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西师版小学高段语文教材德育要素呈现

西师版小学高段语文教材德育要素呈现

作 者:李恩惠 (重庆市北碚区人民路小学蔡家校区 400700)

 摘   要:语文作为塑造德育修养、培养价值观念的重要人文学科,在编选教材的时候需要格外注重德育要素的体现,以便潜移默化的将德育要素知识渗透给小学生。本文通过对西师版小学高段语文教材进行系统分析探究可知,其德育要素呈现特点分别是图文并茂渗透德育要素、围绕专题渗透德育要素、集中分散渗透德育要素,以此实现将德育要素知识逐步渗透到小学高段语文教学活动中。

关键词:西师版;小学高段;语文教材;德育要素
一、引言
德育教育就其字面意思理解指的就是道德教育,延伸开来则是教育者在遵循受教者品德塑造规律的前提下,从社会真实需求出发,通过言传身教的教育手段吸引受教者参与其中,以此实现对受教者思政理念、道德修养的内化与外修。德育教育从本质内涵出发是为了达成既定德育目标而制定的教学计划,通常情况下涵盖了思想、政治、法律、道德等多个组成要素。语文教材作为小学生接触德育知识的重要载体,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常常会在语文教材中渗透多种形式的德育要素,以此满足德育教育的多重需求。课文、插图、习题作为德育要素主要渗透形式,配合教材共同完成德育教育工作,插图、课文与习题需要呈现相同的德育要素,以此将教材中蕴含的主题特征、社会态度、思政观念生动形象的展示出来,以便于任课教师能够将德育要素逐步的渗透到语文课堂教学中。
二、西师版小学高段语文教材德育要素呈现特点
(一)图文并茂渗透德育要素
在西师版小学高段语文教材中几乎每篇可谓都会配有主题鲜明、生动形象且富有启发的插图,以此简洁明了、直观清晰的展示课文蕴含的德育要素。通过数据统计可知,高段小学语文教材中涉及到的配文插图涵盖了社会态度、自然科学、与人交往、个性品质等德育要素,其中以自然科学类德育要素相关配图占比最大。高段语文课文后面的推荐阅读文章也配有对应的插图,以此吸引小学生主动阅读学习。研究发现,图文并茂的教学形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还能进一步提升学生情感、改进学生态度、升华学生观念,对于小学生的德育素养提升至关重要。简言之,教材中的配图能够将课文蕴含的德育主题直观形象的展示出来,易于学生理解德育要素知识的同时也更利于学生德育素养的培育。以《颐和园的长廊》一文为例,语文教师在要求学生通读全文后在认真观察插图,在插图中找寻课文中描述场景,通过将抽象文字与形象图片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理解“长廊”的庄严肃穆,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潜移默化的引导其养成良好的爱国情操。像《翻越大雪山》这类与小学生日常生活毫不相关的文章,语文教师可以先要求小学生观察插图中描述的画面随后在通读全文,以此真情的感受到红军战士面对恶劣环境不服输、不放弃的顽强意志,以便培养小学生养成坚毅不拔的优良品质。
(二)围绕专题渗透德育要素
对于教材编制工作而言,需要紧紧围绕“专题核心”将相关资源整合起来,无论是教学经验的积累运用还是教学计划的制定实施,都需要从专题核心出发,通过适宜的教学方式将德育要素逐渐渗入语文教学活动中。正如西师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材第五单元的“爱国情怀”这一专题,旗下涵盖了《不平常的信》、《许世友四跪母亲》、《革命烈士诗两首》这三篇需要精细阅读分析的文章以及《鸡毛信》这篇需要粗略诵读的文章。无论是精读类文章还是诵读类文章都是紧扣“爱国情怀”专题思想的,这四篇文章分别展示了中国战士的博爱无私果敢精神、子女对祖国母亲的敬爱之情、革命者慷慨赴义的高尚气节以及小英雄面对敌人英勇果敢的样子。除了教材中罗列的课文紧随主题变换外,在课文后面的积累运用环节中的“语海拾贝”模块也附加了很多彰显爱国情怀的名言名句,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道德品性。以固定专题的方式逐步渗透德育要素,有助于将相关语文内容整合统一起来,提高语文德育教育连贯性的同时也能逐步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德育观念与思想。
(三)集中分散渗透德育要素
通过对西师版小学高段语文教材的编排特点来看,各单元都涵盖了课文习题与积累运用这两大结构,其中课文又由精读课文、略读课文、推荐课文这三个类别组成,与社会态度、自然科学、与人交往、个性品质相关联的德育要素多集中于课文习题这一结构中。粗略统计西师版小学高段语文教材中共计涵盖了110篇涉及到德育元素的课文,其中自然科学相关的德育课文约有54篇,个性品质及社会态度相关的德育课文分别为39篇与35篇,剩余23篇则为与人交往相关的德育课文。小学高段语文教材之所以涵盖更多与自然科学、社会态度与个性品质相关联的德育课文,就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基础自然科学知识的同时能够形成正确人生观念、养成良好品性,也就是以辩证唯物的思想看待分析问题。除此之外,课后习题、积累运用模块也或多或少的渗透了一些德育要素知识点,正是这种集中与分散相互穿插渗透的方式进一步推动了德育教育工作的发展,也从根本上培养了小学生的德育素养。
三、结语
小学语文高段教材之所以选择图文并茂、围绕专题、集中分散等多种编排方式渗透德育要素,就是为了彰显语文教材的人文特性,并将德育要素逐步渗透到小学语文课堂教育活动中,潜移默化的让小学生感受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并逐步培养其养成独立自主、爱国奉献、乐于助人的高尚德行。
 
参考文献
[1] 潘军.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研究[D]. 海南师范大学,2020.
[2] 李娇娇. 西师版小学高段语文教科书德育要是呈现及教学实施研究[D]. 重庆师范大学,2016.
[3] 冯铁山. 立言立德:小学语文教科书编写价值取向的演进及原则[J]. 宁波大学学报,2020(4): 45-46.
[4] 熊水莲. 谈德育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融合的作用[J]. 华夏教师,2020(4): 6-7.
作者简介
李恩惠 性别:女,出生年月:1970年8月,籍贯:重庆北碚,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小学语文,职称:中小学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