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核心素养下高中政治教学对 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实践
作 者:唐多强
(海南省东方市东方中学,海南 东方 572600)
大
中
小
摘 要:高中政治课程是一门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品德教育、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社会科学常识教育的必修课程,是中学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教育社会主义性质的重要标志。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各学科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理论指导,也是对广大教师的基本要求。本文立足于高中政治课程教学研究,谈一谈自己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几点尝试,力争探索出有利于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社会责任感;核心素养;高中教育;政治教学
前言
社会责任感是现代社会中,人与生活环境、人与他人义务既伦理关怀,是一种道德情怀,是个人对自身、对集体、对国家以及社会所承担的道德责任。强大的社会责任感是中华民族基本的道德规范。如果一个人有责任感,那么他的言行对别人、对民族和国家都会有益。当他的利益和集体的利益有摩擦时,他会主动放弃自己的利益,以大局为重,不计较个人的得失。一个人只有有了责任感,才能让自己不断向前,不断进步,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此外,社会责任感也是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要想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加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是必要前提。
一、优化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教材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主要素材。尽管新课改提倡丰富教学内容,走出以“教材为中心”的困局,但我们不能完全脱离教材内容,教材依然是教学的理论指导,是我们开展各种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所以,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也需要挖掘和提取教材中具有责任感的内容。
例如,《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这一内容,我们应适当渗透创新价值,让学生意识到创新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创新责任意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一内容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自觉维护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的责任意识;《全面依法治国》这一章节内容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守法的责任意识;《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这一章内容的教学可引导学生认识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培养学生自觉传承、弘扬以及创新传统文化的社会责任意识。只要我们教师善于挖掘和解读教材内容,结合学生发展需要创造性呈现教学内容,就一定能够将教材价值最大化,充分发挥教材全面育人价值,呈现教材多元化功能,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责任教育,唤起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通过学生自主研究,让学生形成社会责任感
诚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作用非常重要,教师角色也不可或缺。但新课改教学背景下,教师绝不是主宰课堂的人,教师更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帮助者,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尤其时高中学生,他们的心理发展已经趋向成熟,自主意识强,初步建立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能力,能够在教师的引导和点拨下实现自主学习。而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也离不开学自主意识,自由学生主观上意识到责任的重要性,主观上看到自己对他人、社会应该负的责任,才能真正树立起责任意识,真正建立社会责任感。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适当开展自主研究学习活动,给予学生自主学习机会,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例如,在实际的教学课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有一定社会责任感内容的课题让学生进行研究,给学生一个研究方向,让学生思考其中的道理和知识。以《综合探究 践行社会责任 促进社会进步》这一内容教学为例,我们可以设定总的研究主题:决战脱贫攻坚“花”开全面小康,然后确定分议题:劳模带动——绣花机响搬迁点;精准扶贫格桑花开小康路;建言献策我为全面小康献枝“花”。请学生合作探究,从经济与社会角度探讨该如何实现小康这一目标。除此之外,还可以搞一些模拟活动,针对社会上的现象,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演绎其中的故事,从而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能够获得最为直接、直观的感受,从而对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进行培养。
三、组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践行社会责任
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单靠教师自身对学生的教育效果是远远达不到的,教师还需要学生的主动性,要引导学生对于知识主动探索。在教学当中,学生对这门课程会感到厌倦,就是因为学生对这门课程没有兴趣。教师可以组织班级内的讨论、辩论、演讲等活动,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学生对于社会责任感产生主动认知的兴趣。教师可以偶尔在课堂活动当中提出一个或者多个有深度的问题,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多进行思考,长此以往对学生是有很多好处的。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情境活动,引导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尽量创造出真实的情境,从而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教师还可以找一些相对有意义的课题内容,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探讨,让学生做一些社会调查等,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增加社会责任感,还能够提升学生社会实践的素养。
例如:在教学完“践行社会责任 促进社会进步”这一课后,高中政治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共同参与社会义工的慈善活动。慰问孤寡老人,清洁街道卫生,参与社会普法活动和义医活动,旁观法庭,参加民主选举投票等等。这些都是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认识自己的责任义务,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直接途径。
结束语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是高中政治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也是高中政治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新时代高中政治教师应深刻认识到当前高中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现实问题,并结合教学实践探究教学指导策略,促进学生理解、体验、践行、升华社会责任感,为学生未来融入社会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路俊萍.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分析[J].学周刊,2018,(03):105.
[2]李德庆.浅析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J].才智,2017,(20):41.
[3]付维青.浅析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J].学周刊,2014,(17):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