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初中音乐教育有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作 者:杨 蔚
(安徽省铜陵市第十中学,安徽 铜陵 244000)
大
中
小
摘 要:初中音乐课是学生素质培养的重要方式。音乐教材的教学主线是什么,教师就要围绕主线教什么。概括的讲,音乐课是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具备一定基础的乐理知识,更要从音乐课堂上让学生感受到音乐世界的美好。教师应当把教学任务和学生的兴趣爱好有机的统一起来,在新时代背景下,体现出新时期教学特色,让学生喜欢音乐、爱上音乐,让学生体会到疏解内心压力,感悟世间美好的重要价值。这是初中音乐教育的核心所在。 关键词: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策略
前言
新课程标准关注了教师讲课技巧和学生反馈质量,而高效课堂单单靠教师一人的努力是不能实现最佳课堂效果的。随着网络和计算机的拓展推广,音乐教育也有着深刻的变革。如何在初中音乐课堂上突出教学效果,本文结合音乐教材中的部分篇目,提出了构建高效音乐高校课堂的若干技巧,供教职人员参考交流。
一、革新教学观念,引导学生兴趣
让学生树立对音乐的兴趣前提是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当前教学环节中,由于音乐课的地位导致课程频频被主课老师占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呈现出不是玩耍、就是自习的状态。音乐课不能很好的为学生疏解心理压力,感悟生活美好,授课教师有着主要责任。这本质上是授课热情缺乏,教授技巧单一,教学观念相对滞后。虽然并不是每位学生都具有音乐天赋,但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步走近音乐的世界。比如,针对初一的学生,教师要和学生建立感情联系,破除陌生的状态。而第一单元正好为《七子之歌》,教师可以巧用这首歌的旋律,把歌词进行调整,以歌伴舞的形式进行自我介绍,同时连带出音乐课的考核要求。再比如,鉴于学生都是零零后,对香港和澳门回归没有印象,此时教师可以布置教学任务,让学生以小组形式查找相关的音视频资料、杂志文献,了解《东方之珠》、《七子之歌》的创作背景,在课堂上分享,最后可以给予加分奖励形式,以点带面形成示范效应。
二、信息技术辅助,营造欣赏意境
当前,信息技术在多个学科的广泛深入应用,成绩明显,被广大师生认可和接受。音乐教学也要把技术的优势发挥出来,以听为主,使音乐课堂成为视听享受的课堂。如何让学生在音乐课上享受到“沉浸式”的体验,教师应当把课前备课工作做足,做到PPT展示内容自身了然于心,即便不翻阅教材也知道每页幻灯片所讲内容,每节课所表达的重点。比如:在《梨园金曲》单元教学课中,教师可以以京剧教学为主线,进一步对京剧的文化进行分开讲解。比如,京剧的角色生、旦、净、末、丑中,旦角有花旦、有小旦还有刀马旦。教师要就经典的角色亮相穿插视频。一些朗朗上口的唱段有西皮二黄、西皮流水,让学生体会不同的打扮节奏中的唱法。教师要把教材中的篇目梳理,教材中四篇中的三篇都是京剧样板戏。由此进一步介绍样板戏的特点,样板戏的发源背景、著名唱段等等,通过音频视频的结合,让学生有意识的去了解京剧。
三、回归生活场景,丰富教学内容
音乐来自于生活,是生活化的艺术体现。因此教师要发掘音乐和生活之间的联系感,让学生树立起音乐既有阳春白雪、又有下里巴人的概念。虽然音乐的欣赏人群社会分工不同,但这并不影响音乐本身的美。中学生的生活经验不足,教师就应当在讲课中逐步渗透生活常识。就《兰花花》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先向学生交代歌曲的创作背景和陕北信天游的音乐表现特征,关键要把音乐的悠扬柔美、节奏舒缓、哀婉动人的特征让学生揣摩、品味。再比如,通过不同单元的类比,让学生对比各个民族音乐表现形式上的特征。比如《嘎达梅林》中就有着丰富的草原特色,而《雨打芭蕉》南岭生活特点尽显其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将会潜移默化的从各个不同角度赏析音乐,从音乐中还原生活,在音乐中感受意境,进一步使教学内容延展。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互动交流,谈谈个人的观点看法,也可以让有音乐基础或者舞蹈条件的学生现场表演,让全班学生充分享受到鉴赏音乐的乐趣。
四、课内课外联系,引入流行音乐
音乐家有国界,但音乐无国界,虽然当前教材的编排、音乐的鉴赏经过专家学者精心设计,有着明确的教育目标。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随着当前网络化的快速发展,一些更为新潮热门的歌曲正在进入青少年的视野。不可否认的是,这些歌曲旋律简单,朗朗上口,如果能在音乐课堂加入鉴赏、学唱,对提高课堂学习效果有着非常大的好处。比如,以励志歌曲为首的《怒放的生命》、《少年》、《骄傲的少年》,以热门电影中的主题曲《我和我的祖国》、教师既教唱法,又讲述背景,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互动热情。教师还可以把一些新的音乐表现形式贯穿其中,比如新世纪音乐作曲家雅尼的作品、钢琴王子理查德·克莱德曼、班得瑞乐队组合。教师还可以把专业的音乐制作公司的经典作品引入课堂,如Two Steps from Hell、Audio machine、X-ray Dog,让音乐课堂的包括教材但不仅限于教材。教师对流行要有正确的认知,不能一味的持反对态度。有机的吸纳流行音乐的积极元素,对教学内容科学编排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结语
教学无定法,但教学有方法。不同的音乐教师讲课方法讲课风格虽有差异,但教课的目标是一致的。教师应当在课堂上多多总结成功的经验,把零散的技巧总结成系统全面的理论体系,供日后教学参考。
参考文献
[1]张海雷.浅析素质教育背景下如何有效开展初中音乐教学工作[J].考试周刊,2020,(34):155-156.
[2]王珍.浅析初中音乐的有效教学开展[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14(32):135.
[3]姜严.如何开展初中音乐有效教学[J].散文百家(下),2018,(7):20.
[4]宋成敏.素质教育背景下如何开展初中音乐教学[J].中外交流,2020,27(6):2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