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重点与建议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重点与建议

作 者:刘保彦 杨玉杰 (聊城市东昌府人民医院,聊城 252000)

 摘   要:面对突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国家及各级政府部门对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更加重视,院感管理人员及医务人员更应熟练掌握感染防控的工作重点。本文根据医院感染管理法规规范、技术指南及感染防控的实践经验,从组织建设、重点部门管理、重点环节管理、医院感染监测控制等四方面阐述了感控工作的管控重点;并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从培育学科、建立体系、融入文化、强化信息等方面针对性的提出四点建议,旨在提升医院感染防控的能力及水平,为医院感染管理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Abstract:Faced with the sudden onslaught of COVID-19, the Party committees and governments at all levels has been paying more attention to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Health workers and nosocomial-infection-supervisiors should grasp more in the work of infec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Based on the experiences, protocals and regulations of the nosocomial infec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his paragraph aiming to increase nosocomial infection’s ability and providing references on nosocomial infection management reveals 4 key factors on nosocomial infec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s organization fostering, major department management, major protocal management and monitors and controls of the hospital infection. It also suggests nurturing disciplines, making principles, integrating cultures and strengthening informations on nosocomial infection management.
关键词:医院感染;防控;管控重点;管理建议
keywords:Hospital infection;prevention and control;Key points of control;Management suggestions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医院感染管理已成为医疗质量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现代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突发的新冠疫情,提高了感控的社会认知度,感控工作走入寻常百姓家,作者就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重点再梳理,提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发展的建议。
一、医院感染管控工作的重点[1-2]
(一)完善组织,统一思想,明确职责
1.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  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相关规定,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全权负责有关医院感染所有事务的实施和管理。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讨论通过的重要议题以医院文件形式下发,要求各部门执行。
2.医院感染管理科  住院床位总数在100张以上的医院,应当设立独立的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在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负责医院感染管理日常工作。
3.医院感染管理小组  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由科室主任、护士长、医院感染兼职医生(感控医生)和医院感染兼职护士(感控护士)组成,感染小组是医院感染管理三级管理体系的基础,是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第一线。科主任和护士长是科室感染管理的责任人。
4.职能科室的协作
医务科:协助组织医师和医技人员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落实医院感染管理的制度;护理部:协助组织护理人员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监督,指导护理人员严格执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各项制度;总务科:督促后勤、工勤、陪护等人员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的相关制度、控制措施;药剂科:负责全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督促临床医生严格执行抗菌药物应用的管理制度和应用原则;医学装备管理科:负责对购入的一次性使用医疗卫生用品及消毒设备进行审核,及时提供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用品;检验科:负责医院感染微生物学监测、培养、分离鉴定、药敏试验,每季度向医院公布临床常见细菌菌株及其药敏情况。各部门之间定期组织联合督查,并定期召开部门协作会议(联席会议),通过联席会议形式解决医院感染中存在的问题。
(二) 重点部门管理
重点部门包括重症监护室(ICU、NICU、RICU、NSICU、EICU等)、手术室(包括门诊手术室)、消毒供应室、血液净化室、内镜中心、口腔科、新生儿病房等。
1.明确的布局与流程要求:遵循洁污分开,各区相对独立,划分明确,布局合理,标志明显。人流、物流流向合理,不交叉不逆流。
2.独立的医院感染控制制度:科室根据工作特点建立科室医院感染控制制度,如ICU落实呼吸机相关肺炎、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等预防控制制度,手术室落实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控制制度、消毒供应中心落实器械清洗消毒灭菌制度等。
3.规范的消毒隔离技术:落实环境、用物及仪器设备的清洁消毒制度,对感染患者实施相应的隔离。
4.严格的手卫生及个人防护标准:操作过程防护措施落实到位,针对所有患者均应遵循标准预防,必要时采取额外预防,严格落实手卫生、无菌技术、消毒隔离等制度。
5.专门的医院感染监测项目:医院感染病例、手卫生依从性、环境卫生学、消毒效果监测等。可是根据工作内容制定监测项目,如ICU开展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等目标性监测,血液透析中心开展透析用水、残留消毒剂、血源性疾病等监测。
(三)重点环节管理
重点环节特点:涉及医院各个部门、有明确的高危因素、有特殊的预防措施、感染对象复杂,既可导致患者感染也可导致医务人员感染,实施标准预防能有效控制。医院主要重点环节预防要点如下:
1.接触患者血液和体液:对所有患者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感染性的病源物质,医务人员接触这些物质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实施标准预防。
2.各种侵入性操作和锐器管理:实施标准预防,规范操作,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使用后的锐器应直接放人耐刺、防渗漏的锐器盒。
3.医疗废物管理:医院应明确医疗废物管理责任。各废弃物产生部门负责人负责员工培训、监督、指导,废弃物产生部门员工负责废弃物分类、包装及前期处理;总务科负责除放射性废物外的所有医院废物的院内收集、运送、贮存、处置;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对全院废弃物处理流程监督管理。
4.多重耐药菌感染:医院制定并落实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和防控措施,加大对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的教育和培训,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建立和完善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测,严格实施隔离措施。
(四)医院感染监测和控制
医院感染监测是通过长期、系统、连续地收集、分析医院感染在一定人群中发生、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将监测结果报送和反馈给有关部门和科室,为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1.医院感染病例监测:《医院感染监测规范》要求,医院感染患病率调查应每年至少开展一次。现患率调查可用于医院感染监控调查,也可用于医院感染的长期流行趋势分析及校正日常感染病例报告率。
