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医务社工介入在院精神病人康复服务的分析

医务社工介入在院精神病人康复服务的分析

作 者:黄燕华 (福建省南安市康复院,福建 泉州 362300)

 摘   要:当今社会人与人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工作及生活节奏逐渐加快,人们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面对压力时如果没有很好的进行排解,逐渐心理健康就会出现问题,甚至造成精神方面的疾病。现如今医疗社工介入在院精神病人的康复工作中,为很多患者的康复都有着积极作用。本文对医务社工介入精神病人康复服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为其他服务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医务社工;在院精神病人;康复服务;存在问题;服务建议
一、在院精神病人康复服务工作中医务社工介入的作用
精神病人一般对病情比较恐惧,他们认为自己的病重不能痊愈,不愿意与人接触和交流,经常生活在自我状态中,很少与外界接触和沟通,与社会脱离甚至丧失社交功能。医务社工介入在院精神病人的康复服务后,有利于挖掘精神病人的潜能,鼓励精神病人帮助他们树立康复信心。医务社工的介入能够引导精神病人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与优点,提高精神病人的自我认知能力,有助于他们的康复。医务社工的介入不但能够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还能够为精神病人提供周全而详细的服务,让他们能够享受到更多的医疗资源。医务社工介入后,能够帮助精神病人及其家庭正确认识疾病,并对患者提供必要的指导。他们可以疏导患者家属情绪,与医生进行及时的联系和沟通,维护患者的正当权利,为患者的康复提供更好的服务。患者家属的态度对精神病人的康复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但是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患者家属的心理压力较大,有时甚至超过患者,而医务社工的介入为患者家庭提供了情绪疏导的通道,有助于患者家属不良情绪的发泄,加深了他们对疾病的认识和理解,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二、医务社工介入在院精神病人康复服务的分析
秦某,女,27岁,大学文凭,因精神分裂先后两次住院治疗,但是不愿意住院,认为自己没病。
(一)个人基本情况
201X年,秦某大学毕业后考公务员,几千人的考试,成绩靠前进入面试,但是面试没有通过感觉失落后精神状态不好,后自行去医院治疗确诊为精神分裂症,住院治疗,病情有所好转,自认为没有精神疾病,抗拒服药。自我感觉左眼像是固定在眼眶里一样不动,面部表情僵化,偶尔会有幻听现象。与家庭成员间的关系不和,认为父母没有照顾好自己,自己才会成为这样,而患者母亲也报怨丈夫不关心患者。
(二)接案
医务社工进入医院找到秦某的主治医生查阅秦某病历,并与其主治医生进行交流,深入了解秦某的病情、治疗情况、住院状态以及所需介入的问题。医务社工在护士的帮助下将秦某送至辅导室与其交谈。辅导室环境安静而舒适,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医务社工首先询问秦某住院后的感受,目前情绪如何,希望得到哪些帮助。秦某说自我感觉病情已经好转,心情也比以前好了很多,觉得自己已不需要住院。谈及家庭时,秦某说自己的父母没有照顾好自己,经常因为自己的病情吵架,对父母的做法非常不满,感觉自己未来茫然,不知所措。
(三)患者需要评估
通过查看秦某病历、与医生、患者交流,医务社工对秦某的需要做出如下初步判断:
个人方面:提高对疾病的认知能力,增强其坚持服药的信心与动机;缓解其因为疾病所带来的压力;与秦某家人进行交流沟通;制定回归社区后的服务计划。
家庭方面:与其父母交流后提高他们对精神病的了解;加强家庭成员的沟通促进亲子关系的和睦。
(四)介入
在与秦某协商后医务社工制定了如下工作目标:提高对疾病的认知能力,增强其坚持服药的动机和信心,缓解因病带来的压力,加强家庭成员间的沟通,为其制定回归社区后的生活。
通过第一次交流,秦某的病情有了好转,对自身的病情有了一定的认知。通过与社工进行交流,秦某认识到自己自认为左眼固定不动,表部表情僵化及幻听都是疾病的表现,对疾病的认知能力有所增强,有了主动求助的愿望,希望自己能够早日康复。社工在辅导的过程中充分接纳秦某,用真诚的态度与其进行交流,鼓励他勇敢面对疾病,使其认识到精神疾病与高血压等疾病一样,都是能够通过药物进行控制和治疗的。帮助患者认识病情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复发的机率,提高患者主动求助的意识。
第二次会谈:社工与秦某一起总结了精神病复发的原因,并为其讲解了坚持服药的重要性及定期复查控制及康复的重要作用。秦某在交流中告诉社工,之所以不愿意住院和吃药是因为认为自己已经康复了,而且精神类的药物有许多副作用。如恶心、体重增加等。社工协助她与医生沟通,要求主治医生给其更换副作用少的药物。
第三次会谈:秦某说其父母关系不和,主要是因为母亲和她一样,对患者曾经的光辉成绩而骄傲,而对患病心理出现极大的反差,父亲对其关心不足导致父母关系不融洽,医务社工邀请患者父母陆续参加了3个月左右的患者家属沟通小组等服务活动。
(五)成效评估
医务社工运用了个案服务、邀请家属参加兴趣小组等专业服务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交谈后患者已能够正确认识精神病的表现,有了主动管理疾病的意识,左眼也比以前灵活了很多。家庭成员间的关系也有了缓和,父母陪她一起参加活动。在活动中秦某一家加强了沟通,而患者母亲看到了丈夫陪同女儿一同参加康复活动后也减少了埋怨。家庭关系也缓和了。
结语
医务社工介入在院精神病人的康复服务,能够有效弥补精神病患者服务的不足,有助于患者的康复。医务社工在介入服务时要不但要考虑患者本身情况,还要充分考虑社会环境对其康复的影响,能够多种方式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李全彩.精神疾病康复工作的社工嵌入[J].社会福利,2012,(8):22-25.
[2]黄啟洋1,李海林2,段炼1,等.医务社工介入在院精神病人康复服务的分析[J].社会工作,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