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乘家校共育之风 扬“雅趣”校园之帆

乘家校共育之风 扬“雅趣”校园之帆

作 者:文娟娟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大良街道顺峰小学,广东 顺德 528300)

 摘   要:契合“雅以导行、趣以导学”的办学宗旨,我校整合各方教育资源,创建一种相辅相成,立足家庭、学校班级和社会教育的三位一体德育教育网络,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共同的育人目标,以“合作共享”为宗旨,以“共建、共育、共生”为支撑,在家校共育、家长共育、亲子共育中让德育成为一种力量,促使家校合作成为一种优势互补、共同成长的合作文化的共同体,成为一种更为有效的双向教育。

关键词:三级网络;家长学校;“学校开放日”
苏霍姆林斯基说:“若只有学校而没有家庭,或只有家庭而没有学校,都不能单独承担起塑造人的细致、复杂的任务。”家庭和学校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协调一致,相互支持与配合,才能产生教育合力。要让家长了解学校,支持学校,最好的办法是让家长参与学校的管理。
一、三级网络,发挥家委会的作用。
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及时沟通学生状况,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全面健康发展,需制定家校联动工作方案,以便更加方便沟通,提高家校联系工作效率。因此,健全家校联动各种制度尤为重要。如:家访制度、家长会制度、家长访校制度、家长委员会制度。家委会组成是由热心关注学校工作、教育理念较新颖、主动参与学校工作的优秀家长组成。因此,家委会的建立与完善要靠学校的组织。     
(一)完善三级网络,健全组织结构
为确保家校教育合作的工作稳步、有序开展,学校要建立由校长牵头,德育处及级长、部分优秀班主任组成的家校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依靠德育工作网络,推动家校合作常规工作的组织实施。每年九月,我校会根据新一学年的班额情况,通过家长自荐和学校教师推荐等方式,及时调整班级——年级——学校三级家委会网络结构。家委会积极履行职责,负责班级、年段、校家委会的日常工作,发挥学校与家庭、社会之间的桥梁作用。家委会成员经常为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有的帮忙筹集经费,有的帮忙设计班级文化建设。其中最令人感动的是,家委会成员拉上自己的爱人、爸妈,来学校当义工…‥
(二)促进家校沟通,协作互动交流
开学初,学校领导召开家委会会议,与家委会成员进行面对面互动交流,向他们介绍学校新学期的工作计划,提高家长对学校的知晓度,同时,让他们参与制定学校的家教计划。家委会成员各抒已见,能提出很多有利于学校发民的建设性意见和要求。学期中,学校领导召开家委会会议,及时听取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共同商讨棘手问题的对策,集中研讨学校发展良策,一同探讨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学期末,学校领导向家委会汇报一学期的工作,家委会成员作出评估。这种形式的活动,加强了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与联系,同时也对学校工作的开展起到了监督作用,促进学校和谐有序发展。
(三)共建家长课堂,丰富多元课程
为了家长、学生、学校三方的常态化交流,秉承学校“雅趣”教育办学理念,我们还成立了亲子义工俱乐部,让孩子和家长一起做义工,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校园安全管理与后勤工作,共同守护孩子健康快乐成长。起初,我们担心家长无法做好学校日常管理工作。在我们的调查问卷中发现许多家长非常关心学校教育,都希望走进校园,为孩子的成长一起努力,做好孩子成长的良好楷模。为此,我们与家委会成员积极组织开展了家长进课堂活动——每月每班抽出一节课来由学校、家委会共同组织家长根据自身特长给孩子们上一堂别开生面的课。活动前,我们的家长充分征询孩子的意见和建议,并根据自身的特长,确定了较为丰富的活动内容。他们带来的科学实验课,心理辅导课,手工制作课、感恩系列活动等都给孩子补充了新鲜的知识。课堂上他们用亲切的话语,循循善诱的解答孩子们的问题,让孩子们增强了对求知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了解社会的窗口,为孩子的成长增添了一道保护伞。
