各种物理现象,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定的生活场景,让学生在具体的场景中观察和体验,进而更好的理解各种物理知识。这样也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比如在开展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摩擦力》这部分教学时,本节课要求学生能够知道摩擦力的存在和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并且可以通过对生产、生活中摩擦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和对科学的求知欲。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摩擦力,正确的判断摩擦力大小和方向,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场景,模拟一些小的实验,帮助学生更好的去掌握摩擦力相关的知识。比如在跑步的时候穿球鞋不容易摔倒,让学生思考其中的原因,或者教师把弹珠仍在地上,发现最终总能停下来,让学生思考其中的原因等等,借助这些生活场景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摩擦力的相关知识。又比如在学习本册书《浮力》这一课时,这节课要求学生可以认识浮力,了解浮力方向。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同样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生活化的情境,比如漂浮在水面的轮船、木块、水鸭子、人,浸没在水中的潜水艇等。让学生思考前面视频中的轮船、人等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让学生通过讨论去理解生活中的浮力现象,进而激发学生了解浮力相关知识的动力,引发学生的思考,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浮力相关的知识。
三、鼓励学生自主探究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物理教学还侧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所以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避免一味地知识的灌输。生活化情境教学也不仅仅局限于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些生活化的现象,教师还要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物理和生活的联系,可以自己创设情境,解释现象。所以在生活化情境的创设中教师一定要规律学生合作探究,共同来挖掘物理和生活的联系,提升学生学习的效果。这样才能真正的培养学生今后使用物理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物理核心素养。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家庭电路》这一课时,本节课需要学生掌握家庭电路组成,能够掌握安全和漏电保护器原理。这节课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了提高这节课的授课效果,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自学和研学,在自主的学习中去体会生活和物理的联系,可以提高对于物理知识的理解,更好的解决家庭用电中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分析家庭用电的两条线,然后让学生对试电笔构造进行了解,思考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为什么必须接地?等等,通过在教学中和家庭用电实际的联系来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认识,更好的培养学生利用物理知识解释和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初中物理是学生进入到初中之后新接触的一门课程,而且这门学科具有着较强的抽象性,所以很多学生学习起来存在着一定的难度,为了提高授课效果,教师要挖掘物理中生活化的元素,为学生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可以在生活场景中感受物理知识,体验物理现象,能够充分认识到物理和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从而激发学生探索物理现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学习物理知识,解释物理现象,解决物理问题,实现学生物理素养提升。
参考文献
[1] 李崇辉.生活现象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3(31).
[2]黄德龙.探究趣味物理实验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实践运用[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9).
[3] 陈菲.探究趣味物理实验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实践运用[J].科学咨询,2018(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