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信息技术应用于初中数学中的价值研究
作 者:李碧丽
(深圳市宝安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广东 深圳 518101)
大
中
小
摘 要: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相融合已经初步成为一种教学新常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的优势较多,它可以融入学生的课前、课中、课后学习,也可以使学生通过动态画面感知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理论理解能力及实际运用能力。本文主要分析信息技术应用于初中数学中的价值研究。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信息技术;价值研究
引言
由于初中数学教育是一个人从小学到初中的过渡时期走向正规教育之路的起点,其社会性决定了数学教育要与时俱进。因此,将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相融合,不仅能够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还能促进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点进行掌握,从而让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得到长远发展。
一、打造轻松愉快的教学课堂
根据初中数学的学科特色,想要让学生更有效地掌握初中数学教学中与理论和实践知识相关的内容,并强化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教师除了要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之外,更重要的是要锻炼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使其可以在同一类型的问题上举一反三,对抽象的问题加以讨论,以此来解决实践问题。这就要求教师为学生打造相对轻松且愉悦的数学学习环境,让学生可以自由地和同伴讨论问题,形成自身观点,使其全身心地投入数学情境中,寻找问题的答案。例如:在教学“几何图形”的这部分内容时,由于几何图形的空间感和形象感较强,传统的教材无法充分体现几何图形的特点,教师可以在数学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教学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脑海中对数学问题产生动态化的演示,从而提升其举一反三的能力。与此同时,教师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时,要对学生的生活情境和学情基础进行动态化的了解和掌握,采取分层或结构化的讲解和论述,强化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尤其在几何图形学习之初,加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不仅可以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实际的教学环节中,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数学学习方法,强化其核心能力的培养效率。
二、融合信息技术联系现实生活
数学与现实生活之间的紧密关联性在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环境下已经被充分肯定,广大教师也做出了将生活元素融入课堂中的实际行动。因此,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要发挥信息技术突破时空局限性的功能,通过融合信息技术联系现实生活授课,让学生更好地感受数学学科的价值,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以积极的情感参与汲取知识的过程,最终达到帮助学生提升应用能力和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益的目的。比如,在教学“数据的集中趋势”这一节时,首先,我融合信息技术播放了某城市一周内的天气预报,让学生计算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平均数,使学生在初始环节体验到统计的基本思想。然后,我分别引导学生学习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概念,在帮助学生了解数学理论的同时使其体会到所学学科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了学生运用数据信息分析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我引导学生归纳了本堂课的数学概念,组织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学习体验。
三、运用信息技术,实行分层教学
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主思维意识,程式化、统一化的教学模式很难从整体层次上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教师可以结合学情、教材内容,利用信息技术对学生开展分层教学,以便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接受更适合自己的数学知识,以此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针对某一主题的数学教学内容来说,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制作分层次的微课内容,以此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从自身角度认知数学知识,并有所提升。对于学优生而言,教师可以将一些难度较高的问题通过微课对学生进行展示,并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灵活运用能力,以此从拔高层次提高学优生的数学知识学习能力。而对于中等生来说,教师则可以对他们进行知识内化方面的引导,使中等生对所学的数学定理、概念、公式等进行有效理解,这有助于培养中等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而对于学困生来说,这部分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较差的主要原因是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目的性不强。所以,对于这类学生,教师应从为学生树立学习目标为切入点引导其学习数学知识,循序渐进地激发学困生的数学学习情感。教师可以在微课中引入一些名人数学故事,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情感,引发学生的共鸣意识,这样才能确保学困生能够产生自主学习的动力。然后,教师再引导学困生从学习数学基础知识开始打基础,并逐步导入具有相对难度的数学问题。此外,在数学课后复习环节,教师同样需要利用分层教学模式,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数学教学引导。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布置复习内容和课后作业,并运用信息技术考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然后,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测评,并制订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通过教师的提点,在自身层次获得提升。同时,教师也应总结出不同层次学生在完成作业中存在不足之处的共性,并从综合角度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短板进行理论与实践的指导,以此有针对性地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最后,还需要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出具电子试卷,对学生进行分层测评,以此考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对教师指导内容的理解情况,达到通过复习和做作业提高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目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教育要与时俱进。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不仅要追求个性化教学,更要以培养创新人才为己任。将信息技术与初中学科教学相结合已成为新型的教学方式,其能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的同时,也能充分发展和展示个性,以便教师开展针对性辅导,真正实现初中数学的因材施教。
参考文献
[1]张高忠,于晓玲.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研究,2020(08).
[2]吴成.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