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优化整本书阅读策略,打开奇妙的童话王国 ——三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在那奇妙的王国里”教学思考

优化整本书阅读策略,打开奇妙的童话王国 ——三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在那奇妙的王国里”教学思考

作 者:张海苑 (广州市花都区新华街第六小学,广东 花都 510800)

 摘   要:统编义务教育教科书推行以来,形成了“精读”“略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快乐读书吧”作为全新的栏目承担着学生课外阅读的窗口角色,也承担了课外阅读课程化的重要载体角色。课外阅读教学中,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成为了新的小学语文课程思考方向。笔者根据课程标准和统编义务教育教科书的理念,作了三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在那奇妙的王国里”教学思考,以求优化童话文学读物的整本书阅读策略,为学生打开奇妙的童话王国大门提供钥匙。

关键词:童话;整本书阅读
三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的主题是“在那奇妙的王国里”,引导学生阅读更多的中外经典童话,这是对二年级上册“读读童话故事”和对本单元“童话世界”的延伸和提升。学生通过阅读,可以提升审美能力和阅读兴趣。
一、统编教材视野下童话故事的教学价值思考
(一)培养阅读执行力
统编版从三年级上册开始设置了“快乐读书吧”栏目,分别有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神话故事、科普文、民间故事、中国古典名著、成长教育小说和中外经典名著小说。统观八个主题的阅读及其放置的位置,笔者认为从容易阅读又受学生喜爱的童话着手,引导学生在中低年段向高年段发展前尽快形成较为系统的阅读习惯尤为重要。
在整本书推进前,引导学生回顾统编版教材第一次“快乐读书吧”(二年级上册)中泡泡框提示的阅读习惯:“看看书的封面,找找书名和作者。”“每次读完书,我都小心地把书收好,不把书弄脏。”而更为重要的是,在大量的童话阅读前,引导学生制定定时定量的阅读计划表,这样一来,从阅读的浅层习惯向计划阅读的深层习惯迈进,从而在计划的指引下提升学生的阅读执行力。
(二)提升童话领会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对叙事性作品(第二学段)有以下的要求:“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语言、人物形象和儿童自己的阅读感受,是课标中对童话阅读重点关注的能力要求。
童话的拟人化、常人化和超人化人物形象让孩子们在阅读中收获滋润心灵的正能量。如《丑小鸭》中坚定的丑小鸭,《小红帽》中勇敢的小姑娘和超人体《小人鱼》中善良的公主都带给孩子们真善美的体验。
童话的类型化趋势展示了儿童化的语言模式。如童话故事中常用的“三”的起伏和重复叙事,符合第二学段孩子的语言认知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这种反复的语言结构有利于提升儿童的语言领会力和写作能力。
(三)促进阅读思维力
童话在保持儿童爱幻想爱想象的天性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阅读童话,儿童能够发挥想象力,如人物的安排、情节的设计等都能打破现实的桎梏,从而激发学生创编童话的兴趣。
此外,本学期开始出现的阅读策略单元出现的“预测”“提问”等方法也能在整本书童话阅读中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
(四)提高审美情操
“童话以象征和隐喻的方式,把人类生活中某些宝贵的价值以及可能出现的欺骗、践踏、侵犯行为告诉儿童,并教给儿童对付某种邪恶行为的办法。”因此,儿童通过童话阅读,能够积累一定的生活经验,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主题阅读,如“爱的母题”“自然母题”“顽童母题”的阅读,能引导学生积累审美体验,心灵得到滋养,从而提升审美情操。
二、整本书阅读推进,通往童话王国
(一)教师导读有方
大部分同学已经读过不少的童话故事,但是整本书的阅读对于孩子来说还是有困难的,因此导读前,师生应该如何做好阅读的准备是我们作童话整本书阅读的首要思考的问题。
1.教师成为成熟的阅读者
儿童文学尤其是童话的阅读对象首先是儿童。教师作为成人如果仅仅觉得我知道这个故事或者我听说过这个故事,那就永远无法真正把导读做到学生的心里。因此,笔者认为,教师要做一名成熟的阅读者,设身处地地阅读童话故事,把自己当作小孩子去进行阅读,在此过程中才能记录能触动孩子心灵的片段,从而提取出合适的教学材料和元素。
2.教师运用多种方式激趣
(1)利用动画片或插图激趣。三本童话故事都被制成了动画片,如《美人鱼》《拇指姑娘》《白雪公主》《丑小鸭》等。另外,书中还配有精美的配图。教师可以在导读课时播放动画片的精彩片段,或者展示人物的形象插图,让孩子们猜猜这是哪个故事,而后再顺势引导学生——其实啊,童话故事书里还藏着不少精彩的故事、有趣的人物,我们一起走进童话的王国吧!
