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内外整合的策略研究
作 者:陈学秋
(浙江省临海市桃渚镇晓村小学,浙江 临海 317000)
大
中
小
摘 要:在全民阅读日渐盛行的当下时期,教育部开始着力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作为学生,提高知识广度和宽度,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起着关键性作用。如何能够完善和加强课内外阅读并将其有效的链接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因此,教师应该积极地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加大阅读量并从信息中汲取有效内容。本文将针对小学生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衔接的方法策略展开具体探究。 关键词:课内外阅读;策略研究;小学语文
前言
高尔基曾经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话一针见血地表明了阅读的重要性。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优良的基本素养,激发学生不断钻研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是学生深入了解世界和探索世界的方法途径。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在语文课堂上引申课内外阅读,将课本上的内容与课外的相关知识内容有机结合,为学生构建一个优良的语文阅读环境,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技巧,而且能够紧密联系课内外,做到学以致用。
一、以课本内容为基础,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
在每个学期开学之初,教师可以根据语文教材的内容以及学生的阅读水平,来推荐不同类别的阅读书籍。尽管语文科目迎来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书本里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精心选择的,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学研究价值。但是,书本内容毕竟有限,不足以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以课本内容为基础,创建课外阅读平台,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开拓小学生的阅读视野。比如,在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课文是对中国四大名著的摘选,其中《草船借箭》、《猴王出世》、《景阳冈》、《红楼春趣》这些都是脍炙人口的文章,学生们读起来总是津津有味,回味无穷。但仅仅是局限于这四篇文章,不足以体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也不能够更深层次的了解四大名著。因此,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通过举办读书会或观后感等形式,进一步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学习并积累课外阅读。同时,这样不但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也可以通过这样的阅读平台,扩展学生的阅读面,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
二、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教师的综合能力直接决定了学生的理解水平,一个好的教师可以在学生的成长路上起着关键的作用,同样也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传统的教学课堂,教师主导的整个教学活动,总是夸夸其谈地讲解着阅读理解,运用一种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这样仅仅只是教授学生知识并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也不会主动去探索知识。久而久之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教师也失去了抛砖引玉的引领作用。因此,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当其冲的应该是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应该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将阅读的技巧以及方法教授给学生,让其在课外的阅读时间里充分运用并达到所期待的效果。当然教师也应该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阅读水平以及阅读速度,应该着重在阅读速度上拔高练习,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布置相应难度的阅读练习。
三、规范阅读方法,开展多元化的阅读教学
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级别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及阅读量各不相同,这就有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阅读水平,制定不同的阅读规则,通过粗读、泛读、略读、精读等方式来提高阅读能力。同时,教师应该教授学生如何科学地进行阅读,从而更加高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在针对不同文体,不同形式的阅读内容,应当具备分辨能力并根据文章的篇章布局及时调整自己的阅读方式,可采取朗读、速读、默读、精读等不同的阅读方式,在不同的阅读语境下具有不同的效果。例如,在学习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古诗三首中《石灰吟》,应该从作者于谦的身世背景,以及做这首诗的背景环境入手,这首诗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诗,表达了作者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因此,在阅读及朗诵这首诗时就应该意志坚定而不是拖拖拉拉。再比如,阅读六年级下册《鲁滨逊漂流记》这一篇世界名著节选,就应该带着冒险精神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去阅读。同时,应该开展多种形式活动的阅读活动,让学生们在世界名著以及中国名著的阅读浪潮中感受文字的力量,增强学生阅读的兴趣和乐趣。常言道,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当课堂的教学不再拘泥于课本,课外阅读也普遍进入课堂时,学生们自然而然就会对阅读产生极大的兴趣,到时候学生从课堂阅读走向课外阅读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四、科学筛选课外读物,制定阅读计划
在指导课外阅读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阅读内容探究阅读方法和技巧。小学生理解能力较为薄弱,接触的阅读材料层次不齐,而市面上的阅读读物也是五花八门,使得学生不知道如何选择。在面对阅读难度大的阅读读物时,通常会使得小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大大受挫,最终失去了阅读兴趣。因此,教师就应该为学生推荐并提供较为合适的课外读物,例如推荐《十万个为什么》、《上下五千年》等难易程度适中的阅读书籍。除此之外,还应该帮助学生制定阅读计划,尤其是针对自我管控较差的学生。应规定一周阅读篇章数量,通过摘抄好词,好句,好段等多种形式,来约束学生进行有效阅读,以此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保证较好的完成阅读任务。教师还可以通过建立微信群,让学生每日打卡,同时也可以要求学生与家长一起开展阅读,通过亲子共读等多种形式,让家长来监督学生进行课文阅读。
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在小学语文的课程教学过程中,课内外阅读的有效整合对语文综合素质的提升决定性的作用。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当学生的引领者和指导者。根据不同层次以及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应该制定完整而且具备可行性的教学方案,以此来满足学生日渐丰富的阅读需求。综上所述,应该寻找一套适合学生认知能力的阅读教学方案,以此为基础,结合课内外阅读,让学生在熟悉课本内容的同时能够不断延伸到课外阅读,寻求一个最佳的契合点。教师在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的同时,应该着力激发学生的认知能力和主动学习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实现全方面的成长。
参考文献
[1] 涂娅丽. 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整合的有效策略[J]. 科学咨询,2021(4):149.
[2] 陈月芹. 如何实现小学语文课内外有效阅读整合[J].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0(9):97.
[3] 曲岩. 浅议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整合的教学策略[J]. 语文课内外,2020(18):231.
[4] 周庆生. 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整合的有效策略[J]. 课外语文(下),2020(6):17,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