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浅谈“互联网+”背景下家园 共育促进幼儿良好习惯养成的策略
作 者:姜晴晴
(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莲池幼儿园,安徽 阜阳 236000)
大
中
小
摘 要:随着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幼儿园与家庭之间的沟通方式和渠道也发生了变化。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微信、微博等平台的普及和运用为家园沟通提供了便利,家长和学校可以通过各种平台共享信息,互相交流孩子在学校和家里的真实情况,实现幼儿园与家庭的双向互动。家长和幼儿园要善于利用互联网平台,加强交流合作,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关键词:互联网;家园共育;习惯;沟通
前言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进步,“互联网+”带给我们的不仅是沟通联系上的方便,更重要的是在生活各个方面给人们带来的重要影响。在学校教育方面,互联网信息技术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幼儿教育中,“互联网+”为家园互动提供了新的渠道和方式,有力地促进了家园共育的发展。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微信、微博、论坛等网络平台不断普及,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在手机、平板等终端上使用和搜索,这也为幼儿园和家长的沟通提供了重要媒介。家庭是影响幼儿成长的重要环境,家长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孩子既需要老师的教导,也需要家长的陪伴与支持,对幼儿的教育不能仅仅依靠学校,需要家长和学校共同努力。所以,要想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习惯,家园共育是最好的途径。在“互联网+”背景下,家园共育也更加方便和及时,因此,学校和家长要重视家园共育的作用,要学会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加强双方的沟通,及时了解幼儿的情况,共同努力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一、树立家园共育理念,重视幼儿习惯培养
在现代互联网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情况下,家长和幼儿园要树立家园共育的理念,利用互联网技术督促幼儿习惯的培养。通过网络技术的运用,可以加强学校和家长的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幼儿在学校和家庭的情况,针对出现的问题寻找解决方法。例如可以利用微信群来进行沟通。老师要及时分享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活动状态,有问题及时与家长联系,督促家长与老师一起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家长也可以将孩子在家里的一些状态分享给老师,让老师全面了解学生。通过家长和老师我的配合,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学校里,如果发现幼儿有一些不好的习惯时,老师可以拍一些日常图片或是视频发给家长,让家长发现自己孩子存在的问题,如有的孩子挑食,有的孩子自理能力差,有的孩子休息时间大声吵闹等,这都是不好的习惯。同时,老师可以分享一些有关孩子培养良好习惯的文章等等在群里,告诉家长孩子培养好习惯的重要性,让家长意识到培养孩子的好习惯,是需要家长和学校共同努力的,督促家长要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为孩子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当家长和老师都树立了家园共育的理念后,教学效果也就事半功倍,也更有利于对孩子的教育。
二、整合网络资源,提高家园共育质量
互联网中有很多教学资源,老师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中丰富的信息资源,组织各种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到幼儿教育活动中来,通过活动来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可以组织一场文艺活动,引导家长在网络上寻找相关的节目进行表演,并且让家长尽量参与到表演中去,和孩子一起练习,由于每个孩子的性格特点都是不同的,他们表演的节目也会不同。在正式活动的那天,老师可以以此来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如告诉他们在观看别人表演的时候不能大声喧哗,要认真观看,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要遵守会场的纪律,如果大声喧哗是对别人的不尊重,那么自己表演的时候别人也不会认真观看,此外,老师也可以参与到活动中去,与同学和家长一起,增强彼此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在合作的过程中加强了解;再比如,家长也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收集一些有关家园共育的有效方法和成功经验,与老师互相交流讨论,针对自己的孩子存在的问题共同分析研究,探讨有效的方法,促进孩子改正缺点,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健康成长。
三、建立亲子互动平台,培养幼儿行为习惯
当前互联网中有很多互动平台,例如微信是我们每天都会用到的,方便快捷。所以,学校和老师可以建立相应的亲子互动平台,以此来培养幼儿正确的行为习惯。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一个校园网站,在网站里建立一些互动模块,如“家校连心”、“幼儿成长”、“互动课堂”等,在模块里放入一些有趣的话题和知识,并且不定时与家长互动,出一些互动题或是小活动,引导家长参与到幼儿教育中来,拓展教育途径;老师可以利用微信或是QQ等交流软件来进行家园共育。建立微信公众号来进行亲自互动,在公众号里建立不同的主题模块,在不同的模块里设计相对应的内容,如在学校模块里,放入孩子们平时学习、吃饭、游戏时的一些图片或是视频,让家长时刻关注自己的孩子,在家庭模块里,可以让家长上传一些孩子在家时的状态分享,老师也可以观察孩子在家的情况;在家园共育模块,可以放一些亲子活动之类的内容等等,在不同的模块里,老师和家长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孩子,了解孩子,从而发现其中的问题,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找到合适的方法去解决问题,老师也要注意引导家长去发现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有的时候孩子的问题是家长问题的反映,幼儿阶段孩子会去模仿家长的一些行为习惯,所以,这也是老师和家长需要注意的一点,通过网络平台的运用,加强家长和老师、学校之间的互动交流,为孩子成长提供便利和有效渠道,在家园互动下,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念,促进孩子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结语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改变了传统单一的教育模式,给家园共育带来了便利。幼儿园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采取各种科学合理的措施和方法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家长也要重视与学校的沟通,及时反映幼儿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为学校教育提供支持,实现家园互动无缝衔接,形成互相交流、互相促进的良好氛围,为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共同努力,为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杨蕴.“互联网+”背景下家园共育沟通模式探究[J].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2020(4):21-23.
[2]张晓玲.“互联网+”家园共育模式下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实践研究[J].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2020(10):53-54.
[3]黄维婷. "互联网+"背景下家园共育模式研究[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9):1105-11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