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开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对 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作用
作 者:谢 军
(石河子第二十八中学,新疆 石河子 832000)
大
中
小
摘 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突出了传统学校和课堂教学的局限,带动学生在活动实践中掌握技能和方法,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被学生日后的成长与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主要探究在小学阶段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对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作用,希望能够为广大小学教师提供思路和参考。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整体素质;小学阶段;作用分析
引言
在小学教学阶段过程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具有综合性、开放性、实践性、自主性、生成性、创新性、发展性以及整合性等明显的特征,这门课程通过强调学生参与实践从而形成探究和创新意识,同时掌握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思路,从而发展学生能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在小学教学中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仅对提高小学生的学业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还有利于促进小学生各方面素养的提升。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促进学生学业发展方面的作用
(一)能够延伸课堂教学过程
在小学教学中,组织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既可以开发学生的脑筋,又可以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一方面,能够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学生在实践的过程当中通过思考,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然后又在实践运用当中形成了全新的知识,从而促进自身知识体系的完善。
另一方面,在组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为了高效的完成学习任务,教师会组织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去收集、整理以及处理相应的信息,在活动过程当中,学生也会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思考和探究,从而发挥了群体的作用和价值,这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整体上提升了学生的素养。
(二)促进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在小学教学过程当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的在于强调小学生的亲身体验,小学生需要亲自动手经历问题的提出、方案的设计以及问题的解决,通过勤于思考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们还可以不断的完善自身的活动计划。这不仅能够更新学生的认知结构,同时还能丰富学生对问题的认知与理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样便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比如,为了增强学生关爱自然和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走进自然”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在校园或者社区当中完成社区活动和服务,比如捡拾废品,种花种草等,让学生增进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通过参与环境保护活动,形成环保意识。这样学生也在劳动过程中形成了社会责任感,在完成自身力所能及事情的过程当中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了可能。
(三)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小学教学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的是过程,因此十分侧重学生的亲身体验过程,更加注重对学生评价的全面性、主体性以及过程性。学生通过了解这些评价,能够及时的认识到自己的发展状态,从而不断调整自己的成长方向,帮助自己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种综合性的评价方式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带动学生参与到学习实践当中,从而促进小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方面的作用
(一)是渗透德育的有效途径
在小学教学过程中,课堂是德育的主要阵地,但在素质教育背景要求下,教师必须要让德育教学走出课堂和学校,走进家庭和社会当中。因此,学校要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综合实践活动形式,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这样才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没有围墙的学科,它面向了学生的生活领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也来源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基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的实际问题,因此,教师要组织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这样教学的意义要远比其他课程更能够体现德育的价值。
比如,每年的母亲节都是学生们耳熟能详的节日,在这一天当中,所有的子女都会赞扬母亲,感恩母亲,但是光光停留在口头赞扬是远远不够的,面对小学生来讲,他们的意识薄弱,不能够更加深刻的理解这个节日的含义。为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让自己为母亲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小学生通过实践真正形成感恩母亲的意识。有的学生就在睡觉前为母亲端了一盆洗脚水,然后帮自己的母亲洗脚,并说“妈妈辛苦了。”通过小学生们的亲身实践,不仅完成了课外实践活动,同时也实现了对德育教育的内化,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有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
在小学教学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具有自身的个性和需求,同时也有独特的认知方式,尊重每个小学生的个性,同时促进小学生个性的发展,也是学校教育的目标所在。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以学生经验、社会需求和实践为核心的课程,教师必须要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在此基础上,允许学生研究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从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展现他们的聪明才智,这样才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改善他们的社会行为,增强他们的责任和服务意识,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总而言之,小学教师必须要重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创设综合实践活动形式和内容,完善学生的整体素养,实现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的价值和目标。
参考文献
[1] 徐兆林.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对提高中小学生整体素质的作用[J].经验交流,2014,(12):23-24.
[2] 程文闯.综合实践活动课提高学生整体素质[J].课程与教学改革,2017,(03):43-44.
[3] 王佳贤.怎样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J].新课程教研,2018,(09):46-47.
[4] 胡杨林.上好综合实践活动课,提升学生综合素质[J].素质教育,2014,(13):54-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