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策略探析
作 者:张志华
(湖北省洪湖市小港管理区中心学校,湖北 洪湖 433200)
大
中
小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以及渗透,中小学体育授课的地位逐渐被重视起来,大部分老师已经知道体育科目给学生发挥的关键效用,有关授课方式也逐渐向兴趣教学上靠拢。学生在体育课程的学习中接受兴趣教学,既能够激发其运动的活力,促进身体素质的发展,也能够培养运动的潜能,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本文将对如何激发中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进行探究,以更好的推动中小学体育教学发展,为国建储备更多的人才。 关键词:中小学体育;兴趣教学;培养;发展
随着国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开始高度重视全民体育和全民健康,在此背景下,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开始走向正规化和专业化的道路。中小学体育兴趣授课方式是体育授课的必不可少的发展方向,教师要遵循由浅及深、因材施教和有的放矢等等教学原则来增强体育教学趣味性,培养小学生运动的兴趣,增强学生的体育素养。
一、以学生为课堂主体,构建师生角色互换的趣味课堂
在传统的中小学体育课堂当中大多是以老师为主,将所要讲述的内容教给学生,学生认真听讲便完成了整个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自己的想法都得不到重视,就会感觉到学习枯燥无味,而且,当前的体育教学中涉及较多技术性要求,有一些难度较高的体育运动容易让学生产生畏惧感。鉴于此,教师可以在体育课堂中进行师生角色互换,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使得整个课堂更具有趣味性。
例如,老师在课堂上讲授“立定跳远”相关运动基础知识时,可以在上一节课结束的时候就安排作业,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并按照自己的意愿,对所要学习的知识进行总结归纳。然后在正式上课时,老师可以借助互联网的技术,让更加生动形象,更加直观的体育知识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1]。接着,教师可以采取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讨论并讲一讲自己总结的知识点和多媒体中看到有关“预备、起跳、腾空、落地”四个部分的基本要领有什么不同之处。学生在讲解过程当中,所讲内容若存在欠缺,老师需要对其进行充,对于其中所出现的错误问题,予以纠正。并积极带领学生展开自我练习,并引导其能够把自己更多的注意力都投放在自我努力提升的基础上。同时,也可以邀请几位动作规范,训练效果好的学生扮演教练角色,对那些动作不规范或者训练效果差的学生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提升课堂主人翁意识的同时,增强学生的运动技巧,让学生爱上体育学习。
二、以趣味游戏活跃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体育竞技精神
体育课本身就是自由和活动的课程,教师在体育教学中构建趣味游戏,可以为学生营造生动、有趣的运动环境,使课堂变得更具趣味性、竞技性和娱乐性。同时相对于枯燥单一的跑步运动来说,游戏大部分以团体游戏为主,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在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增强体育思维,培养体育竞技精神。
教师在进行“螃蟹赛跑、袋鼠跳、花式跳绳、呼啦圈传递”等趣味竞赛的项目游戏中,一方面,教师要考虑游戏的分组问题。即各个队伍之间、学生之间的个人能力需要有强有弱,平均分配,依照优势互补的方式展开分组,让学生形成属于自己的发展空间和机会,并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展开运[2]。另一方面,教师要让学生在互相合作的团体竞赛游戏中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意志与毅力,促进学生顽强拼搏、自信心得以提升。同时,让学生在与同学之间的配合过程中获得胜利的喜悦感,并发现自身的能力与自身不足之处,从而体现出体育竞技精神所在。
三、完善运动设备,促进学生的文化认同感
在目前丰富化和规范化的体育教育思想引导下,中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增加多种多样的体育项目,让学生从实践中获得体育知识,增强体育文化认知。这是让体育教育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而运动设备作为学生在运动过程中需要运用的器材,是满足学生运动需求的基础。但是伴随着体育文化的不断发展,中小学生运动的领域愈加广泛,学校中的运动器材无法满足中小学生现阶段运动的需求,降低了中小学生的运动兴趣。
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自身要在熟悉训练场地和训练器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实际需求,充分利用和增加体育器材,并采用引导语言、表扬性语言、勉励性语言、幽默性语言等方式身正示范来引领学生,让学生在参与到体育活动的过程中拥有针对性指导,不断强化学生的体育意识,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从而提高学生参与体育的自觉性与主动性[3]。让学生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的同时,促进学生的体育文化的高度认同感,并让学生锻炼自己,并在思想和行动上保持统一发展,逐步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与习惯。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中小学生在体育课程中培养运动的兴趣,可以增强专业运动的能力,激发运动的潜能,促进身体素质的提升,使体魄更为强健。对于中小学体育教育的改革,我们需要在遵循国家体育教学的规则下,通过将趣味性活动加入到课堂当中,让学生活跃自身思维,形成良好的思维模式和根基,并在参与活动的时候,认真比赛,形成团结和竞争意识,同时体会到体育精神和体育运动的趣味性,促进学生运动能力高效发展的同时,在学生今后的工作生活中产生良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杜跃,杜发.中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感知研究 ——以乡宁县高中为例[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1,29(3):94-96.
[2]杨俊.浅析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策略[J].读与写,2021,18(2):222.
[3]金程.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策略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9):159-160.
|