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有效提升小学低年级学生书法素养的策略探讨

有效提升小学低年级学生书法素养的策略探讨

作 者:罗凌云 (佛山市禅城区石湾第一小学,广东 佛山 528000)

 摘   要:小学低年级是激发学生写字兴趣,培养学生正确书写习惯,提高学生写字水平的最佳时期。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书写水平、良好习惯、审美能力,激发他们了解、认识、热爱汉字和书法等书法素养。根据学生实际对书法的认知和学习状态,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有效提升低年级学生良好的书法素养:1.活动激趣,调动学生识写的内驱力;2.二次开发统编教材识字单元,把识字单元和汉字构形规律相联系,规范写字指导并渗透良好的习惯教育,结合课文内容拓展书法知识;3.巧设环节,让书法教学富有童趣;4.落实评价激励,保持学生的书写热情。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书法素养;有效教学策略
2013年中国教育部发布的 《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中小学书法教育应达成的目标包括书写水平、良好习惯、审美能力,以及了解、认识、热爱汉字和书法,提高文化素养,增强文化自信与爱国情感等许多方面。这些都是学生应该具备的书法素养。当前的语文教学中发现,学生的作业、作文本出现错别字的现象屡见不鲜,有些学生还随着识字量的增大,错别字也增多,令老师头痛不已,究其原因,其一,就是学生对正确书写不够重视,兴致不高。其二是学生未能正确地识记这个生字,造成书写的错误。小学低年级是激发学生写字兴趣,培养学生正确书写习惯,提高学生写字水平的最佳时期。如何通过书法教育培养低年级学生良好的书法素养,需要我们努力探索一条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途径。
一、了解学生对书法的认知和学习状态
按照教育部课程标准要求,一二年级学习硬笔书法。《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第一学段的识字写字教学,要让学生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学习独立识字;要让学生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等。笔者选取了一年级4个班197名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后附小学一年级书法教学调查问卷)。通过本问卷调查了解到:第2题调查学生对写字重要性的认知,100%的学生认为重要,可见书写在一年级学生的心目中是非常重要的。但在第3题了解学生对自己的字满意度中,却有67.57%的学生对自己的书写觉得一般,23.24%的学生对自己的书写觉得不满意。
 
本问卷第4题了解学生书写习惯,64.86的学生%认为写生字前观察字的占格和笔画的起笔、收笔位置非常重要,34.05的学生认为重要,说明学生有良好的书写意识,教师对学生的教导和影响是很大的。
本问卷第5题了解学生课上学习汉字的兴趣,非常同意、同意的比率总共95.68%,第6题了解学生练习写字的喜欢程度,非常喜欢和喜欢比率总共是80.55%。由此可见,教师的课堂教学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学习是有趣、有效的。
二、活动激趣,调动学生识写的内驱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书法练习没有什么捷径,只有从基本的点横竖撇捺开始,循序渐进才能真正写得一手好字,而这个过程是枯燥乏味的,教师只有把握学生心理规律,调动起他们对书写的内驱动力,让他们在书法学习中感到快乐,才能让他们主动自觉地进行练习。还可以与书法课堂、书法社团相结合开展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体验感悟到成功的乐趣,从而勉励自己刻苦学习写字的技能,坚持写好字。如编字谜、读儿歌、观察想象字形的教学活动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观察思考,激发兴趣;讲书法家练习写字的故事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书法家身上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高尚品质;还可以通过欣赏书法家的作品,欣赏校园师生书法作品,开展书写竞赛,展览学生优秀作业,并邀约家长欣赏,评比班级“小书法家”等活动,提高学生识写的兴趣。
三、二次开发,丰富统编教材识字单元内容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在一、二年级安排了六个独立的识字单元,语文园地各安排了6次“书写提示”板块,对学生逐步提出书写要求,书写目标也是逐步提高。如:一年级要求“养成写字姿势的良好习惯,注意笔顺规则”;二年级书写提示要求“先看后写,才能减少修改次数,保持页面整洁”。
(一)把识字单元和汉字构形规律相联系  
汉字是形、音、义的统一体。随着汉字的演变,楷书的笔画简洁易写,改变了小篆、隶书复杂的“形”。作为教师要掌握和恰当运用汉字规律,学生找对了方法才会有事半功倍的练习效果,后继发展的空间才会有更大。
1.字形教学形象化。如教学一年级上册识字的第一课《天地人》可以借助形象直观的图画和故事。学生在形象生动学习了“天”的笔画,同时还知道了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懂得了我们要做一个坦坦荡荡的人。
【教学实录节选】
师(出图1):同学们知道天是怎么来的吗?为什么“天”中有个“大”字呢?
生(看图1):我知道这个是开创天地的“盘古”,他的头上是“天”。
生2:“大”就是一个张开双臂的人。
师:“大”是大英雄盘古的样子,而在“大”上面加一横变成的“天”,就是指人头顶的区域。
图2、图3的“地、人”同样可以通过图画,结合学生的生活见闻、动作演示等形式,让学生形象记忆,同时得到良好品德的熏陶。
图1                              图2                             图3
2.笔画讲解生活化。经常有学生写的笔画不到位,教学中对一些易混淆的笔画要进行细致的点拨,如图1:“竖弯钩”容易写得窄小或者少了“钩”,把它想象成优美的白天鹅就非常有趣味性。教师教学其他笔画也可以借助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让学生产生勾连,帮助记忆,如图2、3、4、5。
  
