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赏识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浅析

赏识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浅析

作 者:曹 娟 (平邑县平邑街道第六小学,山东 平邑 273300)

 摘   要: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小学体育教师要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这对于新时代下的体育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从赏识教育的角度进行合适的处理,以免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不利影响。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对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对体育教学与赏识教育进行深入的探究,本着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提出优化措施。

关键词:小学体育;体育教学;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对于小学生来说具有非常大的激励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小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和自信心,能够让他们在一种非常轻松愉悦的氛围下,自觉主动地接受体育教授,加强体育锻炼。新课标下,赏识教育不仅非常适合小学生的教育,也是国家政府积极提倡的,受到大部分教师的青睐,很多教师非常乐意用赏识教育的模式对学生进行教育。这样不仅可以增加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让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非常和谐的关系,而且学生也乐于接受,可以更加高效和轻松地接受,从而提高教育效率,加强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更加有效地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进而加强小学生的体能素质。
一、赏识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探析
(一)有助于学生与教师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从现阶段我国小学体育教学展开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时候往往存在师生关系不和谐的情况,只是很多时候学生对于教师的指导意见往往存在着一定的抗拒心理,使得体育教学的质量没有得到很好的保证。对于赏识教育理念来说,其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进行应用之后,使得学生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了更好的体现,并且也使得学生的自信心得到了提升,使得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得到了缓和。此外,很多学生都感受到了来自教师的关怀以及爱护,从而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当中,这也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有利于体育教学活动的展开,同时也有利于学生体育综合水平得到提升。
(二)有助于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进行培养
小学阶段是学生的思想意识以及身体发育形成的重要阶段,因此,在小学阶段对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心理素质进行提升是非常关键的,会直接关系到学生今后的健康成长。对于体育教师而言,其教学重点并不是要使学生掌握怎样的体育技能,而是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得到保证。小学体育教学是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形成的关键,在这一时期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正处在培养阶段。对于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方式来说,教师往往更加重视对学生体育技能掌握水平进行培养以及提升,忽略了对学生身体与锻炼意识进行培养的重要性。对于赏识教育理念来说,可以使学生体育学习的自信心得到提升,同时也使得体育课堂的教学氛围更加轻松,这样一来也使得学生自身的体育学习兴趣以及学习主动性得到了提升。
二、赏识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一)运用语言赏识给予学生正面的肯定
语言是所有教学科目的基本构成要素。通过语言的应用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及学习表现进行赏识与肯定,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在教学实践过程当中,教师不仅要对表现良好的学生进行赞赏,也应对表现一般的学生进行语言及行为上的鼓励,如此,不仅可以有效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还能为其之后的学习注入动力。体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使用赏识教育手段时应注意找准学生身上的亮点,做到有的放矢,不能使赏识教育流于形势。通过对笔者多年的基层体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可以发现,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赞赏与批评会得到2种完全不同的结果。在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时,学生的优点与长处能够更好地发挥并可对其学习过程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若在教学过程中一味对学生的相关表现进行批评教育,不仅无法使其在学习中的表现有所改善,反而会导致学生身上所谓的缺点与错误不断出现。因此,基层教师在开展小学体育教学活动时,应积极发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闪光点,并对其进行积极的肯定,继而实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良性循环。
(二)细心捕捉教育时机,灵活运用赏识教育
课堂观察是教师掌握和调节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方式,教师只有认真观察才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调整课堂教学策略。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通过细心观察才可以及时捕捉到课堂教学中生成的教育良机,尤其是那些稍纵即逝的教育良机。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要关注预设的赏识教育渗透点之外,还应认真观察,细心捕捉课堂中生成的赏识教育良机。例如,在一堂排球垫球课上,有一个学生训练时不小心将排球击出练习场地,这时另一个学生练习间隙主动跑到场外将球悄悄捡回。这一幕刚好被笔者发现,笔者当即要求班级学生停止练习,并且将学生召集在一起,然后对主动捡球的学生给予表扬,鼓励其他学生向他学习为集体服务的精神,从而有效渗透赏识教育。应该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要细心观察,总可以捕捉到各种赏识教育时机,如有的学生主动帮助“学困生”、有的学生主动搀扶受伤学生、有的学生争吵之后主动道歉等,教师灵活运用赏识教育,能够有效增强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
三、结语
赏识教育在本质上就是鼓励式教育,将赏识教育引入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增强体育“学困生”的信心、提高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在新课程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树立赏识教育理念并掌握赏识教育艺术、在备课环节科学预设赏识教育的机会、细心捕捉教育时机以灵活运用赏识教育、坚持分层赏识理念以全面关注学生成长,进而将赏识教育应用于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体育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赵丙军.国外力量训练研究热点主题的演进特征[J].中国体育科技,2015,51(3):3-22.
[2]何杰明.体育产业与群众体育联动逻辑与立体化路径[J].中国体育科技,2015,51(4):111-116.
[3]盛丽娜.作者机构分布情况在科技期刊评价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2,23(4):585-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