2.细菌耐药性监测:监测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现率、多重耐药菌感染检出率,通过比较分析不同时间耐药菌检出率,了解细菌耐药的发生发展趋势,为制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策略等提供重要依据。
3.抗菌药物使用监测:监测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率;I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外科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控制在术前30分钟~2小时内的比例(%)(剖宫产手术除外);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不超过24小时的比例(%);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接受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时,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等。结合细菌耐药性监测分析、反馈,制定管理策略促进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
4.消毒灭菌效果监测:主要指内镜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监测、医务人员手消毒效果监测、外来器械消毒效果监测、消毒液消毒效果监测、血液透析实验监测、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监测、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监测。
二、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建议
(一)培育医院感染管理学科、培养专业化人才
1.医院感染管理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涉及多学科并交叉渗透,目前还未作为独立学科纳入医学生的教学。我国医院感染管理学科发展具有中国特色,发展迅速,有明确的内涵,已初步形成具有管理和业务双重职能的新兴交叉学科[3]。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明确提出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制定岗位规范化培训计划、培训大纲;医疗机构宜制定医院感染管理专业人员岗位培训计划,课程设置应符合专业人员岗位要求[4]。中国医院感染管理已走向学科化发展道路,是一门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学科,如能从树立长远和全局意识,着眼健康中国战略大背景出发,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纳入医学院校,势必会提升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的职业素质,使医院感染管理知识系统化、学科化、体制化[5]。
(二)医院感染控制体系纳入疾病防控体系
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自暴发以来,医院感染控制由于医务人员发生感染而备受关注。医院感染控制未来面临最大的挑战仍是类似新型冠状病毒等新发传染病。将医院感染控制体系纳入公共卫生与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对推动医院感染控制学科建设和提高医务人员感控意识等方面的对策科学有效,可为现代医院感染管理指明方向[6],促进医院感染管理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2.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在专家学者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提出了明确要求,只有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健全预警响应机制,全面提升防控和救治能力,织密防护网、筑牢筑实隔离墙,才能切实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加强体制机制建设,促进公共卫生能力的全面提升。医院感染本是一个公共卫生问题,期待感控体系与疾控体系相结合,为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医院感染控制学科发展探寻新模式,构建更加健全的突发疫情防控体制机制。
(三)医院感染管理融入医院文化利于落实执行
医院感染管理融入医院文化,利于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知识的常态化学习和认知,形成习惯。医院感染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协作,全员配合,以党建引领医院文化建设,不断以专业的态度打造院感文化融入医院文化[7],与医院文化一起将疾病预防控制知识、重大疫情、公共卫生事件等信息通过宣传栏、组织各种形式的小型文艺演出和健康知识竞答等活动及时传送给员工和患者。医院文化的设计中导入哪些医院感染管理内容、哪些文化载体可以浸润员工心理形成工作常态化标准等问题,值得医院感染管理者探讨。
(四)强化医院感染管理信息化建设
武汉暴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在托管光谷方舱医院后,利用信息化建设,基于同济云平台的网络架构,实现方舱医院和同济医院的数据共享与业务融合,开展互联网诊疗服务,提高了疫情防治效率,降低了交叉感染风险[8-10]。强化医院感染管理信息化建设,有利于规范医院感染管理,给医务人员提供尽可能的安全防护,给患者就诊提供便利。整合医疗系统医院感染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资源,构建预防控制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区域内资源共享,有利于提高医院感染质量和科学管理水平。
三、小结
医院感染是一个国际共性问题,当前时期下医院感染防控难度不断加大,医院感染管理问题也愈发突出[11]。感控工作需要常态化,感控工作任重道远,感控工作要朝着价值感控、循证感控继续努力。各级卫生管理部门及医院管理者要了解感控的重点及当前感控的动态,避免因感控制度落实不到位等原因造成的院内感染事件发生。作者以期通过本篇文章使医院感染管理人员及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管理理论知识有一个系统了解,准确把握医院感染管理重点,承担医院感染防控责任,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参考文献
[1]张义丹,丁宁,胡豫,等.新冠肺炎疫情下武汉方舱医院运行管理模式及实践探析[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20,36(4):281-285.
[2]吴文娟,何丽华,刘波,等.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方舱医院院内感染管理探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20,36(4):320-323.
[3]李六亿.走中国特色的医院感染管理学科发展之路[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7(14):3126-3130,3138.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专业人员培训指南WS/T525-2016.
[5]付强.中国医院感染管理学科发展政策思考[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7(14):3121-3125.
[6]何磊,刘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现代医院感染管理的挑战与思考[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20,30(11):1601-1605.
[7]《中华医院管理杂志》编辑部.以专业的态度打造医院文化 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9,35(9):743-745.
[8]姚刚,张晓祥,汪火明, 等.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方舱医院信息化建设实践与思考[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20,36(4):334-336.
[9]任宇飞,张晓祥,李金,等.武汉同济医院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治中的信息化支撑实践探索[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20,36(4):331-333.
[10]程川,周彬,童俊东,等.新冠肺炎疫情下医院综合办公平台信息化支撑应用实践[J].中国数字医学.2020,(9):24-26.
[11]姚宏武,索继江,邢玉斌, 等.我国的医院感染管理与防控现状调研及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8,28(10):1563-1568.
作者简介
刘保彦,1978年出生,性别女,学历本科,职称副主任护师,研究方向:医院感染的管理与控制,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及医疗设备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