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作 者:刘志武
(新疆第一师五团中学 843015)
大
中
小
摘 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前进,教育的目标也在改变,教学方式也在逐步优化。当下,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初中授课中的关键任务,也是各项科目的重点。目前学生学习数学的途径一般是经过教师的教授,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部分教师尚未更新自身的授课理念,依旧使用陈旧的方式展开授课,学生的发展没有得到满足,直接限制了学生的进步。停滞不前的授课模式,导致课堂变得沉闷无味,学生在此种气氛下,注意力不能集中,尚未唤醒学生的兴趣,因此,培养学生对数学科目的兴趣是关键,从而进一步构建高效课堂。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一、当前初中数学教学现状
(一)教学目标不明确
在当前初中数学教学阶段,结合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我们不难发现,部分教师依然深受应试教学理念影响,导致教师一味地以提高学生分数成绩为主进行课堂教学的开展,将与考试相关的重难点知识内容进行单一的灌输讲解,而学生则在这种教学方式下,一直处于被动式的学习状况,这种学习状态所衍生出的学习方法也仅有死记硬背法,致使学生逐渐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学生很难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以及综合素养的形成。
(二)教学方式单一
数学教学一直在强调将数学和生活联系起来,可是部分教师还是没能将数学内容和生活联系起来,只是看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忽略了学生实践训练。数学是一项比较抽象的科目,必须具备极强的思维能力。由于教师教学方式比较老套,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训练的时候没有准确的解题思路,极大程度上阻碍了教学成效。
二、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一)利用多样方式,创设教学情境
数学知识有许多特性,如抽象性、综合性等等。而初中数学学科素养又和数学抽象的逻辑推理有着较为密切的关联,尤其是初中阶段的数学知识,随着其抽象概念的增多,学生要想理解也会更加的吃力。因而为了对学生良好理解数学知识一行为提供帮助,同时也是为了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可以对比较生动形象而丰富的教学情境进行创设,让学生直观地体会数学中的抽象知识,让学生能够在观看中,在脑海中对抽象的数学概念进行勾画理解。而情境创设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教师既可以利用现代化的信息设备。也可以利用数学教具,还可以依靠对知识的语言表达。通过如此生动形象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集中学生的精神,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增强。
以初一年级上册第三章的《一元一次方程》知识为例。鸡兔同笼,是中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数学问题,此问题可以很好地启发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因此,教师在教授此章节知识时,就可以对鸡兔同笼的问题进行讲解。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对《孙子算经》上鸡兔同笼的原文进行展示: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其次,教师可以对古人皱眉思考的形象进行模仿,并请求学生的帮助,而后就需要引导学生利用自己所学知识,对此问题展开思考。由于此种情境有着较强的新颖性,因而学生通常都会充满兴趣,而在学生的思考中,又可以充分地联系起方程的概念和实际问题。如此就能够让学生加强对抽象数学知识的思考,从而能够在其实际的逻辑推理过程中,促进其核心素养的有效性形成。
(二)注重概念教学,完成抽象认知
数学基础概念是数学学科当中的支柱,也是数学核心素养中要求学生认识的内容,当学生了解了一定的数学概念后,能够建立自身的数学抽象素养,从而以更加理性的思维去看待生活当中与数学有关的现象和问题,并从数学的角度思考问题解决的方式。同时,数学基础概念也是贯穿于数学学科始终的内容,数学教师在展开教学工作时,应当切实地认识到概念的重要性及其在数学学科中的核心位置,从而在对学生进行概念的有效讲解中,帮助学生形成数学抽象素养,满足数学核心素养的教育需要。
例如,在《图形的相似》中,本节课的主要概念是“相似图形”等。教师使用PPT为学生呈现生活中的大量实例,引导学生对这些图片进行观察,从而不自觉地走入相似的世界之中。之后,在学生观察了这些具有相似性的图形后,教师询问学生这些图形的特征,引导学生逐步讲述自己对相似的认识。紧接着,教师为学生引出“相似图形”的概念,并让学生结合之前的观察总结相似图形的特征,继而明确地认识到什么是相似图形。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和思考等多种方式,接触到相似图形的特征及其基本概念,从而完成从实际问题转变到数学抽象概念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数学抽象素养。同时,在基础的数学概念教授完毕后,教师也可以为学生展示一些相关习题,引导学生将认识到的概念应用在问题之中,从而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进一步地加深对概念的印象。
(三)设置有层次的问题,培养学生思维品质
对学生核心素养进行有效培养,教师还要在教学时设置提问环节,利用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来有效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问式教学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带动学生情绪,在提问的过程中增加了和学生的沟通,有效检测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生通过提问巩固了所学知识,学会灵活运用学到的知识来解决不同的问题。教师在提问时需要注意两点,第一是要善于把握提问时机,学会在最恰当的时候对学生进行提问;第二是要注意进行分层提问,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有些学生接受能力较快,有些相对较慢,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在提问时注意把握问题的难易程度,避免太过简单消磨学生积极性,也要避免太难打击学生的自信心。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要想构建一个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就一定要详细掌握当下学生的学习需求,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帮助学生降低学习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这样才能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基础上,完成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参考文献
[1]张伟.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J].数学大世界(中旬),2020(07):64.
[2]周兆梅.初中数学核心素养视角下高效课堂的构建探讨[J].新课程(中),2019(10):192.
[3]游美华.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对策[J].数学大世界(中旬),2019(10):91,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