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任务型教学法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的创新应用

任务型教学法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的创新应用

作 者:殷然然 (安徽宿州技师学院,安徽 宿州 234000 )

 摘   要: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教学活动能否顺利开展实际上与教师的教学方式有根本上的关系。任务型教学方式是当前教学逐渐被重视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是通过为学生布置任务,在任务中引导学生思考,推进教学进程发展的教学方式,能达到提高学生思考能力,促使学生进步的作用。文章从当前教学环境出发,分析了任务型教学法的概念以及现状,阐述了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过程中如何使用这一教学方式。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法;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创新
任务型教学法是20世纪80年代,新课程标准改革的过程中产生的英语教学方式,能从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对于开展教学活动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不只是提升学生的英语考试成绩,而是在教师积极引导之下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让学生能通过英语教学掌握使用英语进行沟通与交流的能力,为此,教师就应该积极利用任务型教学法,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利用能力。
一、任务型教学法概念
任务型教学法是围绕着任务的制定与实施开展的教学方式,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就是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的过程,其任务完成的情况就是学生学习取得的成果[1]。任务型教学法就是将学生的认识与教学互动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认知指的是学生在课堂上通过教师讲解的课程了解英语的基本知识,通过接收信息、处理信息等过程完成知识水平的提升。教学互动指的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与教师之间开展互动,促使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任务型教学法指的就是教师为学生设置符合教学实际情况的教学活动,并在任务完成的全过程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这是进行英语教学的主要方式,能提升学生英语表达能力。当前的一些学者如Jane Willis、David Nunan都强调任务型教学法需要为学生布置符合社会实际以及学生情况的实际教学任务,在任务完成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任务型教学法有三个阶段,分别是任务准备阶段,这一阶段中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特点、学生的需求等查询相关的教学资料等,设计出符合教学实际的任务;第二阶段是任务完成阶段,在这一阶段中,教师需要对教学过程进行统筹的安排,把握教学重点,将教学内容通过任务的形式传授给学生;第三阶段是任务结束之后的评价阶段,在这一阶段中,教师能根据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为其进行评价,通过教学效果对教学过程以及任务的实施进行评价。
二、任务型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现状
任何教学方式运用到教学过程之中的时候都需要与实际教学情况相符,否则就只是对教学方式的照搬,是机械性的模仿,不能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影响,可能还会产生适得其反的作用[2]。
当前,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大多数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教师讲解,学生接受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这样的教学形式可能会导致学生的英语基础能力较强,实际英语沟通能力较差,能取得较好的成绩,但是不能掌握全面的听说读写能力。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应该是引导学生学会用英语进行沟通,使得学生适合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但是,在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之下,英语教学在学生的眼中成为了单纯的记忆单词与语法,英语学习的目的就是提升自己的整体成绩。以英语教学为例,教师在进行课文教学的过程中,一般更加注重的是对课文的翻译,对课文上出现的生词进行翻译,并要求学生对课文进行背诵。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都是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记忆为辅的,这样会导致学生对英语教学产生误解,产生英语学习只是简单的记忆这一观点。在就业导向的教学现状之下,可能会给学生带来负面的影响,影响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甚至是就业发展。为此,就需要及时展开英语任务型教学法,转变传统教学方式,改正或弥补其中存在的弊端。
三、任务型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一)注重交际功能
任务型教学法的根本目的是提升学生使用英语的能力,让学生能利用英语进行日常沟通与交际[3]。教师通过对学生布置教学任务,促使学生学习英语能力的提升,那么,教师就应该在教学任务中明确英语的语言功能,给予学生语言信息。在对学生进行信息传达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了解当前实际的英语交际规律,让学生在自然而然中流露出对英语的应用能力,让学生能更加深刻的体会到英语的教学情景,也能更好的掌握英语能力。
例如:教师在教学“Giving Shopping Advice”一课的时候,能为学生设置特定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对整体环境进行理解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英语表达能力。教师为学生设置“shopping center”(购物中心)为学生准备购物所需的物品,让学生扮演购物的人员。在这一阶段中,教师要对学生布置教学任务,让学生选择自己满意的购物产品,并利用英语询问其价格,最终计算出自己所买的物品总价是多少,购买的物品不能少于三种,最后,学生还要对自己所买的物品进行评价。
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参与到整个教学环节中,通过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提升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这样能促使学生更好的掌握英语任务,提升学生用英语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明确师生的角色
任务型教学法与传统的英语教学方式是不同的,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负责为学生布置教学任务,学生是教学活动的执行者,负责执行教师布置的任务,在完成任务之后对教学过程进行分析,在分析与思考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英语使用能力。
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需要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任务,在制定任务的时候还要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最大限度的引导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整体英语成绩。因此,任务应该是由简到难,依次进行的,从基础性的知识或者较为容易完成的任务入手,然后逐渐加大任务中涉及知识点的难度,提升任务完成的难度,让学生逐渐适应高难度的教学任务以及对话场景等,循序渐进的提升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与英语沟通能力。
学生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的时候,需要跟随教师的引导方式,对英语内容进行细致的学习,积极融入到英语教学场景中,通过自主参与的学习方式,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促使学生学习成绩进步。
(三)将任务延伸到课外
课堂时间有限的,教师通过课堂对学生产生的影响也是有限的。因此,教师能利用课外时间为学生布置相应的英语教学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升英语水平。教师在布置课外任务的时候,一定要注重任务的趣味性,促使学生在积极的英语氛围中进行英语学习能力的提升。
例如:教师在讲解“a souvenir to remind me of China”的时候,教师在课上为学生讲解了本课的基础知识点,以及课文中蕴含的文化知识等之后,能让学生在课后通过使用多媒体、询问长辈、互相讨论等方式找到几种能使得学生想到中国的纪念品,然后再在课堂上用英语介绍自己找到的纪念品,如找到方式、纪念意义等。
学生在完成教师布置任务的过程中,虽然其英语表达方式可能不太标准,但是学生在表达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这种教学方式能突破课堂教学的局限性,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英语的时间。最后,在教师总结学生阐述方式以及任务完成情况的时候,能加深学生对自我的认知,还能让教师能更加直观的了解到学生当前的学习成果,并能针对这一成果制定接下来的教学目标,并针对学生学习过程存在的不足之处开展更加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促使教学效果的提升,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结论
综上所述,任务型教学法实际上是服务于课堂的教学方式,应该以教学实际情况为根本,让学生在这一教学方式之下获取到更多、更直观的教学效益,从传统教学方式的提升基础知识转变成当前就业为导向的提升英语交流能力,为就业奠定基础。教师为提升教学效果,促使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应积极开展任务型教学法,通过明确职责、注重交际功能、延伸到课外教学等方式提升教学效果,通过任务引导学生参加到教学过程中,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梅, 文艺, 刘芯意. 任务型教学法的制约因素和对策分析 ——以高职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为例[J].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2020(5):60-62.
[2] 钱书晴. 任务型教学法在高职院校英语写作课中的实践研究[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9, 209(05):135-136,163.
[3] 李婵, 张丽超. 任务型教学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才智, 2020, 000(012):230-230.
作者简介
殷然然,1984年2月23日,女,安徽省宿州市,汉,本科,助理讲师,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