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中地理课堂学生注意力失焦及干预策略研究
作 者:王丽云
(黑龙江省鹤岗市绥滨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黑龙江 鹤岗 156200)
大
中
小
摘 要:注意力是学生学习的一种基本能力,注意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研究表明学生的注意力越集中学习效果就越好。高中地理研究的是地理环境及人类与地理环境间的关系,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特殊性,对学生的要求较高。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效率,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及时干预学生注意力失焦问题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对高中地理教学中影响学生注意力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高中地理课堂学生注意力失焦的干预策略,为高中地理教学效率的提高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地理;注意力;失焦;影响因素;干预策略
引言
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是高中地理高效课堂的保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失焦,因而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时要想打造高效的地理课堂就要想方设法地帮助学生维持注意力。据调查表明,学生的注意力呈波状发展,刚开始上课十多分钟注意力最集中。随着时间的延长,大脑就会进入疲惫期,注意力就要开始涣散,直到快下课时,开始期待下课注意力回归。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时要根据学生注意力发展的特点,采取有效措施干预学生的注意力失焦现象,让学生进行高效地学习。
一、高中地理课堂影响学生注意力的因素
(一)学生的原因
高中地理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涉及自然与人文两个领域的内容,知识面广而抽象性和区域性明显,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学生因为难理解而容易注意力分散。学生学习时的阅历、学习目的及思维方式也是影响学生注意力的重要因素。如有些地理知识会涉及到当地的民俗风情,如果学生去过当地就会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则很容易理解,反之就会遇到困难。高中生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处在发展阶段,而有些地理知识对学生的抽象能力要求较高,会让抽象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学习时遇到困难。如在进行鲁尔区的工业分布知识时,需要学生将这一地区的资源与工业分布抽象性的联系起来,如果不能学习兴趣就会下降,注意力就会不集中。
(二)教师的原因
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模式、教学设计及教学手段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注意力。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有些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时仍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评价的主要因素,采取的教学方式也以讲授式为主。这样的教学模式下的高中生在学习时仍处于被动的状态,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导致学生获取知识的宽度变窄,不利于学生潜能的开发,很容易让学生注意力失焦。还有些高中地理教师教学设计不合理很难让学生的注意力长时间保持集中,使得学生注意力失焦。有些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时教学手段不科学,授课时为学生呈现内容过多的地理知识,教学节奏过快,容易让学生的注意力失焦。
二、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学生注意力失焦的干预策略
(一)合理导入内容捕捉获学生的注意力
据调查发现,学生在刚开始上课时的注意力比较集中。因此合理利用课前三分钟导入教学,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利用视频、图片、故事等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多感官参与到学习中,从而刺激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进而主动投入到地理知识的学习中。如上午第四节课,学生经过了很长时间的学习,很容易处于疲惫状态,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熟悉的电影片段导入教学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为学生播放《流浪地球》的片段,让学生回忆地球刹车后影响出现的情形,利用创设的情景吸引学生注意力,让他们以良好的状态进入到学习中。
(二)创新教学模式唤醒学生的注意力
高中地理教材中的活动题模块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动手实践等活动提供了极好的素材,高中地理教师可利用好这些素材唤醒学生的注意力以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积极性。如在进行气压带和风带相关知识的教学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利用地球仪、硬纸条及透明胶带等材料制作三圈环流模型,利用模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板图教学也是高中地理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利用板图边画边讲给学生带来视觉听觉等多感官的刺激,使学生集中注意力,达到高效的学习目的。如在进行中国地形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利用简单的笔调将中国地形的轮廓和主要山脉的走向准确的勾画出来。让学生通过观察简单的中国地形图得出“三横三纵一弧”的规律。教师结合经纬度地形剖面图为学生讲解中国地形,使学生形成中国地形的整体意识。在学生理解掌握后再让学生上台填写出相应的地形名称,从而调动学生积极情绪,遏止学生的学习疲劳,干预学生注意力失焦。
(三)利用练习总结强化学生注意力
课堂后期学生经过一段新知识的学习后,思维容易出现混乱。这一阶段学生的注意力又重新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教师可在这一时期引导学生利用简洁的语言对所学习的重点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利用总结检查学生掌握知识情况的同时帮助他们建立新旧知识间的桥梁,使其内化为自身的知识网络结构。如在学习完洋流这部分知识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对洋流的特点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进行总结。然后再让学生分析洋流对澳大利亚东部西部气候产生差异的影响。最后再让学生做适当的随堂练习,以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通过练习强化学生注意力,使学生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结语
注意力失焦是非常典型的一种课堂问题行为,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时可采用有效措施吸引和强化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在适当的刺激下集中注意力,使注意力处于最佳状态的同时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中,从而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吴俊. 高中地理课堂如何调控学生的注意力[J]. 科教导刊,2013(31):139-140.
[2]张建权. 浅析如何在高中地理课堂中提高学生的注意力[J].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2017(6):69-70.
[3]韩昊. 数字化学习环境下开放教育学生注意力失焦的研究[J]. 科技风,2020(9):238,261.
[4] 曹培杰. 数字化学习中注意力失焦的原因分析[J]. 中国电化教育,2015(8):42-46,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