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作 者:李恩惠
(重庆市北碚区人民路小学蔡家校区 400700)
大
中
小
摘 要:阅读教学小学语文教学中,是重要的发展学生个体认知,陶冶情操,养成个性,实现全面发展的核心。利用好阅读教学来提升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结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况,探讨了在教学中成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心理健康;渗透策略
立德树人背景下,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内容。小学是重要的人生启蒙阶段,在这一时期加强并实现良好的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将对其今后的长远进步,身心健康的良好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一、在解读时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对文本进行解读是阅读教学的核心教学内容。在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分析、解读时,教师可以挖掘阅读文本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契机,实现有效的教育渗透。例如,通过学习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文《陶罐和铁罐》时,教师可以采取由浅入深、由此及彼的教学方法实现:
1.请先独立阅读课文,然后与同伴分陶罐、铁罐、人类三种不同角色,合作完成课文中对话内容的朗读;
2.根据自己的朗读感受,谈谈自己对所扮演角色的性格的了解,并表达你的想法:是否喜欢这个角色?为什么?
3.从陶罐和铁罐的不同结局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4.阅读课后的《北风和太阳》,将其与课文中的陶罐和铁罐对比,分析陶罐与太阳、铁罐与北风两组角色之间的相似之处,并与同伴讨论梳理思路。
5.从故事延伸到我们的现实生活,回想一下你身边是否也有像陶罐、铁罐、北风、太阳这样的人?请选择一个人物的故事与同伴分享你的经历,并尝试用自己的话将经历的主要内容写下来。
这一过程中,先引导学生从自己的角度去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然后通过与同伴的合作展示,学习他人的优点,并借助同伴的示范激发学生自己加深对课文中陶罐和铁罐角色的认知,掌握课文所反馈的人生道理。再借由课外故事和生活经历,成功地将课文本身和其他课外读物、学生的生活见闻联系起来,通过比较、共鸣、评价等方式,让其增长见识、发展认知。也让学生彻底懂得: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退步;以谦虚而不软弱的态度正确对待人与物等道理。这些道理可以指引学生改正自己的一些不正确的认知,塑造谦虚、坚韧的心理品质。
二、根据文本创设情境渗透教育
基于阅读文本创设教学情境,能增强阅读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通过体验情境而更全面、深刻地解读文本内容。同样,也能让学生在情境中,更准确地理解相关的哲理、情感、价值观,进而实现对学生意识和行为的良好渗透[1]。例如,在学生阅读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课文《我是什么》时,可以设计如下情境加以引导:
1.请学生将自己代入到课文中“我”的视角,用自己喜欢的语气、语调完成课文的朗读。由于课文中的内容充满童趣,“我”的语气欢快、活泼也态度积极,如“在海洋里跳舞、唱歌、开大会”,可以将其中的正能量传递给学生自身,并且通过以“我”的视角朗读课文,也能让学生学会肯定自己、悦纳自己。
2.教师组织学生一起制作相关道具,指导学生合作完成课文中主要四个场景的情境表演:根据课文中的颜色(如黑衣服、红袍),动作(如散步、奔跑、跳舞),声音(如唱歌)等元素,利用道具、多媒体渲染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然后请学生利用道具和自己的想象,再现对应场景画面,并融入自己的即兴设计。过程中,通过团队合作制作道具、服装等材料,以及与同学合作完成节目的表演,可以发展学生的团队精神,让学生学会与他人沟通时听取意见,并在积极快乐的氛围中展示自己,发展创造能力,培养自我表达的自我肯定和自信。
三、在互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互动贯穿教学始终,高效积极的互动,可以让阅读教学质量再上一个台阶,更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创造更好的条件。所以为了提高阅读教学效果,并强化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和质量,教师就应当根据阅读教学目标而设计多样、高效的互动[2]。例如,在学习四年级下册古诗《宿新市徐公店》时,教师可以根据本诗描绘的春天景色,提前预设关于春天的问题与学生互动,如“你最喜欢春天的什么景物?”、“春天你最喜欢去哪里游玩?”,学生由教师的提问引导,可以即时展开联想,回忆或想象春天的景象和自己的亲身经历。这样可以为主体教学做好铺垫,也能以春天的美好、充满希望,定好本堂课的情感基调,让学生保持一种积极且充满生机的状态进行学习。在学习古诗内容时,也可以设计包括角色扮演、情景再现等在内的互动形式。教师还可借助多媒体的图片、文字、声音、动画、视频等元素,强让学生对古诗中所描绘的画面有更强烈的感知,强化对大自然、春天的热爱情感。最后在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态度和情感表达上,教师也要注意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氛围,对于可能出现的矛盾要及时干预,加以化解,确保学生、师生之间能够和谐相处。这些互动不仅有助于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更能在一个健康向上的环境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价值熏陶。
结语
小学语文教师除完成日常的学科教学外,还应在课堂教学中同步向学生渗透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应以阅读教学为主要阵地,结合小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通过丰富解读文本、创设教学情境、优化教学互动等方法,助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靳巧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19(05):90+89.
[2]杨洁琼.探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J].中华辞赋,2019(08):50-51.
作者简介
李恩惠 性别:女,出生年月:1970年8月,籍贯:重庆北碚,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小学语文,职称:中小学一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