(2)利用想象的特点激发兴趣。展示几本书的书本封面和题目,引导学生用上阅读的预测策略,允许孩子们天马行空地去猜想究竟会发生什么故事。
利用趣味活动引起兴趣。三本童话故事阅读前都可以事先给孩子们安排有趣的活动。如,阅读《安徒生童话》前摘抄有趣天真富有想象力的句子,并做成书签送给你的朋友、老师和家人;
(二)师生共读推进
1.课堂朗读、课后朗读,读读相连
第三单元的学习中可以穿插课外读物,正如周其星老师在《彩色的阅读教室》里提到的“顺手牵羊”方法,以读促读,例如,学到《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可以拓展《安徒生童话》的“常人体”童话的内容。再例如,从开学就安排孩子们每天的语文课前三分钟简单说说昨天的阅读内容,甚至给同学们读读都可以,“暗度陈仓”的方式既没有给孩子们带来阅读的压迫感,也可以在不知不觉间让更多的孩子进入海量阅读的窗口。
教师做得更好的话能允许一周一节故事分享大会更好,每个人包括老师都去朗读本周我最喜欢的故事,周末也不要进行“中场休息”,我们可以通过线上打卡的形式鼓励孩子周末也进行朗读。毕竟孩子们的热情好不容易建立起来,一旦中断就很难复原。
2.分享热情、分享困惑,讨论不息
艾登·钱伯斯曾在著作里谈论:“一则故事对一个读书团体的意思,是通过谈话中你一言我一语地被逐步界定的。”因此,在童话阅读的推进中,要想更多的孩子进入持续阅读中,教师除了引导学生坚持朗读外,还需要在阅读过程中鼓励孩子分享,分享读书的快乐,分享读书的困惑,而后孩子们才能在童话故事中不仅能浅层地感悟故事的乐趣,还能发掘这个故事背后给我们的思考。例如,引导学生在童话故事书的目录页或者故事旁做好批注,记录自己的点滴想法,为分享做好准备。
3.适时举办家校合作的童话故事分享会,共享童话的阅读快乐
(三)阅读成果我分享
1.童话故事博览会
教师一开始要进行任务认领活动,分小组进行“为童话故事人制作宣传海报”“为童话人物举行谜语大会”“为最爱的童话景色制作绘本”等主题式任务。
在阅读成果分享会上提前做好三个部分的介绍语,小组成员拿出自己的成果,装扮自己的摊位,邀请家长和其他班的同学进行参观,小组内成员进行逐一介绍,在这个过程中既回顾了原来读过的童话故事,又将个人的阅读化为表达,进一步夯实整本书阅读成果。    
2.创编童话故事会
本册教材“童话世界”单元编排了“我来编童话”的习作。借此机会,整本书阅读后,教师也能引导学生对于喜欢的故事通过学习的创编童话的方法进行故事续编或创作。鼓励学生联合不同的童话故事的不同人物形象创编,创编后形成连环画、故事演讲音频等可视化成果,给学生制作美篇等作品,将童话阅读和写作的融合成果展示出来,增强学生阅读整本书的信心和乐趣。
(四)拓展阅读
1.早日“出书”。
将孩子们的阅读成果装订成册,在班级里传阅,上传到打卡程序里给家长们展示,增强孩子们的成就感。
2.拓宽读书渠道。
推荐还没读完这几本童话阅读书目的孩子通过借阅、购买、图书馆阅读等方式尽可能地打开童话王国的大门,展开想象的翅膀,已经完成三本童话故事书的孩子推荐他们读得更多:叶圣陶《月姑娘的亲事》、安徒生《打火匣》和格林兄弟《雪白和玫瑰红》等。
三、结语
三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以“在那奇妙的王国”为主题打开了学生通往童话王国的大门,在课外阅读课程化的过程中,教师以导读者、参与者、鞭策者的角色参与其中,激发兴趣-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展示成果,阅读的快乐从兴趣开始,以毅力、坚持贯穿其中,最后在一个个实践成果中收获更高级别的快乐,并将这种快乐延伸至其它类别的文本阅读中,并生发出不同的阅读方式。师生共同见证读书不再是埋头苦读,还可以边画边读、边练边读、边想边读、边写边读、边演边读。笔者以自己的思考,希望给孩子们撒点点别样的书香,润泽成长路上的心田。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2018.8
[2]陈涛.和孩子一起快乐读书吧——整本书阅读课程建设探微.小学教学研究,2020.5
[3] 朱仕香.用好“快乐读书吧”,扎实推进整本书阅读.小学教学研究,2020.4
[4] 【丹】安徒生.安徒生童话.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8
[5] 【德】格林兄弟.格林童话.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8
[6] 叶圣陶.非洲民间故事精选.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8
[7] 【英】艾登·钱伯斯.说来听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1
[8] 薛法根.文本分类阅读.福建教育出版社,2016.10
[9] 蒋军晶.让学生学会阅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7
[10] 陈钰蓉.部编本小学语文快乐读书吧”整本书阅读的指导策略研究.西南大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D],2020.6
[11] 温伟莉.多方合力,向“读书吧”快乐出发——统编本三年级“快乐读书吧”教学策略研究[J],小学语文教学,2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