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学英语教学应结合文化语境
作 者:章 艳
(安徽省桐城市第八中学,安徽 桐城 231400)
大
中
小
众所周知,语言与文化是相连的,对语言的教学离不开该语言国家文化知识的介绍和输入。大多数老师在时代的大潮流下,面临挑战,作了很大的改变,教学也取得了很大进步,但多年来的老式教学方法还在不同程度的延续着,使得学生在学英语的过程中感到困难重重,误解很多,汉语式英语层出不穷。这种方法适应不了考试,也不适应学生在实际生活和交际中应用语言的需要。之所以如此,我认为,原因之一在于我们缺乏具体的语言文化氛围-语境。由于社会文化因素的不同,我们的语言输入载体缺乏,英语的教与学变得越来越困难,吃力,而效微。 那么文化的定义是什么呢?culture is the total accumulation of beliefs、customs、values、behaviours、institutions and communication patterns that are shared, learned and passed down through the generations in an identifiable group of people .and in brief, it is a complex system including knowledge ,belief, arts morality, law, custom and any other ability gained by people as members of a society.
因此,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我们必须清楚,
一、由于社会文化的不同,受其影响,给学生的语言学习带来如下问题
(一)交际用语
(1)学生刚学到用英语问候的时候,常打招呼说:Have you eaten? Where are you going?等。说实话,句子虽然无错,但不符合英语语言国家的见面打招呼的文化习惯。如果我们把这些客套语直译成英语,外国人往往会觉得你很无理,甚至有可能造成误解。”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Good evening” 以及初次见面常说:How do you do?/Nice to meet you.是英语语言国家人的常见问候语。
(2)对于人的称呼方面,英语人名和姓的位置和汉语不同,我们汉语姓在前,名在后,而英语正好相反,例如:Phyllis Wilson, Wilson 是姓,Phyllis 是名。如果加上头衔,学生们往往出现这样两种称呼:Mr. Phyllis 或者Teacher Wilson. 有时候,老师也会忽视这一点。实际上,英语国家有两种称呼方法:“By using the first name: Jane, Mary, and etc, or add some title with the family name-Miss Jones, Doctor Williams” 在他们来说,直呼其名,并不是不礼貌。
(3)在听到别人的赞扬的语言时,中国人和英语语言国家的人也是不一样的。我们中国人的习惯是谦虚一些,外国人的习惯则是欣然接受。如:中国人在听到You English is excellent时,会按照汉语语言的文化习俗回应说:No, no,根据英美人的语言习惯,常回答为:Thank you!
(二)写作用词造句
学生在用英语写作时,他们喜欢按照汉语思维和汉语特点,往往造成句子难懂和错误。殊不知,中文和英文之间存在着许多不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社会文化因素。由于忽视了社会文化因素语境的语言教授,学生们的造句
(1)只求语法正确,忽略内容的可读性:学生们学习英语早期常常造这样的句子:I have eyes. /Is this my mouth?
(2)只求表达意思,忽略句子结构的正确性。有不少学生们在写英语句子时,往往按照中文字面意思去翻译,如:long time no see./We see books every day.
二、英语教学结合文化语境的重要性
(一)中学英语课本中教学内容涉及到越来越多的社会文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逐步全球化,不断更新的新教材中所涉及到外国文化的课文量在不断增加。每个单元至少有一篇文章是关于文化的。就拿2021年高一新教材第三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来说。课文选了梵高等三位世界级绘画大师的作品欣赏。如果没有创设的文化背景和一些相关的语境,是没有办法让学生理解和接受语言知识的,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的,这与当前的新课程标准是不协调的。
(二)英语教学离不开文化因素
语言并非是一种符号,它是有内容的,是饱满的。学语言并不是只掌握语法规则和词汇,“Also it is not enough to learn a language. Learners must learn to use the language”(D.H.Hymes)
老师在教授语言的过程中,不仅要语言的基本知识,发音,读写和语法结构,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学生的听、说、读、写几个方面都要兼顾到。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懂得说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社会文化因素,也是学生自身终身发展的需求。创设语言环境,让学生更多了解英语国家社会文化因素也是老师的责任。为什么有的学生受母语的影响那么根深蒂固呢?实际上,在本国语教学时,我们对学生的语言与技能的培养和社会文化因素是一起进行的。但是,在教授英语的时候,课堂只有老师和学生互动交流,存在具体语境缺乏的问题,学生难以感知语言运用的场合,不能身临其境,所以只有死记硬背了,很难实现教学的真正目的。
三、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创设文化语境
对学生们学英语所出现的困难和问题,英语老师在平时教学中在以下的方面要注意。
(一)听力
高考英语听力占卷分值30分,占比高。不少学生抱怨他们花了时间来练习,但效果不好。究其原因,一则,学生的词汇量有限,发音不准。二则,他们只是低头听,看选项,而没有与之配套的情景呈现。要知道,听力的水平是同说那种语言国家的文化政治经济等相关联,那种只听读音去理解,对学生来说是有困难的。
我们回想一下,如果材料我们熟悉,有一些背景知识,无论是什么题材的文章,我们很容易听懂,即使有些生词,通过上下文,我们也能猜出大意。有个英语对话的笑话就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问:Where are you from? 答:Hawaii.(夏威夷)。常被非英语国家的人错听为:How are you? 因此,问者就很纳闷。但如果问者知道夏威夷是美国的一个州时,他就不会理解错了。
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加强听力训练的同时,对学生的语言文化背景语境的创造和引入,也是必不可少的。
(二)阅读理解
英语阅读理解一直是高考英语试卷中份量和分值多的部分。而且,这部分涉及的社会文化因素很多。所以,外语教师要在平时教学中,多收集这方面资料,实时的创设语境,利用讲解,图片,多媒体等形式展示给学生,让来自实际生活中的东西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所阅读的内容,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
总之,为了学生们学好英语,作为英语老师要处理好语言和文化的关系,。Clairkramsch 在他的(language and culture)书中讲到语言对文化的三大功能:“语言表达文化现实…语言体现文化现实…语言象征文化现实…”。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贯穿一些文化知识的讲解和创设一些语言环境,解决由于中西文化差异给学生带来的学习障碍。让其在听说读写几个方面的技能得到全面发展。同时,鼓励学生在了解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过程中,建立自信,学习其他民族的文化精髓,开阔眼界,启迪思维,拓展能力,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和思考世界,从而达到学英语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教学与研究》1989第3期林纪诚:语言与文化综论.
[2]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情景创设《中小学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年第九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