二、“菜单式”家长学校,“分享式”科学培训
最早的课堂是家庭,最好的老师是父母。基于家长来自不同教育层面,教育理念各有不同,通过培养家长委员会,以点带面,引领全体家长掌握更科学的教育理念,积极参与到学校的教育工作中。我校立足学生的长远发展,建立了家长学校,向家长推荐有关家教的好文章、好书籍,把家长请到家长学校参加培训,把科学的家教方法“奉献”给家长。
(一)家长自主选择培训,关注儿童健康成长
我校充分发挥家长的主动性、自主性,把“点菜”权交给家长,由家长自主选择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家长自由确立感兴趣的主题“学生不良习惯的矫正”、“学生智力的培养”、“重视孩子学习兴趣的培养” “做教育孩子的有心人和引领者”等,有针对性地指导家长的教育方法与策略。许多家长的学习态度发生了很大的转变,由开始被动接受到后来主动要求参加培训,大大提高了家长学校的效益。
(二)交流育子心得,碰撞思想火花  
家委会定期召开“教子有方”经验交流会。通过家长典型的现身说法,更好地指导家庭教育,把从家长学校学来的理论知识与家庭教育的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家长姚雨昌说:“每个父母都关心孩子的未来,对于怎样教育子女,也许每位家长都有自己的想法。但我们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孩子,怎样培养呢?我认为首先要培养他们有为人着想的品质。”家长陈惠说:“鼓励孩子模仿作为一种教育方法,不需要家长多费心。当我们的行为适当时,孩子当然学会了良好的习惯。”翻看家长心得,无论是长篇大论,还是寥寥数语,都能看到家长的肺腑之言,集体的智慧让经验交流会呈现出斑斓的生命焰火!
(三)网络沟通架桥梁,共建“雅趣”新环境
网络的诞生以及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利用,全方位地影响着教育实践和传统意义上的教育体系和教育理念,网络对传统的家庭教育亦产生了强烈的冲击。现时社会流行网课、网校,2020年全国出现短期线上教学后,互联网上的网校、网课如春笋般拔地而起,林林总总的网课眼花缭乱。由于家长缺乏科学引导和监管孩子如何正确使用网络,导致很多学生“乘虚而入”进入网络的无边无界的虚拟空间,沉迷上网、迷上网络游戏,导致学生成绩急剧下降,亲子关系紧张。媒体报道了一些学生因沉迷网络游戏家长做出而做出过激行为的个案……网络也成了一把双刃剑,带来了高科技发展推动了社会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如何引导家长教导孩子通过正确使用互联网来获得知识?
各班根据班级特色开设家校互动平台——班级网站,在网站上老师发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文章,影响并纠正了一些家长对教育孩子方面出现的误区,用比较专业的知识填充到家长的头脑中,家长们又会在网站中提出自己的心得与困惑;在这些网站中还有孩子发表的一些文章,让老师也及时了解了孩子们生活中的所思所想,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全体老师还会利用校讯通、钉钉平台、微信、QQ、公众号这一形式,广泛地与家长沟通,把老师的教育理念,孩子们学习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以及学校的通知及时用信息的方式与家长沟通,于是,在这个互动的平台上,我们就看到了学校、家长、教师、学生、家委会、社区之间的沟通与联系,共同创造一个“雅趣”新环境。
三、“学校开放日”,家校共双赢
利用“开放日”这一载体,我校全面开放教学课堂,邀请家长来校听课、学习,与孩子们一起进行阳光体育活动,及时向社会、家长展示学校良好的校风校貌、师生风采、课程改革中探索与践行的教学模式,展示各项教育教学活动。
在开放日中,拔河赛场上,家长们大声地为孩子们摇旗呐喊,学生竭尽全力只为取得班级的荣誉;接力比赛上,场上的选手拼尽全力像离弦的箭,场下的同学呐喊加油像咚咚作响的鼓;亲子游戏中,父母快速而有秩序地引导学生前行,孩子们聚沙成塔将易拉罐堆得像一座小山……开放日的举办,让家长有机会随班听课,走进教室,关注教育;走近孩子,倾听心声;走进学校,参与管理。学校的开放,为家长、社会了解开辟了一条直接的渠道,使他们能在第一时间了解学校课堂教学情况以及孩子在校各方面的表现,使他们对课改有了更直观的感受和进一步的认识,更好地调整对孩子的教育态度及方法。
山因势而变,水因时而变,人因思而变。家校共育因势而生,家校因思而变,因变而进。我们坚信,在我们的不断努力下,我校必将会借家校共育之东风,扬“雅趣”校园之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