 
   
 
 
3.笔顺规律、间架结构学习精细化。汉字的结构和比例有多种组合,有些字作偏旁时会改变笔顺,如“车、牛”作为合体字的左偏旁时最后一笔改为了“竖、提”。注意了这些细节变化,学生书写合体字时就会有意识避让,为正确书写汉字奠定基础。还可以利用儿歌和简易图提醒学生细心观察,提高书写的规范意识。如编唱田字格儿歌:田字格,四方方,写好汉字它来帮。左上格、左下格、右上格、右下格、横中线、竖中线,各个方位记心间。还可以利用下图帮助学生比照、观察生字的间架结构。
(二)规范教学中渗透良好的意志品格教育
通过读帖、示范、描红、临帖、评议、修正六个环节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提供生动、正确的示范极为重要。利用视频展示台,教师范写时可以根据生字的难易程度,讲解写字时运笔的节奏、笔画的位置、用笔的方法,使学生从感性认识入手。在听老师的点拨讲解中,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鉴赏能力也能得到提高。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要坚持教育学生“规规矩矩写字,认认真真做事,堂堂正正做人”,在书法指导中潜移默化地渗透意志品质教育。如唱写字歌:“背要挺,字看清,头摆正,肩放平。手离笔尖一寸,胸离桌子一拳,眼离桌面一尺。”还可以开展“我的姿势我最美”坐姿握姿大比武,开展纠正错误握笔姿势(如图1、2、3、4) ,硬笔书法作品欣赏、硬笔书法作品临摹等活动,更好地规范学生书写习惯,养成良好的文明礼貌行为习惯。
(三)结合课文内容拓展书法知识
识字单元往往囊括了丰富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识记汉字的同时,也丰富自己的见闻和感受。如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识字一包括了《春夏秋冬》《姓氏歌》《小青蛙》《猜字谜》《听故事,讲故事》,还有《语文园地一》读儿歌和童谣的教学内容。除了语文课堂基本字的识记和书写,教师还可以适当拓展有关书法的知识,多途径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如增加书法博览板块,了解新石器时代的骨锥笔、甲骨文的刀刻笔 、毛笔的出现、蒙恬的传说、中国四大名笔、毛笔的种类、毛笔的组成、毛笔的选购、造纸术……还可以插入书法小故事,拓宽学生的视野,提升书法素养,让学生爱上中国的传统文化。
四、巧设环节,让书法教学富有童趣
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倡导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这对于新课标要求下的书法教学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在书法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着眼于提高学生在书法课堂上的参与热情,引导学生学会自主观察、比较的方法,其实就是找到了学习书法的秘诀。
小学生具有好玩、好奇的心理特点,富有童趣的学习环节能有效地满足低年级学生的需要。教学中,教师可以巧设板块:金点子、书写小锦囊、小试身手、写字小能手、书法博览、书法大世界等,有趣的学习环节可以让学生轻松地获得书写技巧。
【教学实录节选】
师(出示偏旁二点水和三点水):同学们有什么妙招可以记住这两个偏旁?
生:点像雨滴。
生2:三点水连起来像一把扇子。
师:结合同学们的发言,我们就有了一个“书写小锦囊”了!两点水:上小下大要呼应,点提距离要适中。三点水:三点分布呈扇形,左散右聚要记牢。
师:今天我们评比“写字小能手”的要求: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带有二点水和三点水的生字“冲、冰、凉、池、河、清”,看准后再临写,养成看准后再落笔书写的好习惯。
五、评价激励,保持学生的书写热情
低年级学生在遇到困难比较容易采取放弃或半途而废的态度,采取多角度的评价激励措施,才能促进学生练习书法的积极性长期良性循环,让他们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对学生的书写作品进行五星级评价,每节课进行“写字小能手”评选,即时表扬练习认真的学生;每月进行一次书法测评,一学期进行一次书法大赛,评选“小小书法家”,提高他们学习书法的积极性。
教师除了对学生的书写效果进行评价,还要对学生的书写习惯进行评价,书法作品和常态作业相结合进行评价,自评、他评、小组评、家长评相结合。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更有利于增加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更高要求自己,发挥自己的潜能,不断提升自己的书法素养。
参考文献
[1]杨鼎夫.《书法学习指导》一二年级上下册[M].花城出版社.2020年10月第1版.
[2]谈永康.关于小学生汉字认知与情感的调查报告和建议[J].小学语文教师.2019年12期.14至15页.
[3]金文伟.汉字学视角的汉字构形规律与教学例析[J].小学语文教与学.2021年第3期.12至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