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小学语文统编教材背景下 “三位一体”阅读教学体系实施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背景下 “三位一体”阅读教学体系实施

作 者:孙丽英 (江西省于都县城关小学,江西 赣州 342300)

 摘   要:随着小学生阅读能力的不断提升,语文教育专家更加关注小学生的阅读水平。因此,语文教材近年来在不断进行调整,以适应新时代下的教学要求和考试大纲。统编版教材相较于旧教材,以提高教师课堂效率为手段,以服务于学生成长为目标,更加注重学生的核心素养、核心能力。小学语文阅学习中落实“三位一体”教学,在兴趣引领、能力提升的基础上,可以帮助学生构建科学的阅读学习方法。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因材施教,在教学过程中展示出“三位一体”的优越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三位一体”;阅读教学
前言
阅读和写作是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两大重要板块,同时阅读能力也对写作有着重要影响,阅读量上不去,写作水平也将受到限制。当前,统编版教材中无论从框架结构还是微小细节,更加注重学生的阅读能力整体提升。阅读中的“三位一体”是粗读、精读和课外阅读的统称。虽然“三位一体”在不同时期的概念解释各不相同,但对学生阅读速度和阅读质量没有变,对教师高效课堂的考核没有变。本文结合教材具体课文,就“三位一体”如何在教学活动中有效开展,提出若干针对性措施,供教职人员参考交流。
一、基于课后练习,进行预习粗读
就文章类型而言,统编版的文言文的在教材中出现的数量大大增多,且将部分的学习内容前置。对于学生来说看似是挑战,实际上让学生尽早接触此类型文章的阅读则有利于为初中的语文学习奠定基础。统编版的最早涉及文言文的课本是三年级上册,《司马光》。此前鉴于学生对文言文的认识可以说是零接触,零基础。加之古文的表述方法于现代汉语语序有着较大的差异,因此,教师在教学前可以布置预习作业。教师可以发放预习提纲试卷,让学生根据预习提纲自行完善补充。预习提纲中需要包含与本文有关的人物、史书进行简单了解。同时,在网上自行查找本文的音频阅读,并在文本中画出断句符号。最后根据课后练习,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准确复述。粗读是预习的一个重要组成环节,是培养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有效渠道,通过文章预习,文本粗读,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盲点,以便在教学过程中迅速带领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二、梳理文章脉络,重点反复精读
文章精读是课堂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教师需要对学生的预习效果有细致的掌握,个人对文章脉络也要有深刻的理解。在课堂精读环节中,学生学会“顺藤摸瓜”,即通过直接与间接的方式揣摩作者的真情实感,发掘文本中的隐藏线索,着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表达能力。以《少年闰土》学习为例,课堂教学中,教师让学生通过朗读、默读的形式,把文章段落标出,并尝试对文章进行分层,并让学生发言说明自己分段的理由。少年闰土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文章围绕“我”和闰土之间记录了哪些事情,表达了“我们”之间怎样的感情。“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在“我”看来,闰土内心中“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指的哪些事?“我”和闰土他们有什么不一样?“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这又表达了什么意思?
三、注重能力潜移,拓展阅读范围
在教师围绕课本的常态化训练中,教师可以根据单元内容进行适当拓展。具体可以针对不同的文本进行训练,比如小说、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等。拓展阅读不是单纯的进行文章训练,而是要让学生实现能力迁移,进一步讲就是要让学生从类似的文本中总结阅读技巧。通过大量的品读文本,对比教材中和课外阅读过程中作者提升主旨的不同写法有哪些。比如教材中《慈母情深》、《父爱之舟》是记录父母亲情的文章,教师可以把学生练习册、《读者》杂志、报刊中与之类似的文章进行选读,如《我的疯娘》、《江上的母亲》等等。一方面让学生在长文中培养阅读耐心,另一方面在长文中学会自行分析文章结构。拓展阅读范围,也是为了让学生对照比较文章用笔、呈现视角、遣词造句上的不同,让学生从更大、更广阔的视野中来体会语文阅读中的美好。让学生通过习题来巩固课本中学会的阅读技巧,进一步服务于不同阶段的考试。
四、引入家长监督,训练阅读习惯
家长是学生的一面镜子。小学是学生形成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而家长的引导对于学生的成长意义重大。因此,教师要鼓励家长利用好家中与学生共处的时间,利用家长会积极与家长沟通,督促家长在家中构造稳定、和谐、持久的阅读氛围,让过硬的阅读能力帮助学生成长。具体来说,语文老师可以布置家长和学生之间的共读作业,让学生每日利用十五分钟的时间,与家长完成一篇小文章的阅读,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对其进行复述。在寒暑假期间,教师可以削减不必要的笔头作业,尽可能让学生完成课外阅读。教师可以给出一定的参考数目,如《人类群星闪耀时》、《海底九万里》、《汤姆索亚历险记》等等。通过假期作业、家长配合,促使学生在课内课外都有吸收,阅读水平在日积月累中不断增长,进而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阅读是一项基础性、全局性、长期性的工作。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要深刻认识阅读对学生能力提升的重要性,依托教材、依托课堂,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展现新时代的语文教学特点,为学生阅读能力提升添油助力。
参考文献
[1]林青萍.基于三位一体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J].读与写,2020,17(18):65.
[2]潘伍珠.小学语文课堂"三位一体"阅读模式的实践研究[J].小学生作文辅导,2020,(4):12.
[3]区萍,黄敏.小学语文“三位一体”阅读教学模式初探[J].文学教育(中),2019,(6):78-79.
[4]李聪莲.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落实"三位一体"阅读教学[J].语文课内外,2020,(1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